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21世纪中国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我们必将积极参与国际上的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而需要大量知识渊博、善于交流、勇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推进实验基地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跨入21世纪,我国将面临一个竞争的世界,而国际间的竞争将逐渐转向科技与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广,多学科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急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不仪仅是数量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素质上的竞争。这种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党和人民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4.
马晓晴 《甘肃教育》2010,(16):43-44
近年来,国际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的各种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翻译人才的现状很不乐观。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各种经济成分组成的翻译服务公司3000余家,在岗的翻译专业人员近4万人,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世界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海湾战争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科技实力是制胜的“法宝”,而科技实力来自于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势必给各项事业带来光辉灿烂的前景。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7.
美国与日本的外籍博士后数量高于本土博士后数量,主要分布在自然科学类,其次是医学与工程。高端人才的引进规模大于走出。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青年才俊的聚集地,仰赖以美国梦为起点、移民政策为筛选机制、国家利益为推手、教育文化交流为保障的人才输入机制;其人才输出机制则依托于政府财政支持与私有基金会,透过设立各种项目选拔人才赴他国交流。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进入21世纪后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制约,政府开始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之其崇洋的基本国策,形成了由官方主导、自上而下且优先指向欧美的高端人才国际化机制。高端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即人口规模与结构、国家利益、综合国力。中国现阶段应打造理工科以引进来为主、人文社会科学以走出去、引进来双管齐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人才交流模式,以竞争与交流实现中国博士后人力资本的增值。  相似文献   

8.
于琪 《求学》2001,(6):60-60
中国的“十五”计划宣布: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里,中国将全面启动新世纪的人才工程,这就是——中国将每年增加高等院校的招生名额;将组建或调整一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为共和国造就应时知识经济挑战急需的新型人才;将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着力推进改革与创新,让创新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灵魂。中国要在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中展开一场保卫人才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争夺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关键足人才的竞争,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外古今历史,对于人才的重要作用早有共识。进入新世纪,人才正成为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国家之间的竞争正日益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2003年12月19日——20日,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54年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揭示人才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可见,人才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各国在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创造教育日益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教师实施创造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大量创造性人才,才能将创造教育真正惠及全民,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林建人  王骥  陈刚 《神州学人》2002,(12):20-21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外汇储备高达2400多亿美元,国内城乡居民储蓄8万亿元人民币。大量资金投入基础建设,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大幅改善。同时,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政府和民间高度一致的看法。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生活。但是,如何引进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创业仍然需要不断加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即人的素质的竞争。人文教育对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和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付玲  沈嵘 《职教论坛》2004,(2X):63-64
江泽民同志在与科学家座谈时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人才出创新,创新出实力。美国作为目前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面一定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则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全省74万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新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使人才供不应求,经济全球化使人才国际流动高度自由化。在新世纪里,发达国家依靠资金和科研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争夺发展中国家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才争夺的中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采取措施,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民办高校如果没有各类大批高素质人才走向社会,构筑共和国的世纪大厦,就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因此,时代需要民办高校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保持可持续发展,培养出国家和民族急需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在人才战略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陈祖福人类社会正在迈向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和...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信息高速公路是21世纪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无不倍加关注。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计算机知识、各种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势必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产品”的质与量提出挑战,那么,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迎接挑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