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学者李红叶的著作《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对安徒生的童话做了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全方位研究;此书是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著作。本书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作者由“儿童的发现”的做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在中国到了“五四”民主运动开创的时代,才有了“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也才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立体解读”。李红叶的著作是“一部完整的安徒生的接受史,阅读史”,她是做此工作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者李红叶的著作《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对安徒生的童话做了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全方位研究;此书是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著作.本书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作者由"儿童的发现"的做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在中国到了"五四"民主运动开创的时代,才有了"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也才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立体解读 ".李红叶的著作是"一部完整的安徒生的接受史,阅读史",她是做此工作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在2005“安徒生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这两部书的出版,我觉得这是送给“安徒生年”的一份厚重的礼物。我认为,《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是一部中国学者对安徒生的研究史,而《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则是一部中国读者对安徒生的阅读史。这两部书合在一起,能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安徒生。  相似文献   

4.
《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是青年学者李红叶潜心五年的研究专著,立意在对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存在史、接受史、研究史进行系统梳理与学理分析。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深入地研究安徒生童话的接受历史的专著,它的出现既是中国学人对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诚挚献礼,更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在新世纪发展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5.
李红叶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考察了近百年来安徒生及其童话与中国的诸多联系,全面地梳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形,从而将一个异文化文本的中国形象全面展示出来,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文华 《文教资料》2011,(10):18-19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他在童话中把现实生活、个性化的诗引进了童话创作。安徒生童话背景下的中国童话,在吸收了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中国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加入了本民族的一些特有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童话。  相似文献   

7.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是一株奇葩,吸引了无数少儿读者。从安徒生童话“拿来”的中国童话,在吸收安徒生童话深刻的思想意义及其“真”、“新”、“奇”、“美”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国自己特有的元素,形成了中国童话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中国童话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对100名大学生和1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初步得出了学生所期待的童话特色,这对我国童话创作的方向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由于是伟大的安徒生诞辰200周年、逝世130周年,所以2005年实际上成了全球的“安徒生年”了。从今年年初开始,尤其是4月2日安徒生200周年诞辰日以来,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纪念、研讨安徒生的活动可谓连绵不断。今天,借王泉根教授主编的《中国安徒生一百年》和李红叶副教授的专著《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由中国和平出版社隆重推出之际,  相似文献   

9.
蒋芳 《娄底师专学报》2005,(6):133-134,137
新近,读到李红叶女士撰写的学术专著《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安》),收获很大,感受颇多。在这本长达32万字的著作里,安徒生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史清晰明了,安徒生在中国受众心中的不同面相鲜明突出。通过它,读者了解到的不只是安徒生在我国的发生与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我国学界在不同时期对他的某种误读与疏忽。  相似文献   

10.
安徒生童话在“五四”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徒生童话对中国儿童学产生了 至为深远的影响。安徒生童话被介绍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儿童学界所称誉、所推崇,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到了“五四”时代,随着“人”的发现而发现了“儿童”,人们才发现了安徒生,选择安徒生是中国儿童学建设初期焦虑与期待的结果。安徒生童话为中国现代儿童学注入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童话深具儿童精神,安徒生童话的儿童精神在中国的流变从一个侧面记录着中国文学自身成长的足迹,梳理安徒生童话的儿童在中国的流变为思考自身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2.
安徒生童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徒生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最初的理想范式。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建设者们正是借世界一流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安徒生童话所蕴有的现代儿童文学理念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形式——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所具有的纯正而丰富的儿童文学艺术因素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而且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长期遵循的艺术典范。安徒生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相似文献   

13.
安徒生童话从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一直到新时期的不断重译和出版,有两个关键的阶段和两住重要译者的推动。周作人在民国初年,“五四”之前首次将安徒生童话译介到中国,他也是第一个用白话文翻译安徒生童话的人,极大地促进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这一过程在“五四”之后达到顶峰,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建国之后,叶君健的翻译使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翻译进入一个新时期,使安徒生童话的翻译超越了儿童读物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国庆节女儿下课回家,说到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是安徒生写的。我听了很感疑惑。我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我只记得有《豌豆公主》。我太太本科时专门写过安徒生童话的论文,她也没有印象。我家有一套叶君健先生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安徒生童话》,翻找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改编自《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相似文献   

15.
国庆节女儿下课回家,说到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是安徒生写的.我听了很感疑惑.我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我只记得有<豌豆公主>.我太太本科时专门写过安徒生童话的论文,她也没有印象.我家有一套叶君健先生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安徒生童话>,翻找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改编自<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相似文献   

16.
今天,由于我出去旅游,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里的野天鹅和灰姑娘在逃离时,由于野天鹅跑得太快了,一下子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到了格林童话里,撞上了灰姑娘,把她撞伤了。于是,野天鹅把她带进了林间的一个小房子里让她休息,由于没有灯,野天鹅变回了原样。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徒生(1805年—1875年),丹麦作家。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一百多年前,安徒生就被介绍到中国。今天,单是安徒生童话全集的中文译本就有多个版本,各种组编的选本以及缩写本、插图本等更是不计其数。安徒生的童话进入了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国的孩子们少有不知道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是他们熟悉的经典。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伪恶丑的鞭挞,洋溢着诙谐和幽默。但是,这只是安徒生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8.
苏美艳 《考试周刊》2011,(53):36-36
对中国人而言,安徒生无疑是最著名的外国作家,他的童话故事对中国儿童的阅读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安徒生童话所传达的人道主义精神曾经赢得中国人普遍的关注和信赖,但是在今天我们必须看到另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9.
梁志坚 《莆田学院学报》2008,15(1):56-59,71
探析安徒生的基督教情结,对安徒生童话中基督教主题作品进行探讨。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忽略了宗教文化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导致了中国读者对安徒生童话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研究中,赵景深是中国介绍安徒生最努力的一个,也是最先出版安徒生童话集中译本的一个,他的儿童文学事业是从翻译安徒生童话开始的。赵景深以成人心态解读安徒生童话所取得的成果,至今依然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