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矛盾亦是如此。社会矛盾纠纷是社会公民在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社区可以看成社会的缩小版,如今的现代化社区已经不再具备传统社区的良性互动功能,社区内部或邻里社区可能会自发形成阶层隔阂,因而社区居民、业主、社会组织、物业、居委会以及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就形成了矛盾集群。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纠纷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故而健全的社区自治功能和完善的社区纠纷解决机制是创造和谐社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变革不断加剧,社会结构持续复杂,同时,高等学校也面临转型和矛盾纠纷多发期。如何正确处理高校内各类矛盾纠纷,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是高校要面对也必须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一、高校隐患与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有利于掌握情况信息,争取主动。我们只有通过排查才能可以了解师生对学校管理方方面面的意见,了解师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哪些是师生的合理诉求,通过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出多元化、群体化、复杂化等特点。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当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检调对接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积极调处当事人之间的刑事、民事纠纷,有效化解检察环节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在适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纠纷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知识产权诉讼案件。通常认为,确认不侵权纠纷是指利益受到特定知识产权影响的行为人,以该知识产权权利人为被告提起的,请求确认其有关行为不侵犯该知识产权的诉讼。从司法实践中看,此类纠纷主要涉及确认不侵犯专利权纠纷、确认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确认不侵犯著作权纠纷3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也明确将“确认不侵权纠纷”作为案由,并列举上述3类具体的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纠纷案由。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定法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决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复审和无效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其二是法院对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专利申请权属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本文旨在对前者有关专利性司法审查的专利行政诉讼作一疏理:通过回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经济、政治、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与纠纷也呈现多样、多发的态势。尽快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体现司法鉴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开展社会司法鉴定,对于充分发挥司法鉴定的作用,及时、妥善地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出群体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其产生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方式各有其不足,应当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对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法制宣传等教育,从而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
何军 《百科知识》2023,(2):66-67
<正>家事纠纷成因复杂,矛盾特殊。处理得当,皆大欢喜;处理不当,可能使矛盾升级。近年来,家事纠纷,尤其是继承纠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生活富足后,老百姓拥有的财产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第二,我国已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积攒丰厚财产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有关遗产的纠纷自然也就多了。第三,老百姓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遗产的定义及范围当和我们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离开世界后,他可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财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多发,司法机关如何及时高效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能动司法是社会转型时期,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社会关系与变动着的社会环境之间深刻矛盾的创新之举,对能动司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3,(8):54-54
近日从江西省民政厅获悉,从今年开始首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化解民政信访工作,将化解民政信访突出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内容纳入今年省级公益创投项目范围,对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成功获得立项的每个项目都给予一定的资助。省民政厅根据近期省本级受理信访情况和各设区市报送的信访信息,有针对性地将矛盾突出的重复访、积访等信访案件进行编录,以每个信访案件作为一个项目委托给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承办,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协会等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凤玉  于蕾  王金玲 《科教文汇》2011,(33):177-177,180
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特别是疾病范围广、治疗难度大、专业程度深的肿瘤专业,医患矛盾更是日益尖锐。因此培养肿瘤专业实习医生和谐医患关系意识,有助于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规避纠纷,促进实习医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岳昌茂 《内江科技》2008,29(1):24-25
在目前诉讼案件大量产生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创设了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我国某些法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法院诉前调解制度作为案件进入法院后的一种审判外的纠纷解决途径,成为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形式。在我国,设置诉前调解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部分法院的实践中,出现的诸如案件受理范围、调解员的资格与选任、调解结果处置、调解处理程序等问题,亟待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未来学会对21世纪的社会管理和司法工作作了预测,并写出了一份长达万言的预测报告,报告中认为: 首先,进入下个世纪以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法律却不会因此而减弱;相反,司法工作将有一个大发展,世界上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将比现在多20到30倍;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将更加趋于稳定,具有传统色彩的家庭结构将占主要地位,因而民法中有关家庭纠纷的案件将逐步减少。其次,尽管道德水准有所提高,但社会上犯罪率不会下降。相反,还有上升的可能。特别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犯罪案件将增加,例如:利用计算机、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工具的犯罪案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信访的"高烧不退"和"诉讼爆炸"现象,反映了目前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在处理社会纠纷方面的单调和不畅。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建立和完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之需。行政调解以高效、便捷、低廉的特点已充分展现了其制度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行政调解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6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土地问题是上世纪“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是中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积累来源;因此,它既关乎地方政府融资及财政和银行部门的成长与稳定,也被视为引发社会矛盾和权益纠纷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时代主题,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总是存在很多不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就包括民事纠纷的解决,有效解决民事纠纷在促进和谐社会中十分重要。在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有很长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却日益边缘化,而且如果民事纠纷处理不当,很容易演化成刑事案件,这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分为诉讼与非诉讼两大类。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又称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它表现出了较强的意思自治性、灵活性以及成本低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普及,人们住房的需求日益高涨。房地产交易涉及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由房地产交易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法律纠纷也迅速膨胀。律师的社会责任感推动我们展开此项研究。随着购房者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地产交易中高品质服务,尤其是法律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涌现。如果2000年人们购房、卖房习惯于在人头涌动的交易大厅里排队等待,那么在2005年大多数的购房者和业主已经无法忍受嘈杂的环境和复杂的程序。购房者和业主自己亲自办理买卖手续经常会发生纠纷。近年来,房地产交易登记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迅速上升。登记机关承担了太多的…  相似文献   

19.
郭宇聪 《百科知识》2023,(3):27-28+31
<正>我国最新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行政协议解释》)创建了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履行过程中的救济机制。此机制填补了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纠纷中救济方式的空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协议相对人在行政机关违约后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保护自身权利。但是行政协议的矛盾纠纷并不单指行政机关的违约,协议相对人作为协议主体之一也可以成为违约的一方。为此《行政协议解释》构建出全新的行政机关救济机制,此机制符合法治发展进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和用人单位基本用工制度的群体性案件,是劳动争议中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它不仅牵涉面广、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而且破坏性强,处理稍有不慎便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可以说,群体性劳动争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极容易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