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谢万、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次恬然飘逸的雅聚.名士俊逸们在竞骋文才、挥毫泼墨之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兰亭集>.诗人们或描绘山水,或借山水抒情,或以玄对山水,整个诗集如同一轴水墨山水长卷,情韵流淌,玄思幽远.  相似文献   

2.
神游兰亭     
兰亭雅集,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人沉醉山水,陶然自乐。在乱世中随世俯仰的他们,终于得以放下满心的疲累,拾起那久违的欢笑。他们"一觞一咏"为后人留下了艺术价值并不太高的《兰亭集诗》,正是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们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开后世山水田园诗之滥觞。而王羲  相似文献   

3.
神游兰亭     
钱华 《文学教育(上)》2008,(14):154-154
兰亭雅集,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人沉醉山水,陶然自乐。在乱世中随世俯仰的他们,终于得以放下满心的疲累,拾起那久违的欢笑。他们“一觞一咏”为后人留下了艺术价值并不太高的《兰亭集诗》,正是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们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相似文献   

4.
赵军 《阅读与鉴赏》2006,(12):42-44
兰亭集会,是在山水明丽的会稽山阴。远有崇山峻岭。近有茂林修竹,天高地远,清风习习。群贤毕至,又为这青山绿水平添了几分高雅。群贤们来这里不是狂饮大嚼。不是猜拳行令,而是“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简洁的笔触,写尽了兰亭集会的流风雅韵。  相似文献   

5.
兰亭聚会源自修禊,但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修禊。修禊从一种功利性很强的古老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兰亭时代怡山乐水,玄谈宴饮的盛会,表现了东晋时代山水自然观的质的飞跃,与金谷宴集相较,兰亭聚会以其精神层面的追求,凸显了其文化史意义。兰亭聚会的参与者,也值得辨析。  相似文献   

6.
风雅兰亭     
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历史上兰亭几经变迁,现兰亭系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7.
兰亭雅集是东晋王羲之组织的著名宴饮诗会。这一文坛盛会之所以出现在东晋,与士人心态密切相关:东晋偏安一隅,士大夫不缨事务,追求闲适悠游的生活状态;东晋门阀士族兴起,玄言山水成为士大夫普遍的生活方式。受东晋时风影响,兰亭雅集诗作形成了寄怀山水、倾悟玄理的独特艺术风格,丰富了文人宴饮雅集的风貌,为后代宴集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8.
兰亭位于绍兴东南约十五公里处的兰渚山麓 ,兰溪江畔。《越绝书》记载 :“勾践种兰渚田” ,小洲因而得名“兰渚” ,附近的山水亭台也都因此而得名。然而最初的兰亭可能只如邮铺大小 ,清于敏中在《浙程备览》中说 :“或云兰亭 ,非右军始 ,旧有兰亭 ,即亭堠之亭 ,如邮铺相似 ,因右军会 ,名遂著于天下。”永和九年 (35 3)春 ,王羲之等四十二人相聚于兰亭 ,举行了大规模的祓祭仪式。“祓祭”也称“修” ,是古代的一种风俗 ,农历的三月上旬 (后固定为三月三日 ) ,人们到水边采兰 ,用兰草蘸水洒在身上以驱除不祥。参加这次盛会的多是天下名士 …  相似文献   

9.
张靖 《甘肃教育》2010,(15):23-23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记叙的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友人相聚的欢乐之情、都隐含着作者对人生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慨叹。因而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0.
正《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每人作诗,由王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全文共28行,行11、14字不等,计324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至宝,并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了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Gause型模型(Kuang和Freeman,1988),广义捕食-被食系统(Huang,1988,Huang和Merrill,1989)和其他许多系统(Liu和Zhao,2000,Zheng等,2001,Yang和Liang,2001)为其特例。有关该系统存在极限环的条件以及极限环唯一的条件在本中已经证明。献中的许多结果都可容易地作为本定理的特例而导出。  相似文献   

12.
湖北谷城沈垭天主教堂自清朝以来一直是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活动中心,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在罗马教廷档案中也曾有所记栽。笔者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对沈垭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以找到中国近代天主教的发展特点在这一地区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3.
在肯尼亚殖民史中,女性遭受着英国殖民文化与本土父权文化的双重压迫。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一粒麦种》,分析殖民时期肯尼亚女性背负双重枷锁的生存状态,同时揭示殖民时期白人女性不幸的生存图景。通过这一视角的解读,体现出作者对肯尼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白人女性尴尬处境的同情和惋惜。  相似文献   

14.
阿毛姑娘的悲剧是其成长过程中清新、合理的欲望受到外在现实的挤压和内在情感煎熬的无处排解的生命悲剧,是身为女奴而要成长为女人的悲剧。阿毛的悲剧启示读者:当欲望不能满足的外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时,或许可以尝试另一种缓解欲望的途径,给予欲望者一种人文关怀:即了解欲望者的精神本质,体贴欲望者的生命情绪。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讨论Green’s矩阵的一些性质和其与三对角矩阵的关系,给出Green’s矩阵为逆M-矩阵的条件,并推出D-型矩阵为其特例.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是美国伟大的作家,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永别了,武器》是他的成熟之作.他的写作风格在当时及现在都很有影响,并且对理解文中的人物和小说本身都很有帮助.本文对此小说中的主要写作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列举心理学、语言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病原病理学、妇产科学等学科的词汇,说明《新英汉词典》不仅收入文科及反映生活方面的词汇,而且还特别注重现代科技词汇。与此同时也指出了该词典的不足之处,阐述了要扬长避短、紧扣时代脉搏就必须遵循双语词典选词原则的三大尺度。  相似文献   

18.
潘宗乾教授编写的《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不仅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做出了汇总,同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首次以汉英检索的形式呈现同义词辨析信息,从而为汉英词典和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该词典在编纂体例,同义词的收录标准, 同义词的例证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找更科学严谨,更符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需求的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有对"A就A"的研究,在论述了"A就A"结构式的成分、语义和语境之后,对"A就A"这种结构的三种成分在四种语境中的具体情感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A就A"结构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表达多种复杂的情感,并达到不同的情感效应。最后针对"A就A"这种结构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收集整理现在常用的高等代数与线性代数材料中与给定矩阵A可交换的矩阵所构成的全矩阵空间Pn×n的子空间C(A)的习题,指出CA的交换性及用A的多项式表示问题同C(A)的维数与n有密切关系,得到n(n叟3)阶幂等矩阵A或对合矩阵A的CA都是不可交换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