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基于国共两党都代表了当时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旧三民主义文化在历史舞台上的谢幕迫使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民党人探索新的救国救民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点燃了文化希望之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的崛起,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1924年初、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民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起了重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它提出了关系中国发展的许多重大命题。共产党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勇敢的实践者。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有历史的继承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实现了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并且还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连接作用,它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互动以及孙中山所主张的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初步的开拓性尝试,使这一理论本身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生了直接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着不同的中国重大问题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的历史考问,构成了解读两者关系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5.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世纪末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革命政纲。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体系。辛亥革命前,三民主义经历了一个由民族而民权而民生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三民主义又经历了一个由民生而民权而民族的恢复和发展过程。此间它不断增添了一些新的思想成分。当中国的旧民主革命在五四运动后转变为新民主革命时,孙中山得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他的三民主义就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苏俄顾问及中共的帮助,使孙中山得以成功改组国民党。在此基础上,孙中山把其建国宗旨——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同时提出了革命建国三时期学说,为国民党建国指明了方向。孙中山的建国思想虽带有空想的成分,但仍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抗战时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然而,即使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中,也还包含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从而形成新旧内容杂陈、进步交保守并存的现象。这就给他身后的解释者们以各择所需、各唱各调的可能性。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应该如像他们研究共产主义一样,好好研究三民主义。张闻天关于三民主义发展性、真假三民主义等的研究,是抗战时期思想理论战线和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研究成果,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时期形成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认识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理论,并适时将其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但作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继承人的戴季陶、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却有意将其异化。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忠实的传承者,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孙中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问题是事关政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作为近代中国两大政党,国共两党在政治和军事的较量和纷争中,都非常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以三民主义政纲为主要内容,强调只有三民主义才是博大精深、完美无缺的革命建国的最高指导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与"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构建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主旨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国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劣势和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势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国共两党最后的斗争中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对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根据学院重点工作的转移,调整藏书结构,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图书馆的教育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层面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提出了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等新思想、新论断,对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新思路,拓展新途径,贯彻新原则,以城乡统筹为关键,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全面贯彻以工哺农政策,大力促进农民创业,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许多弊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评价理念和新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发展应该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模式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向着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动态化、情境化、质化和互动协作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中,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逐渐地融入综合国力的各个要素中,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成为创新的灵魂;文化发展战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深刻研究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新外贸法的新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外贸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履行入世承诺和外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中国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的重要保障。概括新外贸法的主要特征 ,可将其表述为 :在立法指导上呈现三个体现 ,在立法内容上汇聚了四个亮点 ,在立法体例上实现了五个突破。新外贸法虽然仍有不足之处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部符合中国当前外贸发展客观需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地涌现,人们的话语表达在指称这些事物时,产生了一系列的"旧词新喻"的现象。人们在隐喻性思维的导引下,使原有词语的语义泛化,通过人们频繁地使用,其隐喻意义就沉淀为词的比喻义,从而成为词语的固定义项。  相似文献   

19.
全国电大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搭建社会化终身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电大作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探索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新模式、新机制、新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20.
校长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长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解放思想,拓展眼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努力。为此,校长要做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者;学生幸福人生的设计者;学校重大决策的驾驭者;学校内涵发展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