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注重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转变;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教学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在八四级无机化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多数章节采取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讲课为辅”的教学方法。(一)废除单一课堂讲授式,采取多样教学方式教材各章节不仅内容不同,其理性程度、难度,学生的可接受性也有差异。以前,绝大部分章节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一些由学生自学基本能掌握的内容,教师也要讲,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把教师束缚在单纯传授知识中。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灵活多样、有成效的教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魅力课堂的做法:转变教师的教材观,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转变教师的课堂现,由“一潭死水”转变为“智慧平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由“灌知识”转变为“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春秀 《贵州教育》2005,(11):11-1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对教师的角色也有了新定位——就是做一个“学生式的教师”。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切换这一角色呢?一、要把学生当作完成共同目标而结成的“战略伙伴”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完全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知识的人。认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最终导致教支配学、控制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束缚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更剥夺了学生做主人的权利。现代教学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7.
周铭 《河南教育》2005,(7):24-25
编写优质教案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首要环节。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优质教案的编写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教案编写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备课编写教案的出发点是根据大纲要求,完成规定的知识传授目标。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的“教”制定的,教学过程也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备课就是为了熟悉大纲,吃透教材,更好地完成知识传授的目标。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具有弹性。因此,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备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同教师处理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处理得好,教师的讲课就可以变“传授性”为“开发性”,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反之,教学流于单纯传授知识,就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教  相似文献   

9.
朱剑萍 《文教资料》2005,(26):95-9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它必将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广大农村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课标》生动活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对政治教师角度转变的思考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从以往无专业性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  相似文献   

10.
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确实,要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双方的最优结构。因此,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坚持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为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两个基本的问题。有的教师只凭知识进行教学———充当教材或教案的搬运工。教师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照本宣科,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所谓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允许我们用同一教材达到不同的目标,使学生有所收获。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放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习方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同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3.
胡寅初 《学语文》2011,(1):17-19
【教学设想】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以知识传授为主,后者以能力培养立意。  相似文献   

14.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上海教育》2003,(7B):50-50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那么,如何驾驭教材,赋教材以活力,使教材丰满起来,充满灵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我们对阅读教学如何“用教材教”作了初步的实践与探讨。一、用教材思辨,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逐步建构和不断动态生成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真正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现行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在体例编排、习题设计、实用性、操作性等方面,与老教材相比,有其显著特色.但新老教材教法要求显然不同的一点是:新教材将”讲读”改为““教读”.这不是更换一个字的问题,它是教材专家编写意图的充分体现:敦促广大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就“教”与“讲”而言,概念是不同的,“教”是传授知识与技能,从教学的角度看,比“讲”要求得具体、全  相似文献   

17.
米力 《青海教育》2005,(7):49-49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长期采用的是“灌输一方式,教学的艺术成了纯粹的“灌输技术”,教师成了知识的“漏斗”,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缺乏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政治课堂枯燥乏味,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教学领域看,陈旧的教学观念,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想政治教师思考的问题。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尽管有不少教师认同思想政治课不应只是教“教材知识”,但确实很少有教师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什么是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而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又该怎样演绎所谓的“知识教学”?教这些知识,最终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呼唤一种以尊重学生直接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教材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载体,当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但它那极大的开发空间,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隐型教学弹性设计的可能。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为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合理地调整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切入点、空白点、生长点,实施隐型教学,促使学生的知识生成与内化。  相似文献   

20.
伴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节拍,2003年11月5日至6日,山东省第四届思想政治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淄博市桓台县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全省的15名教师先后登台献艺,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听完课之后,笔者收获颇多,遂撰此文,以期与广大同仁共享。一、值得学习、借鉴之处1.新的教材观根据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教育理念,本次参赛的教师摒弃了过去单纯教材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教材的创造性利用者和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他们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敢于打破课本体系,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真正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如在讲授“环境保护的基本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