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与企业进行"校中厂"和"厂中校"深层次的合作,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切入点,认真研究校中厂和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如何满足双方的利益需求,探索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有效途径,并提出如何完善校中厂和厂中校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西部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职院校受到地域、体制机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区域近距离大型企业少等方面的制约,校企合作存在着认识有待深化、政策瓶颈有待突破、合作的环境有待改善、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等问题。中西部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前校后厂"、"企业学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寄宿制培训、分段式培养、"送达式"培训、就业式顶岗实习、用工模式等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促进高职办学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融合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在台州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学校资源有效的利用、学生就业得以解决、探求多方共赢而产生的。文章就"融合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现实意义、管理机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予以阐述,并使"融合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石家庄东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校中厂"形式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为背景,对数控专业在"校中厂"进行生产性实训的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校中厂"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双方利益不对等.只有找出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建立具体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发挥校企合作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可以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依托企业优势,找准对口企业,在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厂中校"的办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大胆地尝试了"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使其更加适应于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校企合作视阈下开展高职旅游实训教学对增强教学质量和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访谈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并针对实训模式的展开进一步提出"校企合一,任务驱动"开展课程设计;"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创立实训基地;"平行交替、双师轮训"实施教师培训和"旺工淡学,资源共享"推进学生实训等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工厂化办学"是一种特色办学理念,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该校在探索与实践"工厂化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五种校企合作新模式,即二级学院模式、"校中厂"模式、"2+1"顶岗实习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这些模式分别在学院不同的专业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果,受到社会赞誉。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各种各样形式,但主要有以下几种: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合作冠名办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学生进厂学习、引厂进校等。其中"引厂进校,教师管理"这种模式最值得技工学校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2008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博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校中厂"——博宝科技黄冈(冲压)制造事业处,就"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校中厂"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学校的工学结合,进一步推进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建立"校中厂"办学模式多方受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提升校内生产/仿真性实训设施、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厂中校"式的校外合作基地和延伸"校中厂"校企合作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专业+设施+岗位"的高职环境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专业建设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普遍还不够强。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但近年来学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转变观念。系统设计。精细管理。共同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个案调查出发,总结了当前合肥市产学研大致有产学研合作实体、产学研联合研究院、项目式、购买技术式、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几种形式的合作,对每种形式的优势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调查中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针对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特别强调,不同的企业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不同的,产学研不仅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事,政府应在宏观上给予指导和支持,科研院校应转变观念,加强科研与市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陆路发展的外部第一区域。运用变异系数TOPSIS模型和Theil指数,采集2008—2017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完成对中亚五国商贸合作环境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亚商贸合作环境水平呈现波动态势,整体水平较低,商贸合作环境国别差异显著。提出差别化区域商贸合作,优化区位选择路径,强化商贸合作软环境,提升合作适应水平,创造商贸合作新模式,建立商贸示范区,建立商贸合作基金会,提升合作规模级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肩负重要的社会职责,联合体式的产学研合作是履行其职责的重要路径。在产学研合作中,技术创新是合作的基础,内外结合是合作的动力,多元参与是合作有效的管理体制,项目适切是合作的重要途径,正和博弈是合作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符合有关经济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政策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但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合作各相关方合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合作基础相当薄弱等问题。从合作理念、相关制度及执行度等方面探讨构建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有效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观念差异的界定入手,分析了观念差异对合作的影响。虽然观念差异不是影响或决定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影响合作的持续性因素。相似性是合作的起点,但差异性带来的互补性则可能成为合作推进的持续动力。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相近或类似的观念也可能带来冲突。差异并不是影响合作的唯一变量,但处理不好差异的问题或持有错误的差异观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合作的进程。差异间能够实现理解和互动也能促进合作的发展。虽然不是所有差异都可以实现合作,但差异间实现合作却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减少差异增进合作是一种类型,化解差异增进合作是另一个层次。人类必须实现差异间的和谐共存,协调差异、化解分歧、促进合作。中国外交正在努力实现由"求同存异"到"求同合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钦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55-56,152
当前新疆与中亚地区产业合作面临良好发展机遇.新疆与中亚产业合作规模有限,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较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新疆最重要的产业合作对象.金融危机使新疆对中亚投资成本大幅降低,产业合作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产学合作是战后日本经济界促进高等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觉精神的集中体现。日本经济界不但对产学合作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愿望,而且积极搭建产学合作组织,向政府和高校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提供合作经费等,他们是日本产学合作强有力的倡导者、建言者和推动者。战后日本经济界产学合作的教育自觉与积极作为为我国的职教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惠学平 《成才之路》2021,(14):143-144
家校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成效,更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目前,家校合作在家庭方面、学校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一线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有效路径,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拓宽合作渠道,优化合作形式,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合作实效。  相似文献   

20.
周燕  蒋国平 《高教论坛》2009,(10):112-115
本文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提出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