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F0002-F0002,F0003,F0004
<正>经济贸易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调整专业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施"三层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面的能力培  相似文献   

2.
进行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职业院校的事,还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和社会,涉及职教运行机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文章全面介绍了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如何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具体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徐益清 《江苏教育》2014,(16):51-52
为深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惠山中专以工学结合作为专业建设的校本化切入点,对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基于"转岗轮训"的"三段阶梯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框架和基于模块化项目课程的"两个一半"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秉承服务制造行业的传统,根植设备制造业,以同心多角原则设置专业;以课程模块化建设为抓手,创新课程开发模式;按照"办学集约、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的理念,整合资源,做强机电专业平台,形成了一批强势专业和优质课程,为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先进的办学模式和优势的专业特色是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核心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基于此,结合黑龙江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工程监理专业校企合作"2+1"的培养模式,阐述基于任务导向的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及其核心课程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6.
推动首都职业教育内涵和特色发展 北京市把夯实职业教育基础,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首都职业教育内涵和特色发展的目标.将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沟通办学试验,挑选部分职业院校和专业进行"三、二分段"或"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重点建设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开展课程改革展示交流活动,组织17个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比赛等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本科特色专业的遴选和建设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背景,从对特色专业的内涵理解着手,着重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在遴选和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对本科专业办学理念特色、培养模式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特色以及特色专业的社会适用性、评价监控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以就业为导向"是新世纪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当前,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从学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等全方位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才能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结构体系、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职新闻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应尽快转变观念,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开放型办学模式,使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依托上海昂立教育集团资源优势,开展少儿英语模块课程校企合作建设,探索出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少儿英语课程要强化学生语言基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的少儿英语教师,实现"人才+学校+企业"的三赢。  相似文献   

11.
MOOC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MOOC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creating an online learning culture with the innovative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online learning and blend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ized teaching and stimulative policies are mapped out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take advantag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establish high-level Sino-foreign labs and graduate schools to train top talents as the center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lization, consolidate the interna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nd develop internationalization-oriented high quality MOOC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郑州、新乡、濮阳12所中等职业学校1133名学生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讲课、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训实习的效果等比较满意;对在校学习和生活、总的课程门数与安排、基础文化课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基本满意;对课程内容难度、职业指导课与素质类课程的设置、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等方面不满意。针对调查结果,应该合理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适宜的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前,乡镇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绩: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已基本认同,学校能根据上级要求开设三类课程.课程改革思想在课堂逐步得到呈现。但从现实状况看,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只是加法拼盘,课程建构仍是编写教材,课程实施还是变相讲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没有从整体上规划课程,没有从本质上建构课程,没有从理念上实施课程。其应对策略为:从学校教育哲学出发,整体规划课程;从课程本质意义出发,科学建构课程;从课程学习理念出发,全面实施课程。  相似文献   

14.
理清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脉络,搭建服务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平台,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各教学环节教学文件的开发与建设为载体。采取手把手、做中学的方式,面向中职学校务实开展系列培训,提高中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执教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系统化推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课改实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维度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学校专业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与学生学习兴趣和工作经验、职业生活的联系.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应坚持集成化、标准化、共享化、网络化四个维度,遵循"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引用标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成长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优化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引领--推动课改"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语文类必修课.将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基于工作情境的学习方式运用于<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中,是提高其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高职<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应当依据不同的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来设定,并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内容,根据职业能力发展顺序设计课程结构,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写作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模式,就会失去意义。课程设置应该与学校自身确定的教学目标相衔接,课程建设也要紧随培养目标,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同时,课程建设应该考虑到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特别要关注学生因个体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以人性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倡导知情统一的自我实现课程,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应建构知情统一教学模式。然而,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有意义学习"和"什么是知情统一教学模式"的理解有所不同,由此,笔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构建知情统一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模式也应该创新,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体制。文章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新课程网络资源构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小学新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已成为目前重要工作之一。教师需要的是多样化、多层次、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教学资源。目前各种基础教育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源还远远未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新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是集教育、技术、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