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小议“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郭运广(南康市隆木乡中心小学)前不久,笔者在乡小学举行了一次二年级乘法口诀的过关考试。从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口诀”与“算式”不分,突出的问题是误把算式当口诀。例如,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在5的乘法口诀中,只能写出一道乘法...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6期中陆莉玛老师撰写的《一道正确的“错”题》一文,笔者认为教者对一道算式题的教学处理有值得商榷和重新审视的地方。[教学片断]生:老师,3 3 3 3 4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你是不是出错题目了?生:对呀。只有加数相同的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师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具学具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乘法算式卡片、若干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1.算式:2+4+5+8和2+2+2+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教师说明:后一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其中的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相似文献   

4.
教学6—9的乘法口诀,不需要观察图形或教具演示,可以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乘法意义,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我们在教学这一节教材时作了改进,运用2—5的乘法口诀表,根据口诀的排列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推导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直接填入表内,使之成为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了乘法应用题后,教材安排了看图编应用题并列式解答的练习.教师以下面的形式教学: 1.看图编一道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计算.  相似文献   

6.
能巧算吗?     
万里 《数学小灵通》2003,(12):29-29
学习了多化数乘法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3080×4800+308×52000 小林分析这道“两头乘、中间加”的题目时,见算式中两个乘法因式没有相同的因数,觉得缺少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条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听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其过程如下:课始,教师启发学生将一道相同数连加的卡片算式放进一个圈里,把一道加数不完全相同的算式放进另—个圈里,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把这些卡片分别放进两个圈里(如下图):  相似文献   

8.
通用六年制数学课本二册67面的一道习题是:“看一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①5+5+5;②2+2+2+2+1;③3+3+3+2;④4+4+4。”题目的正确解答是”①题改写为5×3;②、③两题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④题改写为4×3。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里,有一道练习题:(第23页第6题)“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5+5+5、4+4+4+4+4和3+3+3+2。”按照教学要求,只须把前两题改写成乘法算式即可。为了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大冬 《江苏教育》2008,(12):22-24
一、实践操作,引入新知 1.想象操作。 师: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可以摆几排?能不能用一道乘法算式把你的摆法表示出来?2.展示交流。 电脑随机出示图形和算式: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第一种读法.(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P13—P14)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第一种读法以及算式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和怎样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理解“相同加数”、“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知道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2.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3.懂得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4.能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5.渗透集合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后,大象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用0、2、3、4、5组成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算式,一共能组成多少个?  相似文献   

1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丽苹教学内容:《实验数学》第三册第22-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会写乘法算式。3、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4、...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懂得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及练习九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把相同数相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会读、写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21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的4—6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会看图写乘法算式。教具准备:例2放大图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 2.认真观察老师抽的式题卡片。哪些加法算式能改成乘法算式。(边算边贴在绒板上)  相似文献   

18.
师: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举一道简单的乘法算式,把你心目中的摆法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实践中寻找到长长的加法算式可以变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明确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70~72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能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吗?用一道乘法算式把你的摆法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