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目前全球性环境惨遭破坏,人类正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并通过一定的标志进行标识。笔者就生物学教学中与环境相关的几种标志图案进行了收集。  相似文献   

2.
明确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源、资源的场所,是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新陈代谢产物的空间,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创造、抚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并按自己的规律发生发展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否则,将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弄清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  相似文献   

3.
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包括岩圈、水圈、气圈三个基本圈带。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又产生了土自和生物圈,这些囵层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环境和人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类血液中有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地壳岩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大体一致就充分说明这一点。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机体也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工矿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统称三废)和人类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如其排放量超过了环境…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地推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同时也增强了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大规模改变着人类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着环境中物质循环系统。于是相应地产生了现代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描述,同时分析了人类生存需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人类应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不能夸大人工力量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只有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人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教材从两方面讲述。第一,从人类新陈代谢的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看,说明人类对环境的依赖。1、人类为了生存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2、人类必须占有含有媒质(空气、水)的一定空间:3、人类新陈代谢和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在了解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去学习第二个问题,即:“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8.
文明演进中环境问题的生态人类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明的演进而存在。不同的明时期,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依赖于生态系统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自身明的发展中又影响甚至损害着生态系统,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作用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而经济活动又是由人类的化和社会所塑造和规范的,所以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应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角度来加以探讨。“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应用化的调适作用,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明观。  相似文献   

9.
李强 《新高考》2006,(2):46-49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环境问题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所产生的。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过去大大增加,但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及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改变,仍然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卢美玉 《广西教育》2004,(7B):43-4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林雁 《生物学教学》2001,26(10):2-4
本文从大气、水、气流和洋流,物种四方面论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下,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类终将会解决环境难题。  相似文献   

12.
姬惠光 《新高考》2006,(5):96-101
[重点难点解析] 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这幅图可以看出,人与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社会要从环境中获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与能量,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将自己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于环境之中,环境对其有清除、净化的能力。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或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则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倪耀  黄志刚  张琴 《宁夏教育》2000,(11):43-4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特定的环境为基础的,环境良性发展,则促进人类发展,环境恶性发展,则阻碍人类发展,甚至危及人类生存。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排放的数量、速率与日俱增,环境同题愈演愈烈,已成为困扰“地球村”人类的难题,尤其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环境同题就更是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中心论,是人类对自身及其与生存环境关系认识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人类中心论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促进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人类对外在一切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是以对人类自身的利害关系程度进行的,也即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新人类中心论是在吸收和继承旧人类中心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并摒弃了其中极端个人主义的动物贪欲本能后,主动培育和提高个人的环境道德水准,善待生存环境,主动承担环境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现代环境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然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校徐杰人类离不开环境。但人类在为了生存而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又强烈地干扰和影响着环境,带来了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报复,出现了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温室...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但是,人类活动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荒漠化、全球气候异常等,以及由此导致的野生生物物种的快速消亡等。环境问题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关注环境,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环保局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环境意识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笔者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是笔者的初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自有人类以来环境问题就客观存在。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与能量.并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众多的环境问题.可以归结为生态问题和污染问题两大类。  相似文献   

18.
环境艺术的意识觉醒与科学认识朱明健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可以说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说他古老,是因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并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身,使人类得以发展。说他年轻,工业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所谓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条件总和,而环境教育则是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1972年斯格哥尔摩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认为“教育是环境发展的核心”,发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号召.77年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大会明确很出:“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现在常用的环境教育模式有多学科模式和跨学科模式,前…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学习带来了一系列变化,适当的技术可以改善人类的学习。网络教育使人类学习变得更加便利而有效,应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加强网络教学信息环境的控制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