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韩学忠高一化学第三章硫和硫酸中,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这个实验应该让学生观察四个现象,理解三步反应的原理。Cu(红)+H2SO4(浓)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uO(黑、固)+H2SO4浓硫酸的酸性→CuSO4...  相似文献   

2.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以络合物的形式把CO储存起来 ,CO和CuCl可重复利用。实验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污染环境。②操作方便、CO的产生和停止便于控制。(2 )用途 :用于CO还原Fe2 O3、CuO的实验。3 制作材料10 0mL烧瓶、5 0 0mL烧杯 ,直径 0 7cm玻璃管支架杆 2 ,支架座 1。4 制作方法将CO储存在CuCl中备用即可。5 使用方法(1)CO的储备 :事先在通风橱中 ,将CO通入盛有CuCl盐酸溶液的小烧瓶中 ,储存起来。(2 )把CuO或Fe2 O3粉末涂在玻璃管内壁上 ,按图1所示把装…  相似文献   

3.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 ,它的长短可任意切割 ,又可受热软化弯曲成各种不同角度的玻管 ;还可拉成不同规格的尖嘴管 ,它无色透明、体积小、可受热 ,因此 ,它可以代替很多玻璃仪器来做实验 ,具有省药、省时、污染小 ,现象明显 ,便于携带等优点。将玻璃管的这些特点应用在化学实验上 ,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将其应用列举如下 :1 H2 (或CO)还原CuO(Fe2 O3)的实验如图 1装置 :图 11CuO粉末  2橡皮管  3止水夹将H2 通入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 ,在导管尖嘴处点燃H2 ,加热CuO ,可观察到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4.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1)安全漏斗  (2 )粗铜丝  (3)具支试管  (4 )棉花(5 )有孔隔板  (6 )浓HNO3 或稀HNO3   (7)具支U型管(8)橡皮管夹  (9)带橡皮导管  (10 )锥形瓶(11)NaOH溶液  (12 )橡皮气唧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采用封闭实验装置 ,对环境无污染。②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③功能多 ,可完成 5个反应。(2 )用途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以下 5个反应 ,并可改装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①Cu +4HNO3 (浓 )Cu(NO3 ) 2 +2NO2 ↑ +2H2 O② 3NO2 +H2 O 2HNO3 +NO↑③ 3Cu +8HNO3 (稀 …  相似文献   

5.
Zn跟稀CuSO_4溶液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状物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龚秋纹,刘怀乐(重庆师范学院)(重庆巴蜀中学校)Zn跟稀CuSO4溶液反应要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这应当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化学现象和事实,但这种黑色粉末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至今还没有统—...  相似文献   

6.
酒精 (乙醇 )是化学实验室里常备试剂 ,主要是作燃料 ,也作反应物、溶剂等。作燃烧时 ,常用的是普通酒精 (其中含有5 %以上的水 ) ,有些特殊实验 (如乙醇与Na反应、测乙醇的沸点等 )却需无水酒精(乙醇不低于 99 5 % )。为了区分它们 ,根据乙醇和水的差异性 ,我经过多次实验 ,有下列几种方法 :1 无水硫酸铜鉴别法把待验的试剂滴在白色无水硫酸铜上 ,若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证明待验物为普通酒精 ;硫酸铜不变色 ,则为无水乙醇。原理 :CuSO4 (白色 )+ 5H2 OCuSO4 ·5H2 O(蓝色 )2 无水二氯化钴鉴别法操作方法同 1 (也可用干…  相似文献   

7.
1 实验目的( 1 )探索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 2 )学习侯德榜的科学 ,创新精神 ;( 3)训练无机制备实验的操作技能。2 实验原理1 86 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 ,发明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 ,连续生产纯碱的氨碱法。三步化学反应为 :NH3 +CO2 +H2 ONH4 HCO3NH4 HCO3 +NaClNaHCO3 ↓ +NH4 Cl2NaHCO3Δ Na2 CO3 +CO2 ↑ +H2 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再用 ,而氯化铵又可以与生石灰反应 ,产生氨气 ,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2NH4 Cl+CaO 2NH3 ↑ +CaCl2 +H2 O中国化学家侯德榜认为 ,索尔维法…  相似文献   

8.
焰色反应新装置山东省滕州市一中杨荫川山东滕州邓寨联中张道岭王士刚制作材料镍铬丝(3千瓦电炉丝)、Φ>-8mm玻管、30ml试剂瓶、小胶塞、胶制标签、硅硼玻璃、塑料、钴玻片、化学纯试剂(Na2CO3、K2CO3、LiCl、SrCl2、BaCl2、CuC...  相似文献   

9.
原电池是最古老的一种电池 ,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于十九世纪初发明的。他把一块Zn片和一块Cu片平行插于稀H2 SO4 溶液中 ,用导线把Zn片和Cu片连接起来 ,由于Zn比Cu活泼 ,容易失去电子 ,Zn被氧化成Zn2 + 而进入溶液 ,电子由Zn片通过导线流向Cu片 ,溶液中的H+ 从Cu片获得电子 ,被还原成H原子 ,H原子结合成H2 分子从铜片上放出。若把小灯泡接在Zn片和Cu片之间 ,则小灯泡发光 ,插入稀H2 SO4 溶液中的Zn片和Cu片构成一个电池。人们为纪念伏打 ,同时也是对他的贡献的肯定 ,因此也把这种装置称为伏打…  相似文献   

10.
采用CuCl 2 ·2H 2 O作溶质代替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采用炭粉来代替一氧化碳做还原剂,与氧化铁混合灼烧的方法,做炼铁原理的演示实验,简便易行,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酶法水解淀粉氨溶氯化银的银镜反应实验周改英(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244100)一、实验原理,1.人的唾液和胰液含有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006)n+nH2O酶→nCH2OH—(CHOH)4—CHO)唾液2.回收检验银离子生成的A...  相似文献   

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教材中只简单介绍了化合价升降的配平方法和步骤,对于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仍难以运用。现就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对于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在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时,应按数目多的一方化合价变化总数开始入手配平  例: NH3+O2NO+H2OO2为双原子分子,按O2化合价变化。  NH3: N-3N+2  升5价O2: O022O-2  降4价…  相似文献   

13.
高二物理中有关于凸面镜的内容 ,高二化学中有关于银镜反应的内容 ,如果教师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安排学生自制凸面镜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1 原理利用葡萄糖溶液的银镜反应 ,在表面皿上镀一层银。CH2 OH— (CHOH) 4 —CHO +2 [Ag(NH3 ) 2 ]+ +2OH-SnCl2 CH2 OH— (CHOH) 4 —COO-+NH+4 +2Ag↓ +H2 O +3NH3其中 ,氯化亚锡溶液是催化剂。2 制作(1 )实验用品 :1 0 0mL烧杯 1只 ,60mm表面皿 1只 ,2 0mm× 2 …  相似文献   

14.
1 Na2 CO3 、NaHCO3 与酸反应快慢比较仪这是为高中化学教材而制作的。因为照课本那样实验Na2 CO3 、NaHCO3 与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实际上是化学反应速度 ,因这阶段学生还没有学到此概念 )是很难判别的 ,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个可以突破该教学难点的仪器 (如图 1所示 )。本仪器的原理是使两者反应产生的气体经过一段红色的液柱再逸出 ,使它们冒泡的快慢通过对比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来 ,从而便于判别两者的反应快慢程度。把本仪器制成示教板形式是为了突出其简便而直观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图 1 (1 )选材 :2 0× 1 80具支试管 …  相似文献   

15.
高一化学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按照统编教材设计的装置去做难度大弊端多。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装置既无污染又能明显地看到NO向NO2 转化的颜色变化过程 ,同时还能证明最后生成的硝酸具有酸性 ,真是一举三得。一、反应原理1 4NH3 5O2催化剂 4NO 6H2 O Q2 2NO O2 =2NO23 NO2 H2 O =2HNO3 NO二、装置三、操作及现象实验时先用酒精灯加热管 ( 4 ) 2 - 3分钟 ,当Cr2 O3由暗绿色变为微红时按动橡皮气嘟将氨和空气混合气鼓入管 ( 4 ) ,3分钟徐Cr2 O3便出现了暗红色 ,移去酒精灯继续鼓入氨和空气 ,此时Cr2 O…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实验应当是一种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绿色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笔者此前曾经对初中阶段的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1] ,现再将两个涉及高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探讨 ,与同行们共勉。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MnO2 的回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该实验中 ,以浓盐酸和MnO2 为原料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MnO2 +4HCl =MnCl2 +2H2 O+Cl2 ↑  氯气是所需要的产…  相似文献   

17.
难题巧解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有这样一道题 :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两种一元弱酸钠盐溶液中 ,分别通入适量的CO2 ,可发生如下反应 :NaR +CO2 +H2 O =HR +NaHCO32NaR′+CO2 +H2 O =2HR′ +Na2 CO3试比较同浓度的NaR、NaR′、NaHCO3 、Na2 CO3 四种溶液的pH大小。这道难题不少学生感到棘手 ,因为只根据这两个反应方程式去判断 ,不易弄懂 ,且易产生错觉 ,最终还是搞糊涂了。下面介绍的一种方法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 ,则简便易懂。首先 ,要比较出NaR、NaR′、NaHCO3 、Na…  相似文献   

18.
以Ag-煤渣做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快速。为防止污染空气,我们增加了简易吸收装置。一、仪器试剂氧气贮存装置、具双孔塞广口瓶、10×250mm玻璃管、酒精灯、小塑料瓶(眼药水瓶)、石棉绒、细铜丝、浓氨水、CaO、CaCl2、1...  相似文献   

19.
用联合装置分别制取多种气体的方法福建省龙岩四中苏首宾实验室通常制取气体的装置,可归纳为:1.固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如制取O2、NH3、CH4等。2.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如制取H2、CO2、H2S、SO2、C2H2等。3.液体与液体反应,固体...  相似文献   

20.
种子呼吸实验的改进江苏省姜堰市梁徐中学赵苹刘金城225526种子呼吸实验是初中生物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O2释放出CO2。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种子呼吸后放出的C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