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资讯     
《出版广角》2014,(6):94-96
正上海手机报主打垂直化战略2月24日,上海报业集团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上海手机报"媒体品牌。为弥补彩信手机报媒体形态的局限,新的"上海手机报"平台已启动HTML5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报版面的媒介意义为以"用户"为中心,传递用户经验和提高品牌价值,保证信息消费的即时效率,在用户的网络化生活中扮演了一定的"经济要素"角色。据此,手机报版面传播效果体现在三个层次:手机报版面的便利有用性体现在结构布局与信息量的控制;手机报版面产生的媒体心理依恋性更重社会影响和娱乐性;手机报版面体现互动性效果关键在社交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手机报: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平 《传媒》2007,(5):31-32
手机报的概念及发展形式 近年"手机报"在全国不少地方纷纷问世.所谓"手机报",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手机的普遍化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扩大了新闻的传播渠道。手机报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应运而生。但是随着"两微一端"等新闻资讯平台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报的持续发展。手机报在传统报纸报刊以及新闻资讯平台的夹缝中生存。本文通过分析手机报的优势和瓶颈,提出一些关于手机报的编辑创新措施,以此使得手机报在如今新形势下更好地融合媒介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手机报尤其是州市一级的手机报大多处于"看上去很美,赔本赚吆喝"的境地.目前,通信运营商重点推广自营手机报,加上3G技术大力推动手机上网,州市手机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6.
手机报是随着当前的科技发展涌现出来的一种传统媒体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的媒体。从《中国妇女报》开办第一份手机报开始,手机报凭借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随身接收以及传播功能全面、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手机报已经使手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7.
韩冰 《青年记者》2008,(8):44-45
虽然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早在2001年已经问世,但当时的手机报更像是手机短信的一种加强版,影响力有限.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进入2007年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改变,使手机报的发展蔚为壮观,成为报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在3G的诱惑下,手机报自一出现就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手机报内容基本上都是平面媒体内容的压缩和翻版,不完全适合手机媒体表现。手机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结合其自身便携、快速传播、容量有限等特点,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挖掘手机报的内容表现力,为读者打造"手机化"的信息。只有在内容提供上占据优势,手机报才能在3G时代成为主流媒体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7,(10):12-13
<正>我国首次用手机报全面报道党代会【10月15日新华网】"十七大手机报"14日在北京首发。这是专门报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一份手机报,预计每期发行量将达2千万份。"十七大手机报"由新华社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合作推出,将充分发挥新华社权威、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资源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强大的市场、技术优势,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手机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然而,目前手机报以发行收入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网络运营商由于独占渠道优势,因而在手机报运营中获得了大部分收益,处于主导地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媒体的业务发展.传统媒体要想在手机报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尝试新的盈利模式从而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手机报相对于传统报纸来说,能随时随地接收、传播信息,功能全面、互动性强。手机报-China Daily即《中国日报》手机报(CD)在创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喷薄而出",蒸蒸日上,取得了社会英语爱好者,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师生的认可。本文归纳总结了中国日报"手机报-China Daily"特色,分析了其成功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融合。电子产品的普及,纸质媒介要想不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借鉴新的"阅读"方式。手机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的推广与普及在技术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弱化,但内容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且分配不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而要想走出纸质媒介"日薄西山"的末路,发展手机报无疑是突围之路,手机报借助手机的多功能兼容性必将会给传统报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而手机报只有创新内容,优化形式,创新盈利和营销模式,逐步建立手机报品牌优势,创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新闻早晚报》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早晚报>是新华社和中新社联合中国移动共同推出的以彩信技术为实现方式的手机报,于2005年9月26日正式向用户发行,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中国移动公司在服务用户时,考虑到发行范围的因素,也为了与其他手机报作为区别,往往把它叫做"中国手机报",而实际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的却是"手机报-新闻早晚报".  相似文献   

14.
陈力峰  夏文 《今传媒》2007,(11):55-56
"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内各报业集团推出的"手机报"终端正不断探索着其未来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有专家甚至将"手机报"定义为继"第四媒介"--网络媒体后的"第五媒介".本文试就纸质媒体借助"第五媒介"拓宽发展空间进行可行性探析.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1,(4):8+10-13
<正>新华社"新华手机报"在肯尼亚开通新华网内罗毕4月19日电(记者王雅楠谭晶晶)新华社"新华手机报"(英文版)1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通,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家新闻手机报。正在肯尼亚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肯尼亚副总统穆西约卡共同出席手机报开通仪式并触摸启动按钮。这一手机报由新华社、华为公司与肯尼亚当地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萨法利联合推出。新华社作为内容提供商,通过华为公司的技术平台,直接面向萨法利1700万手机终端用户,为  相似文献   

16.
梁爱琴 《东南传播》2011,(6):165-167
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新闻标题又是手机报的灵魂,新闻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机报的质量.本文以手机报新闻标题制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突破口,进而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从语言、题式、包装方面来提炼出其制作原则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很多手机报出现同质化严重、个性化不足,受众定位模糊泛化、缺乏清晰盈利模式等问题,受众急需的信息被大量无效信息淹没,"贴身"的手机报并没真正做好"贴心服务",影响了手机报的传播效果和受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手机报的媒体特征和手机报运营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报作为新兴媒体显现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生命力。手机报具有即时、互动、分众等鲜明的媒体特征,概括起来就是"精、微、快、动、准"。手机报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具有的优势,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运营模式也很难真正获得成功,因此在手机报运行和发展的进程中要处理好子媒体和母媒体、市场运营与广告盈利、手机媒体与移动运营商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手机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不管是学界抑或是实务界,众人同声看好.然则,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一片赞颂声中,笔者却认为,手机报属于"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莉 《编辑之友》2011,(5):66-68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自2004年进军媒介领域,引领了资讯传播的新时尚,被人们喻为"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形式,手机出版掀起了报业数字化之路的第二次浪潮。手机报具有携带方便、读取自由、及时可靠、亲近传播等特点。截至2010年,全国各类报纸整体推出手机报近2000种,手机报的用户数量直线攀升,而我国于2010年7月提出的"三网融合"方案的预热与推进,对于手机报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