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借东风,电视进军手机媒体市场正逢其时如果说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以手机报等形式抢先试水在手机媒体的传播,那么3G技术无疑给电视媒体的介入提供了恰逢其时的机遇。处于发展初期的3G产业可与电视媒体形成内容嵌入、编辑整合、品牌注入等方面的合作默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手机作为一项新兴媒介进入到出版产业,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杂志这些新型数字出版物方兴未艾,随着2009年3G正式发放牌照,凭借3G手机的高效传输技术,为手机出版更是增添了新的活力,手机才真正发挥其"第五媒体"的特性。3G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出版社进入手机出版这一产业的门槛降低。本文旨在为其进入该产业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萱 《编辑之友》2010,(12):70-71
一 Web不会替代WAP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介于这种特性,有人认为,未来的手机报应是3G网站型,也就是通过手机登录Internet,浏览手机搬的详细内容,但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Web不会取代WAP.  相似文献   

4.
3G手机的出现,既给纸媒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报纸提供了一个全时陪伴读者的媒介渠道.面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无论是纸媒还是其他媒体都必将使出浑身解术,利用手机这一平台"跑马圈地","黏"住用户.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与手机媒体互相取长补短,为受众制作高品质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渠道,以合适的载体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第四代媒体——网络的兴起和3G时代背景下移动通信客户端的发展,手机已逐渐成为人们接受和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由此而产生了由传统新闻媒体与手机孕育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报纸媒介——手机报.手机报以“数字化”理念为核心,具有空间自由性、形式多样化等特质,同时也存在内容同质化倾向、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主要阐述了手机报的产生背景、特点、困境及对手机报未来发展的趋势研判.  相似文献   

6.
2005,手机与他媒体谁是待嫁的新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传媒》2005,(12):17-18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本文通过对手机和他媒体的联姻所产生的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分析,试图为读者打开通往手机媒体之门.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子通信技术的手机媒体被人们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报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采用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对通信技术的依赖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手机报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和赢利模式,而3G技术的应用也会给手机报的经营模式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3G标准出台,3G牌照颁发,呼之欲出的3G时代让广大媒体怦然心动。毫无疑问,3G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信息体验模式。带着对3G时代的美好憧憬,各大报业集团纷纷进军手机报这一新媒体领域,以掌控这个个性化的传播渠道。未来媒体竞争是渠道和内容的竞争。而深度挖掘手机报的内  相似文献   

9.
3G时代手机报发展的新态势——以《世博手机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手机报的发展现状 所谓手机报,就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现行主流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报(2G)尚存在传输速度慢,服务项目单一;各家手机报新闻内容重复率高,缺乏原创性;受众定位模糊等问题.3G通信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手机报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手机报发展前景预测 1.3G时代对手机报的影响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11.
2009手机媒体:迈入3G新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倚  杨成 《传媒》2009,(12)
"未来将是手机媒体的天下",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5年前的预言在今天即将成为现实.对于中国手机媒体而言,2009年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3G牌照的发放.2009年,中国的手机报和手机电视平稳发展,手机上网增长迅猛,手机阅读初露端倪.更为重要的是,3G的宽带宽和高速率激发了用户对移动信息消费更为强劲的需求,延伸了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无线空间,并逐渐使手机上网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日常行为.当然,3G的影响目前还只是初露端倪,其深刻影响将在未来数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呈现.  相似文献   

12.
匡文波 《传媒》2006,(9):50-51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第二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国内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有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手机报纸应该是网络报纸的延伸,正与日本I-mode手机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13.
在3G时代悄然而至的今天,手机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各类手机报已突破300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中39.6%订阅手机报,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重视程度好于手机小说,手机视频等业务.具有便携性好、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的手机报,在经历了近5年的起步发展阶段后,已进入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4.
手机报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自2004年第一份手机报问世以来,5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达300余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融合。电子产品的普及,纸质媒介要想不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借鉴新的"阅读"方式。手机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的推广与普及在技术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弱化,但内容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且分配不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而要想走出纸质媒介"日薄西山"的末路,发展手机报无疑是突围之路,手机报借助手机的多功能兼容性必将会给传统报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而手机报只有创新内容,优化形式,创新盈利和营销模式,逐步建立手机报品牌优势,创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谓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把报纸上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是一项资讯类业务,特指中国移动联手媒体,通过手机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新闻等资讯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手机报的传播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虽然当前把手机短信称为"第五媒体"尚有概念之争,但2004年7月18日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读者通过手机看报纸、听新闻已经成为现实。《中国妇女报》总编辑卢小飞将手机报称为"新一轮  相似文献   

18.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终端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上供手机用户阅读的一种媒体形式。手机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被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又称第五媒体。手机报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信息传递,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阅新闻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信息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9.
地方手机报尤其是州市一级的手机报大多处于"看上去很美,赔本赚吆喝"的境地.目前,通信运营商重点推广自营手机报,加上3G技术大力推动手机上网,州市手机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0.
据信产部预测,至200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将近4亿。和所有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的独特优势,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在手机上可以运行图文、声音、影像多种媒体形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乃至媒体,其光明前途令人神往。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报集团、浙报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8月南方日报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