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应变性.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从而完善和丰富起来.新词语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社会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新义大量产生,更加丰富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谓新词语,这里采用公认的看法: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的固定短语.近年来,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新词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快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组成部分,词汇直接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新词的翻译也极其重要,尤其对语言文化的传播.通过对对汉语新词的定义、来源的了解,分析新词翻译中存在的困难.为了解...  相似文献   

3.
词汇,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部分,探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必须从词汇入手。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从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汉语新词的变化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从两个方面剖析汉语新词的变化,即新词语大量的涌现、词语产生新的意义,以期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新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和广为流行,是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在新闻语言中,新词新语出现频率很高,不少新词语新用法正是借助新闻媒体通行起来的.本文在分析新词新语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了新闻语言中新词语不规范使用的种种情形,论述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坚持的语言使用原则和正确使用新词新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和任何事物一样,语言也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说语音、语法相对稳定,那么词汇就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词汇中基本词是内核部分,较为稳定:新词语则属于外围部分,相当活跃。基本词和新词语两部分密切联系,共同为人们的交际服务。基本词当初就是新词语,而新词语又是基本词出现的前奏,是汉语词汇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生命和源泉,汉语词汇就是通过它的不断推动而向前发展的。可以说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嬗变的产物。每当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时,就会诱发新语新词新用法的大量产生。新词语的活跃程度,是社会活力的指标,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如果一个社会长期没有新词语的产生,则可以断定这个社会是死气沉沉、没有发展的。与之相反,大凡新词语层出不穷的时代或社会,往往充满了活力。比如,港台、广州和上海一带新词语产生数量多、速度快,许多新词语都是先流行于港台或沿海一带,随后再传入内地的,因为那里的经济发达,文化活跃,  相似文献   

6.
<正> 新时期以来,我国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发展新阶段。随着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是最敏感的。语言中的词汇为适应这些新事物表达的需要就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多数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按照固有的构词规则构成的。如“电脑”是偏正型构成的新词、“侃大山”是动宾型构成的新词。但是有一批新词语,如果仅仅指出它们内部的构成方式,做表层的分析,是不足以理解它们的意义的,也不能更好了解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比如,“电脑”这个词,它是“电子计算机”的俗称,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人的头脑智能相似,故称之为“电脑”,具有相当丰富的象征性和形象性,能引起人的想象力,也是用比喻方式创造出来的。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它与语言的发展,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修辞贵在创新,修辞与词  相似文献   

7.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中词汇与社会的关系最为直接,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新词语研究自80年代兴起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主要有六种:新创造的、旧词产生新义的、吸收的外来词、启用的方言词、简略词、术语新词。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的部分,它能迅速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反映最敏感.汉语新词新语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是汉语学习者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融入中国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了汉语新词新语的特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及新词新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变化最快,也是反映最敏感的部分。新词语作为词汇系统中的"新鲜血液",随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补充,有些新词语甚至呈现一种成群的态势,从而产生了新词族。本文选取"X男"和"X女"新词族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新词语的产生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词是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英语中都有新词的出现。社会的变化,也真实地反映在语言词汇的变化中,尤其反映在大量新词的涌现与产生中。新词作为时代发展的信号,为英语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本文将从新词产生的原因、新词的主要构词途径等几个方面对新词作简要的说明,同时探讨新词学习对词汇教学的促进。  相似文献   

11.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而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能更灵敏地反映出语言的变化,而急速出现的新词语,愈加急速地丰富并完善着词汇系统。从"语言的目的是交际"这一目标切入,以新词语教学为出发点,引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界对新词语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新词新语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汉语言文字中新词新语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汉语词汇系统的某些发展和变化,同时指出通过扩展、吸收、引进、创新和起用等方式产生的新词语,一方面对语言的运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语言的运用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新词语不符合正确的构词准则和语法规范,不利于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应当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曲博 《华章》2011,(34)
“新词语”在词汇、词汇史研究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不研究“新词语”,根本谈不上词汇史的研究,而共时范围内的词汇研究也是很困难的.“新词语”总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个共时时期的词汇,总是包括原有词语即从上一个时期继承来的词语和这个时期产生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动态的开放型系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变化,许多新词新语应运而生。当然,新词语会带有时代、使用人群和领域及本民族文化历史等多种印记,两种语言在互译和互借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词汇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窥见一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吸收英语中的词汇,同时也输出本国的词汇,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汉语和俄语语言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新词语作为一种能够较及时、准确反映一段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化的语言现象,已成为当今语言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以俄汉语新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的方式研究两种语言中新词语的形成动因、构造方式的异同,并尝试分析其形成差异的原因以探究俄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和倾向。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词汇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特殊的语言和文字,时代性强,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而词汇是语言发展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具有时代意义的要素。以英文网络新词的产生的途径与构词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对大量英文网络新词的归类与分析,旨在发现英文网络新词语的构词特点,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网络语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新词新语的出现必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语言的诞生成为社会变迁对新词新语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就网络中的代表词汇进行简单探讨,以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新词语是词汇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它的产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在众多的造词法中,修辞造词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喻、借代、比拟等辞格在新词语造词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在新词语造词中还存在多辞格并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剑指"是近年来频现于新闻媒体的一个新词,本文对它在语境中的新义进行概括,分析它词汇化的过程,对它词汇化的动因进行阐释。通过这个新词语个案研究,旨在讨论如何从微观方面加强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把文化因素引入词汇化动因的解释之中,以期推进新词语研究和拓展词汇化阐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及时总结和规范新词新语是当下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汉语词汇系统的健全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文章把2006年以来的185个新词语分成族群和非族群两部分,探讨了新词语的生成类型、语用来源、基本特点,以及滋生流行的语言理据、心理因素和社会原因,并从语言规范的角度预测了它们的存在和消隐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