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最新技术,采取多种模式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土木工程中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土木工程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中心,构建了土木工程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短柱实验、振动台实验等九个实训项目,同时构建了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三维仿真系统,功能包括实验中心室内、外场景的整体3D展示以及大型实验设备和特色实验系统的3D模型、功能展示和试验仿真。  相似文献   

2.
对于海洋导管架平台这种复杂而庞大的大型工程结构而言,其静、动力学性能的真实物理模型实验难以开展,大多以缩尺试验模型替代。首先,针对导管架结构特点,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相关内容,提出了缩尺试验模型设计思路,并制作加工出满足几何相似、质量相似、刚度相似的导管架结构缩尺试验模型。在此基础上,为验证缩尺试验模型的动力相似性要求,搭建了缩尺试验模型的模态试验装置,开展了缩尺模态试验。基于该缩尺试验平台,能够有效开展缩尺导管架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性能测试,并可结合结构的有限元仿真验证,开展广泛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实现工程问题与创新实验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实际工程中的岩体总是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研究三向应力状态下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以某水电站工程项目为依托,对水电站左右坝肩的蚀变岩做了大量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处理,得出了蚀变岩的抗剪强度指标与围压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分阶段本构模型。在蚀变岩的力学特性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浙江大学结构工程学科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课程近5年来的教学改革工作。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特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各知名高校的教学现状,在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多功能试验教学平台搭建、实验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片开发、教学演示系统研制、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考核方式变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结果表明,经改革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课程品质大大提升,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目前很多高校现有教学设备无法满足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学生工程实践的培训和创新的热情。本文提出基于SOPC技术开发一套综合实验平台,该综合实验平台结合了自动化多门课程的知识点,站在工程的角度设计了多个综合性实验,满足本科生工程实训和创新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岩体力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工程学科。我校水利学院岩体力学课程存在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的问题,该课程的教学中,室内试验少,不进行野外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缺乏。针对现状,开展岩体力学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试验教学和管理新体系。采取增加室内试验并优化试验内容、进行岩体力学数值试验,创造岩体力学现场试验和开展创新型研究试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岩体力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数值试验方法作为机械冲击破岩研究的补充手段,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分析岩石破碎内在机理.该文利用RHT本构模型描述岩石在机械冲击下的动态响应,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建立机械冲击破岩的数值试验模型,并通过物理试验证实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对机械冲击破岩数值试验中岩石损伤形成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机械冲击载荷作用下,...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具有线控转向功能的4WIS-4WID电动车实验平台,用于该车辆的研究及教学。首先分析了该车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系统结构,然后设计了实验平台的测控方案。为了提高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及使用便利,实验平台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直接从仿真程序自动生成底层应用代码。在实验数据采集方面,采用Lab VIEW编写数据采集系统。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实验平台的有效性。它为4WIS-4WID车辆的研究与多个实验项目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了平台,也为基于模型设计的控制系统开发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了土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混凝土结构破坏性试验,可以降低"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本科实验的成本,节约实验对仪器及场地等资源的占用,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的需要,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动力定位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体系结构、硬件组成、交互仿真信息流、船舶虚拟三维运动显示、船舶模型、海洋环境模型,基于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作业时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试验平台可以实现动力定位系统的动态模拟。该平台为研究船舶运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提供了试验平台,还对降低实船调试成本和风险、提高实船海试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