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三贴近”是新闻创新的根本途径“三贴近”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扎实、深入。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融入生活、引导生活。贴近群众,就是常常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好的作品不是靠坐在宾馆里听汇报听出来…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贴近生活,就是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化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贴近生活,就是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贴近群众,就是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广大人…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强调新闻报道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指出这是用“三个代表”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三贴近"对于在宣传战线上工作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现在有很多的电视、报纸、网络作品不被群众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东西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新闻记者必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好新时期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吴宛凝 《视听纵横》2006,(4):120-120
怎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党中央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实际,是社会生活的实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群众,是社会实践中的群众,实际生活中的群众。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贴近”的对象就是火热生活中的人民,因此,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就是强化民本意识。新闻工作者要强化民本意识就要弄清民本思想的由来。民本思想历经殷周、春秋、战国三阶段,历时千余年,到先秦时期形成完整的体系。民本从字面讲“是以民为国…  相似文献   

7.
李欣  司品修 《新闻传播》2010,(8):119-119
中央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承担重要责任的企业报,势必要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贴近”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切实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8.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的新时期宣传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按照李长春同志对"三贴近"内涵的概括,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贴近百姓就是  相似文献   

9.
李长存同志指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三贴近’,就能使宣传思想工作从实际出发,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就能使宣传思想工作扎根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结合到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我们认为“贴近实际”就应该贴近重庆市的市情;“贴近生活”就应该贴近经济社会建设,即贴近经济建设这个主旋律;“贴近群众”就应该贴近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只有搞好对外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才能收到外宣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是新闻工作者的永恒课题。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使“三个代表”的宣传向纵深和广度推进,就必须将“三个代表”的宣传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结合起来,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民群众中,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渗透到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1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方针和突破口。增强“三贴近”,对党报宣传来说,简言之,就是要树立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生活是新闻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新论点击     
“三贴近”与舆论监督戴松指出,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三贴近”。从内容上看,要把“三贴近”作为选题的原则和依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深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同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具体来讲就是选择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具有一定普遍性,是政府应当解决,急于解决和能够解决的。对于那些生活中不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现象,以及超越现实,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则不应成为舆论监督的选题。从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要求。如何做到“三贴近”,更好地增强报纸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使报纸真正为广大读所喜闻乐见,是当今各家新闻媒体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求的方向,对于行业报和企业报来说,更是如此。要更好地实践“三贴近”,就必须在新闻宣传的实践中把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到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的高度统  相似文献   

14.
周皓 《新闻采编》2004,(6):20-21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报纸创新舆论监督明确了重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三贴近”宣传思想的指引下,愈来愈多的文艺工作者脚步往下走、目光向下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文艺创作的视角投人基层群众,写出了许多洋溢时代气息的好作品。而作为副刊编辑来说,就是耍把握时代咏搏、了解社会需求、洞察审美时尚、分析观赏心理,及时把那些弘扬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思想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好作品组织到版面上来。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我们荆州日报社围绕将《荆州日报》和《荆州晚报》打造成全省报业一流品牌的奋斗目标,从创新新闻理念,改进办报方式、完善管理体制入手,在深入宣传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服务人民大众生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7.
李长春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曾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长期的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认识到,为使电视媒体既要做好党的喉舌,又要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要贯彻"三贴近"方针,努力创新各项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实践“三贴近”,体现了新闻战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契合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切中了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时弊,找出了一条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必经之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落实到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身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这三个具体化的“贴近”,不仅要人心人脑,更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基层、主题紧扣生活、镜头对准官兵。  相似文献   

20.
正"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质是贴近生活中的群众。贴近实际,就是立足实际,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了解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反映群众呼声,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