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化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硬性任务。深刻认识“十六大”提出这一目标的战略意义,全社会各个层面都要更新教育理念,更新学习观念,创新政府职能,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创新社会教育监督和保障机制,切实使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创新的概述 教育创新作为教育领域一个新的理念,渐渐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全国就掀起了教育创新的热潮.从词义上分析,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功能,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的开拓和首创.概括来讲,教育创新这一概念指的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广泛,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体系的发展、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改进、课程的改革等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陈时见  王远 《教育科学》2021,37(5):72-79
"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境民族教育由传统的边疆民族教育定位向现代化的跨境开放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空间.跨境民族教育转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引,以世界普遍交往的总趋势为历史依据,以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实践基础,形成完整的逻辑理路.跨境民族教育转型发展是多重的样态变革,表现为以边界突破为特征的空间样态,以文化融通为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以嵌合发展为特征的实践样态.跨境民族教育的实践要朝着既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又有助于跨境民族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基于这一转型思路,跨境民族教育要更新教育发展理念,建构普惠发展的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治理功能,促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带动跨境民族区域教育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问题."德育创新"要求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要求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德育创新"的途径包括:更新观念,营造社会大环境;制定长远的德育教育目标,逐步完成德育任务;建设校园文化,在活动中完成德育任务、目标;出校园,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把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有创造性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想理念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加强创新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充分发挥高校"三大职能"的需要,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学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实现育人的全面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这意味着"普九"不仅量要大,而且质要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推进教育信息化,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十六大将教育明确界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之中,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现和教育功能观的理论创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抓好三项工作,即: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区创客教育倡导"开放、创新、合作"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应将社区创客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更新培养理念,搭建互动平台,构建创客空间,开发创客课程,打造多元师资,重构一种具有创客教育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范式,实现两者在理念、平台、空间、课程、师资等方面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促进就业,增强国家经济活力,实现国富民强的必然之路,成人高校要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正确定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建设优质高效的成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教师教育专业来讲,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历史视野、认知风格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生成知识、自我更新、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个人的最高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走出"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泛泛的知识教育"的误区.开展通识教育,至少要考虑"学校、教师、社会和学生"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前后是交叉包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做到"一个学会一个精通":学会学习,精通专业.学会学习是大学的共同文化教育,精通专业就是表现出的个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我国当前在层次机制上,要建立一种以中观和微观机制为主,以宏观机制为辅的层次机制的动态结构;在形式机制上,应建立一种以指导——服务式的机制为主,以行政——计划式的机制为辅的服务——监督式的机制;在功能机制上,要建立一种以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主,以制约机制为辅的功能机制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绵涛  康翠萍 《教育研究》2006,27(12):22-28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三类机制以及每类机制中的三种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的层次机制主要包括宏观教育机制、中观教育机制和微观教育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计划式机制、指导—服务式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机制;教育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教育机制与教育体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探讨教育机制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机制改革的内容,把握教育机制改革的规律,厘清教育机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前苏联教育与科学分离、体制与意识形态僵化的发展时期后,后苏联时代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战略,直至今日为回应国家需求开始谋求教育与科学协同发展、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需要摆脱体制惯性依赖,强化法律调节机制、积极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规划着眼于教育的长远和全面发展,体现出教育机制的系统性特点,并指明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教育规划缺乏一定的长效性;从现实的角度看,我国教育规划针对性还不足。我国教育规划中的问题成因主要有三:其一,教育自身专业性不强;其二,依法治教力度还不够;其三,教育规划缺乏相对独立性。应理性审视我国教育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资源整合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资源整合在我国方兴未艾,为使教育资源整合有序、规范、科学地的操作,最大限度的接近或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较系统地对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意义、内容、分类以及原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院校一经出现 ,便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 ,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办好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需要引进有效的办学机制 ,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在办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论建立教育功利主义的矫正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时代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发达的物质世界是形成教育功利主义的根本动因 ,教育功利主义及其导致的片面教育倾向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 ;要从社会和教育两个层面倡导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 ,使之与过度膨胀的教育功利主义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进而形成对教育功利主义的矫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时,人们的世界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努力探索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教育投资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因此,在教育投资主体上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多元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