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惊人,因特网已逐渐成为新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兴媒体的出现,给本来就在报纸和电视夹缝中生存的广播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也为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伺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成为广播人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以几何级数在全世界飞速增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深切感受到了冲击甚至威胁。有专家分析认为,虽然我们无法确切预知未来四种媒体谁将占据更大优势,但可以从“昨天”发生的事情来推测“明天”将会如何,即电视在作为新媒体刚刚出现时,也曾引起了很大轰动,大家都认为电视将很快取代报纸和广播,但事实是报纸和广播直到今天仍然发展得很好。因此,有关专家断言,网络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但毋庸讳言的是,每一次媒体革命其实都是一次对受众资源的重新洗牌;面对新媒体的汹涌来势,就广播而言,…  相似文献   

3.
对21世纪广播业的展望同向荣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面对21世纪的海峡两岸广播"。听了两岸广播同仁的高论,很受启发。我虽无任何准备,但也想即兴发个言。要特别声明一点,我讲的完全是个人的一隅之见。海峡两岸的广播人,如何面对21世纪的广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戏曲广播作为广播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节目形式完备。但从戏曲广播的现状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广播节目开始萎缩或日益陷入困境。导致戏曲广播节目萎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新兴媒体的崛起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使原来戏曲广播的听众分流。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使传播媒介呈现越来越多的样态。电视的出现就极大地震撼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在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正如日中天之际,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等又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互联网一经登陆中国,便以强势媒体的姿态出现,发展势头迅猛,社会影响广泛。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从此,互联网有了与广播、电视和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相平等的大众传媒地位。到2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经逐渐成为新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新兴媒体的出现,给本来就在报纸和电视夹缝中生存的音乐广播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也为中国诞生不到10年的音乐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抓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的阵地不断被蚕食,第四媒体——因特网又向传统大众媒介发起了冲击。这使当今的广播广告与20世纪上半叶的辉煌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就连一些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再没有什么发展余地了。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  相似文献   

8.
姜岩 《声屏世界》2001,(2):51-53
以因特网为龙头的信息技术 正在给新闻媒体带来一场革命。 21世纪,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 和网络等媒体将在先进的信息技 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文并茂的 多媒体新闻平台,并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 电子教务等有交叉和融合的趋 势。面对由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 新闻媒体革命,人们给予了高度 重视,各国政府从国家利益出发 纷纷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战略方 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期在21 世纪的新闻媒体竞争中处于主动 地位。 21世纪媒体发展趋势 一、走多媒体化的道路 世界范围内网络正在改变着 媒体的格局。我…  相似文献   

9.
西部广播走向21世纪的思考吴高全刘林中国正在走向21世纪。中国西部广播如何迎接新世纪,在前进道路上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这是我们已经站在世纪之交的门口的西部广播工作者必须思考、研究的重大课题。应当说,21世纪的到来,给...  相似文献   

10.
视野     
《视听界》1997,(2)
对21世纪广播业展望同向荣在1996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增刊)上撰文揭出,21世纪广播业走势如下: 第一,在广播频率资源服务方面,将出现系列化、对象化、专业化、有偿化的新局面。所谓广播服务系列化是就广播效应整体而言,一个台可以办多套广播节目,形成一个系列化的广播节目服务格局。所谓广播服务对象化是就广播服务的受众而言,每一套广播节目服务的受众将实现对象化,妇女、儿童、青年、老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世纪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媒体出现后,大众媒体结构的格局究竟会是怎样的?是网络媒体的一统天下,还是四种媒体形成的四足鼎立?文章首先考察了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所采取的各种对策后指出与网络媒介联合(合并),是传统媒体迎接网络世纪、发展网络业务的更好选择.文章接着分析了传统媒体在因特网上创设的网站后认为,这些网站从外在形式上看似乎是新媒体,从内部运作看仍然是传统媒体,但有向新媒体演变的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网络媒体对三种传统媒体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包容(颠覆)态度,得出结论新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大众媒体结构格局不是网络的一统天下,也不是四种媒体的四足鼎立,而是网络媒体(含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纸质报纸和数字广播的三分天下,不过,网络媒体会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体,其他两种是边缘媒体.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辽宁广播电视学会和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实施广播精品发展战略,面向21世纪”研讨会,于1999年11月25日、26日在沈阳市召开。与会者从树立创优意识、完善创优体制、改进编播技巧、提倡创新精神等角度,对广播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代表们一致认为,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多媒体和国际信息网络的全面亮相,第四媒体正在以无法抵御的步伐走上传播舞台,广播将经历又一次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的广播电台之间、同一地区不同频率的节目之间…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广播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而富有挑战性的,其特征之一是广播频率资源服务将出现系列化、对象化、专业化、有偿化的新格局,广播媒介将实现经营产业化和体制的集团化。要使广播在媒介市场占一席之地,直接的动力就是引进市场观念、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在媒介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点。所以,建立广播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也是媒体竞争的必然。广播节目市场的建设是广播市场的核心,也是广播市场建设成败的关键。媒体市场竞争的三大要素是:节目、广告、受众。这三者是广播市场的优化链,而节目是广播加…  相似文献   

14.
“第四媒体”互联网出现时,许多人怀疑电视垄断媒体行业的地位是否将会动摇,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大胆预言:随着在线视频产品日益发展,互联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的地位。其实在广播出现时,许多人也提出报纸要消亡;而当电视出现时,则有人惊呼广播要落幕了。这几年,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 2 0 0 1年 1 1月 3日至 6日在北京举行。笔者作为第一、二届研讨会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和第三届研讨会顾问 ,参加了这三届研讨会。1 999年 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 ,与会者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 ,认为以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或曰“网络媒体”在 1 0到 2 0年之内对社会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很多代表认为 ,“第四媒体”是 2 0世纪人类献给 2 1世纪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与会者希望尽快召开第三届研讨会 ,研讨 2 1世纪科技对…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传播史源远流长。从人际口头传播,到结绳记事,从烽火台的烟柱,到报纸的诞生,大众传媒的发展经历了绵绵数千年。20世纪,电台广播从投入运用到普及5000万人口,花了近40年的时间,电视的普及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当代电视经历了从无线到有线,从地面到卫星的发展历程之后,又踏上21世纪新的起跑线。国际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新兴媒体,而电视则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互联网络以双向、交互以及信息资源丰富为特点。当今国内国外,很多人从原来的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获取信息,转向了浏览国际互联网获取信息。国际互联网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多、彻底打破地域限制、与网民双向交流等优势,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有人甚至认为它的兴起将导致传统大众传媒的消亡。那么,因特网的兴起对大众传播领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有:一、因特网与新的传播环境仿佛只是一夜之间,因特网在全球骤然兴起,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球186个国家已经全部进入了互联网,目前网上用户达1.5亿。联合国新闻署在1998年5月的年会上,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概念: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出...  相似文献   

17.
对21世纪广播业的展望同向荣广播改革是全国改革大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广播改革在全国广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但事业蓬勃发展,而且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广播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  相似文献   

18.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挑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一、网络媒体对纸…  相似文献   

19.
阎晚生 《新闻知识》2001,(Z1):54-55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姚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络是一种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的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20.
张延滨 《视听界》2000,(2):50-50
在1998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委员会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即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第四媒体”通指因特网,但是因特网不但承担信息传播职能,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功能,所以较为准确的提法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