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次研究是用试验的方法,通过比较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作用组合对水泥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来分析各单因素在工程实际的多因素对水泥混凝土的综合作用中的影响以及对水泥混凝土抗渗性造成的实际影响。按照GB/T50082-2009试验规范,用RCM法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得到混凝土渗透深度,从而计算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来确定不同因素作用后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2.
谈到工程建设用到的材料就不能不提到混凝土,混凝土在建筑施工当中用的材料最多的一种工程材料,混凝土的流动性也好,混凝土的强度也非常之高,同时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非常好,在模板中易于成型。建筑物用混凝土建造出来它的抗辐射性及其抗震性都很好,因此混凝土的应用场合方面多而且广泛,维护和修理所用资金也少。在大自然中的胶凝材料、黄沙以及氢二氧一的水也到处都是取材十分方便快捷,这些材料与拌制混凝土十分方便,所以混凝土应用十分普及。就是有一条不好的就是混凝土中的石子、沙子凝胶中存在大量的氯盐,由于存在氯离子这些氯离子容易而且特别容易钢筋铁丝的锈蚀,而建筑物中又存在大量的钢筋,所以混凝土中含有氯离子的坏处就不言而喻了。由于钢筋锈蚀生成氧化铁,氧化铁易吸水从钢筋中脱落下来,缩短了钢筋的寿命,间接地也会缩短建筑物的寿命,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针对含有氯离子的氯盐对建筑物的破坏以及造成建筑物的功能降低不容忽视,本文就针对建筑物中的氯盐的危害和控制它的危害的方法进行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RCM试验测定了矿物掺和料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得到了不同龄期下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复掺混凝土抗氯离子的渗透能力比单掺的能力强,复掺粉煤灰、矿粉和硅灰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大能提高87%,最小能提高43%。研究结果可为复掺混凝土耐久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盐雾环境中,氯离子的侵蚀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简述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盐雾试验箱进行近海结构混凝土盐雾条件下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相关研究,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对氯离子扩散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渗透深度上升,氯离子累积的沉积量会越变越小;改变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有效阻止氯离子向其内部扩散。  相似文献   

5.
在现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建筑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这就导致我国高层建筑物大幅度出现。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物中的高度跨度悬梁自身混凝土在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上位置高和跨度大等因素影响,使得在对其进行建筑施工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脚手架的正常支撑产生阻碍。针对于此就需要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高空大跨度悬挑模架支撑体系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从根本的角度上解决以上出现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6.
勾峰 《大众科技》2010,(6):97-98
混凝土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结构工程材料之一,但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而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过早破坏,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氯离子侵蚀又是引起钢筋锈蚀的首要因素。文章开展了不同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和矿渣掺量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性能的研究,探讨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规律。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是建筑物结构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组成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的性能及成分(配合比)。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除受原材料的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质量。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状况是由原材料质量、施工阶段各种工艺过程的操作质量确定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概念、习惯做法和违规操作。它们对混凝土工程、乃至整个建筑物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时无法估量的。如何避免和消除这些不良后果要靠正确的施工措施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引气剂可以直接对混凝土产生影响,主要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以及氯离子渗透能力,另外可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让混凝土抗冻融的耐久性提高,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有效应用。本文对引气剂对压浆料膨胀率和泌水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涂层混凝土在应力腐蚀条件下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变化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加载设备对混凝土保护涂层及涂层涂刷次数等不同情况下的氯离子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保护涂层减小了混凝土在应力腐蚀环境作用下抗弯强度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而且随着保护涂层刷涂次数的增加这种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型混凝土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大体积、厚尺寸混凝土基础高层建筑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大厚体积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浇筑施工以及早期养护等许多方面与普通混凝土有着显著不同。基于以上几点对大厚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性能提升技术;并着重论述水化热对大厚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提出采取信息化的温度控制技术和建立有效的养护制度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高强混凝土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上,如都市高层、海洋和港口工程,但是高强混凝土的性能方面还有一些缺陷,它的自收缩和脆性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在施工中应该尽量扬长补短,充分利用它的优点来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细骨料体积分形维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设计7组不同级配细骨料,计算其体积分形维数;采用7组不同级配细骨料制作砂浆试件并进行60 d氯离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研究细骨料体积分形维数与砂浆试件氯离子表观扩散系数相关关系;采用电镜扫描试验观测各试件细观孔隙结构及孔隙分布情况,研究细骨料不同级配参数对水泥石细观结构发育及其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建立了细骨料分形维数与砂浆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相关关系经验公式,得到细骨料级配参数不同对砂浆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机理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自密实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耐用程度与抗渗、抗冻、抗氯离子渗透等多项性能有关,本文按照水泥、粉煤灰、砂、轻骨料、水、外加剂(减水剂)质量比为384.5:187.6:765.7:436.8:183.1:8.5的配合比,制作了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分别掺入0%、0.05%、0.10%、0.15%、0.20%的纤维,得到5种不同纤维掺量的自密实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制作试件,分别进行了抗渗性能试验、抗冻融性能试验和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纤维掺量在0.10%时,混凝土耐久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高层建筑物的不断涌现,高层建筑物人防地下室的建设越来越多。人防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是保证人防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物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探讨人防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的先进技术,目的是提升我国人防工程的施工能力。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二次振捣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建筑物性能提高而在混凝土施工中逐步出现的过程,是避免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缺陷问题和各种环节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一直是建设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手段和技术措施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当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二次振捣技术进行分析,对其施工工艺和施工机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高层建筑物的不断涌现,高层建筑物人防地下室的建设越来越多。人防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是保证人防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物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人防工程防水质量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重点探讨人防工程中防水施工的关键技术,目的是提升我国人防工程的防水施工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新型混凝土不可缺少的部分,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少,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又是混凝土改善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不同的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性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20世纪60~70年代,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使混凝土技术出现了惊人的进展,突出地体现在水灰比(水胶比)从大于0.50大幅度地降低到可以小于0.30甚至更低,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迅速地硬化,强度大大提高.以高强度混凝土建造的高层建筑物和大跨桥梁迅速地获得应用,施工工期缩短和模板周转加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国内工程建筑逐渐向高层化、规模化发展,在这些大型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混凝土。事实上,混凝土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领域使用量大、适用面宽的一种基础材料,不仅生产和使用过程成为了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其施工技术和本身的性能质量也成为了建筑科研的重要对象。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对于保证整个建筑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层混凝土建筑工程对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我们队抗震结构设计进行合理优化,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结构特点,其次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最后提出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