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德治国是中华历史传统的主流,又是我党治国安邦的重要经验.以德治国的理论概括是对中华民族治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是对我党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发展.以德治国包含以德育人和以德施政两个方面;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同贯彻依法治国和科教兴国的方略结合起来.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关键在党,首先铸好党魂,铸造国魂、族魂,实现中华伟大复兴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同时政治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外治国经验的概括和升华,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其主要内容是: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尽管毛泽东的治国方略中没有明确提出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概念,且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方略有所不同,但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今天进行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法治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在认真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上的新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有机结合,揭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新世纪提出的治国方略。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原道德传统,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仍然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是我党治国的新理念。本文分析了执政党治国方略的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根据,并阐述了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指出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种治国方略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以德治校     
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其中“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新世纪的首先建设指明了方向。学校要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要培养出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出不但有一技之长,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首先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研究、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 ,并在各项工作中予以贯彻和落实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管理是教育事业和整个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不例外。本文即着力探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如何去贯彻和实施以德治国的思想。以德治国 ,对学校管理而言 ,就意味着要以德治校 ,以德治教 ,结合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方略的弘扬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治国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实施“以德治国”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是我党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制定该方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有助于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加快“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进程。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前要把这一治国方略落实到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思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时期的重要治国方略,各级领导干部是“以德治国”的主体,因此,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能否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以理论创新精神明确提出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深化和完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德法并治的治国思想是在高度、深刻总结古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手段各有其优势又各有其局限性,两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完善制建设的大环境下,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思想,这一思想是对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发展,这一思想同时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放在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论述,强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本文试从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和实践性角度剖析二者的关系,认真领会,落实这一思想,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是继“依法治国”之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 的德治传统,并不断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治国经验而发展形成的新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并始终贯穿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上的英明抉择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成了完备的治国体系。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氛围,把握二者相结合的途径,确立二者相结合的工作重点,坚持与时俱进,把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不断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