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第一招 根据题设 逐步分析 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依题意的层次结构,逐步分析求解.这一招属于正向思维.  相似文献   

2.
电路计算中包含物理概念及规律等大量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通过对电路计算的解读,能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电路计算在中考备受青睐,现选几个典型试题谈四个妙招.第一招根据题设,逐步分析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依据题意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抓住问题的实质,利用适当的变题技巧,根据教学目的,重组问题,演变问题,恰到好处地变换问题的题设、结论,就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及数学素质.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谈谈课堂变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根据题设条件求一元二次方程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例如八六年高考理科第七题,八七年高考理科第五题,八八年高考理科的第七题,今年高考理科的第24小题都出现过这类问题,而且所占分数也比较高,分别是5分、12分、12分、7分.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设条件或隐含条件得出一个和题设条件等价的不等式组,即题设条件应是所得不等式组的充要条件.这类问题不易觉察的错误昌得出的不等式组和题设不等价,仅是题设条件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下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的数学题目中,所给出的题设条件是恰好满足解题要求的,现在出现了一种新颖试题,要求我们先对所给出的题设条件进行选择,然后根据条件再解题.解这类题时,必须透彻理解题设条件的数学意义,认真分析问题的条件与结论、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解题的途径.那么怎样选择条件呢?  相似文献   

6.
有些求值问题,可根据其题设的结构特征逆用根的定义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下面对常见的类型举例分析. 1.根据题设直接构造例1 已知a、b满足a2-2a-1=0,b2-2b-1=0,则a/b+b/a的值等于____.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些条件繁杂或比较抽象的物理问题,若直接应用物理概念或规律进行单一分析推理或计算,往往很难找到解题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根据题设条件或相应的物理规律作出可能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题设条件和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或计算,验证假设的谬误.若作出的假设符合题意或遵循相应的物理规律,则说明该假设是正确的,否则就要排除这一假设,再根据题设条件或物理规律重新作出可能合理的假设,再次进行验  相似文献   

8.
在中专数学里,有很多种解题方法,现介绍八种较常用的方法.一、综合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推证方法,它由题设推至题断,属于由因导果的思维途径.它从命题条件出发,根据已有的正确命题——公理、定义和定理,逐步向前推演,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再分别从各个结果中,推出新的结果.如此继续下去,直至推出题断.  相似文献   

9.
2020年苏州市工业园区初三物理一模第31题,考查利用漂浮条件测液体密度,是一道压轴题,该题逐步设梯,层层递进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该题最后普遍遭受质疑的两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数据,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析,最终解除疑惑.  相似文献   

10.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根据题设的特点,通过联想作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问题化难为易,顺利解决.由于题设的不同,构造方程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几何证明题是平面几何教学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几何题千变万化,一般没有明显的证题规律可循。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证题途径,适当给以知识归类,熟悉一些证题的基本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谈几点证题体会。一、学会分析综合方法,打好几何证题基础。几何证明题,一般需要根据题设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寻找证题途径,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所谓分析,就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追朔到“已知”;所谓“综合”、就是从“已  相似文献   

12.
纵观历届各地中考试题中,计算型选择题所占比例较大,能否准确、快速地解好这类题,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成绩.为了同学们能准确、快速地解决这类题,特把解决这类题的一些常用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假设法有些题目由于题设条件不确定或题设条件模糊,造成计算困难.处理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对不确定或模糊的条件进行假设,然后根据这种假设进行计算、分析、推理,从而求出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解题即根据习题已给的数据条件,依据相关物理规律得出结果.文中就各类题设相关数据条件作一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电学计算好像电学中的一条巨龙,要降服它,不少同学常常感困难,不知从何入手,掌握不住要领,抓不住龙头.这里向同学们介绍降服这条巨龙的五种方法,姑且我们把它叫做"降龙五掌".第一掌:正向思维正向思维就是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依题意的层次结构,逐步分析求解.  相似文献   

15.
求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较多,若能根据题设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则问题可迎刃而解.但在具体解题时,常出现一些忽视题设条件,知识概念模糊,方法应用不当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求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较多,若能根据题设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则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但学生在具体解题时,常出现一些忽视题设条件,模糊知识概念,使用方法不当等错误.  相似文献   

17.
几何证明题都包括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中已知部分就是题设,求证就是结论.而已知部分的每一个题设都含有一个待证的结论.这些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为求证铺路、架桥的.在证明几何题时,只要将已知部分的全部题设顺理推出所需结论,求证也就达到目的了.所以几何证明题的因果关系实质是题设与结论的关系.初学几何证明的同学,只要善  相似文献   

18.
<正>假设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物理过程,灵活运用规律,大胆假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1.假设条件巧解力学题分析研究物理问题时,对研究对象假设一定条件,然后通过对这个假设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对照比较。或者根据假设条件下所得结果,推出题设条件的结论,从而比较方便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几何证明题都包括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中已知部分就是题设,求证就是结论.而已知部分的每一个题设都含有一个待证的结论.这些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为求证铺路、架桥的.在证明几何题时,只要将已知部分的全部题设顺理推出所需结论,求证也就达到目的了.所以几何证明题的因果关系实质是题设与结论的关系.初学几何证明的同学,只要善  相似文献   

20.
吴泽江 《教师》2008,(7):40-41
创新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数学老师教学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抓住问题的实质,利用适当的变题技巧,根据教学的目的重组问题、演变问题,恰到好处地变换问题题设、结论,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强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笔者根据以往数学教学的体会,谈谈就如何变题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