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謇在兴实业、办教育的同时。致力于城市建设,创造性地构筑起南通“一城三镇”的空问布局,以谋求城、镇、乡三的整体协调发展。与同时期的西方城市相比,张謇建设的南通足与霍华德所经营的新城(莱奇华斯Letchworth与韦林Welwyn)相媲美;张謇的城市区域思想不仅与盖迪斯的提出的“区域观念”(regional concept)、“组合城市”(Conurbation)理论有暗合之处,同时张謇还是将城市建设与地区发展作综合考虑的这一城市建设思想的实践。与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一论断的要义在于: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张謇对城市建设的认识是超前的,业绩是杰出的,中国城市史及世界城市史都应给这位先驱以应有的地位。这同样有利于人们以更高的“远见、创新和毅力”,迎接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所从事的各项建设事业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地方社会,构成张謇经营南通的根本志向;而谋求均衡、和谐、持久的发展则是早期现代化“南通模式”的核心理念。张謇所持的和谐发展观可概括为:(1)民本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出发点。(2)协调发展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基本方略。(3)整体社会发展观。这体现了其经营南通的社会理想。作为近代儒商的代表人物,张謇的精神世界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西方近代文明的因子,但其中包括和谐思想在内的儒家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却是第一位的。这是释读张謇的思想及其事业的关键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张謇建设地方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许多有用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在兴办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张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师范教育思想,其中注重实践的师范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师教育模式及实践教学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学校的血脉和灵魂。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张謇教育思想为底色,从文化立根、文化赋形、文化育人三个方面整体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大生文化,并在课程建设、课堂变革的过程中自觉传承,形成了"以生为大"的课程文化和"凡是必求其适"的课堂文化。大生文化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师生的血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和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5.
史小华  龙臻 《教育评论》2014,(5):150-152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教育强国梦的践行者张謇,以前瞻的视野,审慎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将其融入教育思想体系之中,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本文以张謇日本观的形成始末、弃官从商的历史嬗变、癸卯东游的陶染为基线,阐述张謇教育思想中日本元素孕育的发端。同时,从夯实基础教育、加大引才融智、创建博物馆、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加以详细论述,以期实现张謇教育思想体系的空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城市群落中,南通曾有"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张謇最伟大的功绩在于社会建设,使南通一变而成为中国当时最现代的城市.正是张謇个人的思想、智慧和现实努力,才使南通避免了"先城市化,再花园化"(或"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陷阱.花园城的最大问题是以行政手段限制了城市扩张,这既在硬件上直接压缩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对人口与资源的容量与吸引力.对均衡与协调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城市结构的封闭,因而张謇的南通在本质上仍是一个传统的政治型城市,从未真正具备过现代大都市的开放性与竞争力,尽管在文明形态、社会建设、文化教育上水平很高,但由于建立在对现代文明感性需要与冲动压抑与限制的基础上,因而其既无法吸引到全世界的资源与资本,同时也无法获得真正国际化的视野与素质,这是南通只能在群雄逐鹿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黯然退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5):F0002-F0002
《张謇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由南通广播电视大学从卫兵博士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全书20万字。该书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9.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教育救国”又是张謇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张謇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科考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了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就近代张謇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张謇构建的中国近代比较超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和近代社会体育教育体系以及两者比较完美的结合,成为20世纪初中国体育教育史上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开拓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宝国 《文教资料》2012,(21):148-149,15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近代教育家张謇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但对张謇教育思想与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鉴于这种背景,本文将从张謇教育思想研究视角入手,探讨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结合南通实际,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再实践,以此扩大南通对外文化交流范围、提升南通对外文化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13.
陈晓霞 《文教资料》2012,(29):117-118
本文通过对张謇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与办学实践的分析,阐述和总结了张謇近代高等教育思想,旨在为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也热衷于发展教育事业。张謇的体育思想,受当时一些主要社会思潮的影响,以"武备精神"为核心,以"体力与智力平均发达"为手段,以"德行艺全面发展"为灵魂,一贯主张体育与其它学科具有同等地位。张謇的体育思想,与当时时代主题相契合,明确体育课程的地位与价值,支持体育竞技活动的参与,高度重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主张政府和学校共同致力于体育教育的大力发展,对当代中国的教育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謇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在江苏南通的教育实践成就卓,极富特色。他较早地提出了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创造了“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的成功模式,反映了教育从边缘走向经济中心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人类美好地球家园的助推器,是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这一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从认知维度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目标维度擘画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从策略维度深刻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要义,需要从发展与保护、环境与民生、生态与政治、中国与世界等维度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7.
帅宁华 《江苏教育》2022,(82):24-26
张謇以“大德曰生”思想为核心奋斗了一生,其中所蕴含的独特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将张謇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建构相应的学习观体系,并融合当代教学论思想,进而指导“大生课堂”范式与流程重建,有利于形成教学改革的新机制、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数十年中,他顺应时代潮流,身体力行地在实业、教育、公共事业等方面进行了近代化实践,无论对当时还是以后的中国,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张謇的思想与实践,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即旨在从张謇事业的整体性出发,对张謇的“地方自治”作一尝试性评论。 张謇办实业、教育、公共事业,其目的是按照他的理想整体性地改造社会,这一点在他毕生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实际上是“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换形式,用  相似文献   

19.
对股份制的推行是张謇“实业救国”理想的重要步骤。从1886年初步尝试到1895年后成功创办大生纺织公司、将股份制导入传统产业、形成股份制企业集团、推行公司法的建设,张謇进行了适应国情、富有成效的股份制实践,为近代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看,西方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生成受特定时代社会的影响,但从思想主体看,西方教育家的生活世界与他们的教育思想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个体早期的生活经验影响到教育家的基本教育立场,包括对人性和社会的基本认识。较早地接触哲学思想及形成的多学科视野是其教育思想的"遗传基因",个体早期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为认识和发现教育问题提供了感性,个体参与的教育改革实验与实践为教育思想提供了适宜的生成环境,而认识个体生活的需要与遭遇的特殊事件是西方教育家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