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些地方的都市类报纸上,带有明显"制作"味道的"新闻"有不断增多的趋势.2004年12月上旬,西部某省会城市的一家报社记者,在采访航天图片及实物展览时要求试穿航天服.第二天,报纸便在头版头条位置登出这位记者身穿宇航服的大幅照片,题目就是"我穿上了宇航服".文中除了"穿"航天服的过程描写,没有任何实际内容.还是这家报社,时隔不久在出版的报纸封面登出预告消息说,报社将"诚邀杨振宁来本市举行婚礼",(但杨振宁至今也未到这个城市来)并开通热线征集祝福语、婚庆公司、婚旅胜地、酒店、新婚住房和贺喜大使.同时还以两个版的篇幅,刊登社会各界对杨振宁博士与翁帆女士婚恋的"讨论"情况,有"支持"的,也有表示"不理解"的,看上去煞是热闹.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常驻记者"的权威定义是,记者长期固定一地对当地新闻进行采访,形式可以是分社、支社、记者站、记者组,也可以是单个记者.特点是没有过细分工,采访本领要比较全面,能采访各行各业,能运用各种采访手段、独立活动能力强,灵通的消息源……等等.当然,对一名优秀的驻地记者也有较高的要求和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挑战.近期对四名违规驻站记者的处罚就是例证.  相似文献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的事件,不同的媒体发出不一样的新闻,新闻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发现.如何提高新闻的发现能力?可以从新闻的五个要素着手突破.这五个要素分别是重要性、扩展性、连续性、贴近性和趣味性.-起新闻事件通过在这五个方面的深入考量挖掘,定能产生许多新的"不同"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标题制作中,问号得到特别青睐.越来越多的纸媒新闻引问号入题,形成"问号新闻"."问号新闻"为新闻传播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引发了诸如新闻真实性、媒体公信力、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媒体只有对"问号新闻"把握好一定的原则和度,并注重媒体自身品位的塑造和提升,才能使"问号新闻"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历史发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历史事实的"发现",历史活用为新闻就很难实现;在"历史"活用为新闻的过程中,历史发现者的"发现"是创设新闻由头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历史发现式新闻"比"历史新闻"的提法更能够体现出历史之与新闻的合法关系,因而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关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早已经是一个老而又老的命题.近年来提出来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命题.因为只有"三贴近",才能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失真,才能保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本人在企业报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已近20年,既当过"寂寞"编辑,也干过经常"出头露面"的记者,但是遗憾的是,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当中,既听说或碰到过别人"想当然",自己也有过"想当然",因而因为"想当然"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应该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渐趋多元,人们许多时候品人评事不再用道德眼神了.这是哲学困局,也是媒体困局.困局产生的原因是:媒体尚处在道德层面,而明星等某些群体已处在经营层面或其他非道德层面了,媒体实际上已陷入了"层面潜移"的被动.这就是新闻层面的潜移暗度.新闻作品常常因此而无力、无奈,其情景正如社会上的一些骗局,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上位层面对下位层面的套取.  相似文献   

9.
现在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看新闻,常常见到不少"过头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很好的一条新闻,被一些"过头话"拔高了,说过头了,人家反而不相信了,甚至还会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10.
抓会议新闻中的"新闻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是一座新闻富矿.如何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拎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是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奇,《说文》中释日"异也".奇观,通常指奇异的景象,极具吸引力.新闻的"奇观"缘于什么?缘于矛盾冲突.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是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不同事件、情感、观念等方面的对立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说"新闻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给电视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活跃了荧屏,这也是经济发展带动上层建筑变化的一个体现."播"新闻是中国电视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的一种状态,从它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适应了我国新闻发展各阶段的不同要求,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显而易见的.综合来讲,我们不能单一地认为是"说"好还是"播"好,根据不同事件、不同的新闻背景的需求,二者的共存是必然的.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充分发挥"说"新闻和"播"新闻各自的优势,让我们的电视荧屏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闻理念在新时期新闻改革中的承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作为"五四"精神有机组成部分的"五四"新闻理念进行了梳理,认为"言论自由"、"新闻本位"、"社会公器"、"商业经营"、"职业范型"是"五四"新闻理念的突出要点,并认为这些理想追求在新时期新闻改革的不同层面有所承续,表现在以人为本,构建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新闻本位,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张扬公共性,为公众提供最广泛的表达渠道;肯定商品属性,走传媒事业化与产业化并举之路;培育新闻职业精神,塑造现代新闻职业理想和新闻队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媒的发展与变革,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网络时代的新闻标准也正在发生着嬗变,反转新闻频频出现.我们不难发现"反转新闻"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引起公众关注的并非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反转和公众态度的转变.本文借助"反转新闻"对选择标准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新闻媒体在两难困境中的博弈与平衡,从而理性地看待反转背后的媒体责任和全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采访已经成为很多平面新闻媒体显示自身实力,挖掘独家新闻资源,创造媒体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选动作".但是,高昂的采访经费又成为制约媒体进行采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点在于诉诸于听觉.本文从广播"听"的规律、"听"的特性出发,分别对广播新闻写作的"短小精悍"、"形式活泼"、"行文顺畅"等若干方面提出思索,强调广播新闻写作必须注重"听"的艺术,让受众充分感受广播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广播的宣传任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说起这个话题,有同行可能会误解这个题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还有诱惑吗?即使有"诱",也不可能有"惑".也许有的同行还会说,新闻就得"诱",才能吸引人们读下去,以达到报道事实,让事实推动更多事实发生的目的.这都不错,但不是本文的真意.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如何听当事人说、如何处理当事人的"说",不同的记者颇见高下.新闻引语中的"说",是很要些功夫的.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20.
"草根"新闻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草根"新闻 "草根"新闻的得名是因为生产者是普通受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