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化学对比初中化学课程容量和学科难度有较大的增加,会有一部分同学升人高中后化学学习上由于种种原因感到吃力,成为化学的“学困生”。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一般有三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困生是指智商正常,但受到注意力、意志力等自身的其他因素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就是指学生的智力与感官都正常,但学习效率较低,不能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学生上初中后都感觉到化学不好学,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较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这也是导致产生化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这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困生较多,而且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者方法用得不得当,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汇报法是指学困生定期向老师或班主任口头或书面报告近期的表现情况的一种方法。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自始至终保持耐心和信心.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淑英 《广西教育》2009,(25):33-33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导致学习基础差、知识欠缺多,表现为课堂上学习不专心,学习上缺乏信心、耐心和恒心。转化学困生既是教师工作的“老问题”又是班级管理的“新难题”,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学困生的转化能激活一个班集体,影响一个班级,因为他会使班级里的优秀生受到激励,中等生受到鼓励。  相似文献   

5.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的主要表现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为何而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习惯差,意志薄弱.由此可见,学困生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智力,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转化学困生,就要从德育入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视化学学困生学习情感障碍的分析与研究是实践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不同的学困生在学习情感障碍上亦有不同的表现,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化学学习策略应用不科学以及化学课堂管理模式不合理等.提出了相应的诊治策略,旨在减少化学学困生学习的情感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晟 《考试周刊》2013,(7):146-146
<正>在化学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在元素符号记不住,学习任务不能独立完成,考试连连失败……我们通常称这样的学生为学困生。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大多是受后天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指挥者,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正>每一个学科都会存在着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或是理解能力差,或是基础差,或是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或是存在着心理障碍,在学习上出现拖后腿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就被称之为学困生。虽然学困生的人数并非很多,但是其影响却是较大的,如果我们不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但会影响这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还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从而阻碍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探究。相信我们每位教师都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上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然而真正收效却甚微。那么究竟该如何如何转化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9.
当学生小学比业升人初中以后,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要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转化学困生”就是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既然是智力正常的学生又为何会成为学困生呢?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1.基础差,对知识不求甚解,导致缺乏信心 有的学生小学基础就差,到初中后随着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使其就相对落后.由于他们对知识的不求甚解的习惯,也使其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以致形成越差越不想学,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的恶性循环,因此产生了一些数学学困生. 2.学习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成绩低下等问题的一个弱势群体。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表现机会,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使"学困生"乐学、爱学乃至会学。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学困生的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难点,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在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减少学习困难的学生?现在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学困生的成因1.兴趣不高,对化学无所谓.兴趣不高是学困生较为典型的特点,这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很低,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态度,任由教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他们在座位上仍是纹丝不动.还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对于化学学习完全没有兴趣,而是最开始的时候对化学有很浓厚的兴趣,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化学这门学科对学习方法和智力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物理学习显出颇为困难,很不感兴趣的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今天,重视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25):143-144
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性学科,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观念意识,帮助学生更客观、正确地认识事物,这对于现代学生素质能力的成长与发展相当关键。但化学和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不同,其抽象程度较高,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容易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最终成为化学学困生。作者基于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然后主要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引导措施提出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对高中学生整体化学素质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明辉 《中国教师》2011,(16):20-22
<正>学困生,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在规定的学习时限内学业成绩未能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业成绩偏低,在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如果长期这样困难地学习,他们会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致生出自己"天生就笨"的想法,继而会形成自卑、消极等诸多不良心理,由此出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等行为表现,进而导致其学习愈加困难、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他  相似文献   

15.
何玲  扈捷 《中国教师》2013,(5):13-15
<正>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谓相得益彰。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滞后对群体及其个体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初中英语学科学困生的主要表现有:学习兴趣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科基础薄弱等。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正常,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在学习上出现一定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人数众多的学生中,学困生占相当比例,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学困生的数量更是不言而喻。这些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效率低,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在转化学困生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偏爱他们,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雪美 《考试周刊》2011,(71):191-191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目前,在中学各学科中学困生都有不同比例的存在,如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应是我们广大老师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以化学学科为例阐述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重庆清华中学代丽教师回答:
  学困生即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学生。对于地理课而言,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淡薄、基础知识较差、上课效率不高、学习方法落后、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位中学教师都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地理教学实践,认为地理学困生走出“困境”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发育水平正常无明显学习能力缺陷,但由于个人心理、环境及习惯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困难程度,不仅学习意识不强烈,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有些学生对学习十分厌恶,对学习的看法出现了较严重的偏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扭转消极的学习心态,就要从学困生的心理层面进行分析和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