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刊驻湖南岳阳小记者彭雪漾报道最近,我们班上的男生变得怪怪的,老是把衣袖捋(luō)上来,一堆人挤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嘀咕。原来他们文了身,正在相互比较谁的更威武一些。问他们为什么文身,有的说:“帅嘛!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说完把袖子一捋,哇,好大的一条龙呀!有的得意地说:“不文身的人赶不上时代潮流。别人都文了身,我不文,就跟他们格格不入了。”男生文身赶时髦!414000本刊驻湖南岳阳小记者@彭雪漾$湖南省岳阳市旭日小学六〈146〉班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关于文采风格的论述渊远流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先秦以至两汉阶段,强调要有“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不文不成经”,虽然出现了“文采”的概念,但多以“文”相称,是谓“文”的阶段。二是魏晋六朝以至初唐阶段,强调文采与情思、情性的密切关系,认为“文采”应包括“形文”、“声文”、“情文”,应讲究  相似文献   

3.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写文要写千秋文。本文从修改作文的角度,谈了修改作文的八步法,即中心是否明确突出,思路是否清晰,描写重点是否突出,主次是否分明,语言是否要准确生动,流畅.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段落划分是否眉目清楚,文章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有错别字和病句,等等。  相似文献   

4.
示:天显现出某种征象,向人垂示吉凶祸福。《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后来引申为告诉,教导。“示”作为部首多表示“神事”,“征象”义,都与“神灵”有关系。如:神:天神。《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社:传说中的土地神。《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后来作为祭祀社神之所。《礼记》:“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祖:祖庙,奉祀祖先的宗庙。《说文》:“祖,始庙也。从示,且声。”祀:祭,永久祭祀。《说文》:“祀,祭无已也。从示,巳声。”祝:祭祀时司祭礼的人,即男巫。…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就是所谓的立言;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写文要写千秋文,做事要做千秋事,做人是基础,立言是结果,作为学生,必须明了如何做人又如何做事,这是人生的基本,所谓文如其人,说的就是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学会为文,这是本文的主题,因此,我提出了作文应从做人的固本开始的论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关于文采风格的论述渊远流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先秦以至两汉阶段,强调要有“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不文不成经”,虽然出现了“文采”的概念,但多以“文”相称,是谓“文”的阶段。二是魏晋六朝以至初唐阶段,强调文采与情思、情性的密切关系,认为“文采”应包括“形文”、“声文”、“情文”,应讲究对偶、声律、藻饰,不论什么文采都以情性为本,所谓“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是谓“情采”的阶段。三是中唐以后至明清阶段,除了强调情性而外,又复强调“气”、  相似文献   

7.
《问说》注释辨正唐遇春一、理明矣,而或不达干事(课本注:“达干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达。)案:从注释看,“达”译为“用”,“事”译为“实行”。达,通;不达,就是行不通。事,《说文》:“职也。”本义就是“事情”,名词。“不达于事”就是“干事不...  相似文献   

8.
翻译文言文,做到“信”、“达”、“雅”自然好,不过若只能做到其中一个“达”,也不错。简洁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的翻译文,阅卷老师也喜欢。做这一步时需要适当调换或归并一些词语或句子,变更某些语序,发现不足的地方而进行适当调整,但不能离开原文随意增删。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保留、更换、补缺、删除、合并、调整”。  相似文献   

9.
傅雷先生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留下十分宝贵的遗产 ,其译本文辞优美 ,词语朴质 ,流畅晓达 ,典雅传神。傅雷先生在翻译上倡导“神似神韵”说并以大量优秀译作实践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示例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是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套用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  相似文献   

11.
《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而本文是记人的——通过陈赓同志深情的回忆,为我们成切地塑造了一个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是从内容中学习人物。从文题上看,”倔强”一词高度概括了人物形象的特征。易体地说,抓对人物言行(倔强的表现)的分析,是本文的教学重患,而从人物言行出发,体会人物的思想(倔强的原因),是不文的教学难点。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是怎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抓好一“拒”以怎样“拒”、为什么“拒”为线,从…  相似文献   

12.
一说到“语文”,不少人往往只想到“文”,而忘记了“语” (说 ),只注重书面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口头表达能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说”。在语文教学上,长期以来往往重写而轻说。好像“说”仅仅是教师的事,即使学生“说”,也只是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这当然太狭隘了。其实,流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认真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观点,不仅是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社会生活顺利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说”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我这里的“说”是指教师要在课内外,通过多…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要加强“言之有文”的训练丁浩然“言之有文”源于孔子说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他强调说话要有“文采”。我们说的“言之有丈”则强调“达意”。关于“达意”,苏东坡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辞者,这是而已矣...  相似文献   

14.
汪洋恣肆纵横淋漓《师说》的艺术魅力江苏冯为民周晓丽韩愈(768—824年)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之誉。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气势高亢,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是韩愈散...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方最早的艺术起源说,“摹仿说”的诞生意味着西方文论的真正发端。其流变,包蕴着西方丰富的文化与哲学内涵。作者认为,“摹仿说”之所以能在西方文论那纷呈变幻的舞台上“当红主演”达2000年之久,奥秘正在于人本主义精神的渗透其中,本文试图在把握“摹仿说”及其演变的基础上,从“摹仿说”产生的哲学基础,摹仿的客体与主体等方面论证其“人本”的特点。同时,对由此引发的中西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差异等问题作一番探讨。旨在引发人们对一种有生命力的文论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术语翻译应遵循信、达、切的翻译原则。“信”就是对原文的忠实,“达”保证了译语中的流畅,“切”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语中的色彩。作为合格的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必须做到对原文真正理解,并且对所译作品有高超的译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中西医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稳居黄金地,计算机管理,贴钱为读者,哪有半点“为富不文”?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翻译的标准呢?是“忠实通顺”还是“形似神似”?是“忠实流畅”还是“准确流畅?”是“信达化”还是“信达切”?是“达意传神文采”还是“正确通顺易懂”?如此多的翻译标准,该采用那一个呢?笔者认为,还是采用严复当年提出的“信达雅”为好,因为以上所说的标准,都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围,“忠实”、“达意”、“谁确”都是一样的意思,是“信”的变相说法而已。“通顺”、“流畅”的意思也就是“达”的意思,“文彩”、“切”、“化”,也只不过是“雅”的另一种说法。所以,把“信达雅”作为我们今天翻译的标准,仍然挂非…  相似文献   

19.
论黄侃先生《说文》学研究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根柢”说阐述《说文》之价值,以声音推求《说文》之本字,以“笔势”、“笔意”说研究《说文》中字之本义,以“孳乳”、“变易”说系联《说文》中之同源词,以《说文》来探寻方言之本字、考证古音,以系统论阐述研究《说文》之方法,构成了黄侃先生在《说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尤其是作为创新能力核心的创造思维能力,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三棵银杏树》(第六册)一文,作者以朴实、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而从“文”到“画”,其间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