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现象扫描如今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很多教师都能给予学生平等的交流机会。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热闹的交流情境:"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我还有不同的方法……""老师,我还有补充……"你说我说他说,真是不亦乐乎。然而当教师提出:"他们主要讲了哪些方法?""你认为他们讲得怎么样?""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一类问题,让学生梳理前面学生的不同表达内容,或者进  相似文献   

2.
写字课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把范字的写法讲得清清楚楚,学生也听得很专心,可当老师巡视时,却会发现很多学生写得大同小异,还会兴致勃勃地拉着你的衣角问:老师,  相似文献   

3.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傻傻等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会有以上的"教学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关键在于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  相似文献   

4.
FLASH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FLASH课堂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明明白白,学生听得清清楚楚,但在实际运用时却不知所以然,不知该从何人手及如何操作。笔者也常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是老师讲得不清楚,还是学生根本就一点都听不懂?其实都不是。虽然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和理解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学生常常这样评价我们的工作:“某老师认真”“某老师教得好”.虽然都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但“教得好”说明我们讲得轻松、讲得清楚、讲得透彻.“认真”只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要想教得好必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花些功夫.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师群里不知谁发了一个段子:"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分析那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虽是调侃,但我仍然感慨万千。法国南部有一个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都是农民的葡萄园。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例题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精心"挑选"和"设置"例题是我们教师备课的"首选".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课堂上教师不仅讲了例题,而且是讲得轰轰烈烈,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不快,数学思维发展缓慢,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起色不大.有效的例题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挖掘题目潜在的教学价值,促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化和规范化,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凌丽蓉 《湖南教育》2005,(16):30-3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时,学生不仅毫无兴趣,而且还出现厌学甚至直接反对的抗拒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师生之间往往会造成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作为教师,心中常常感到不平衡,会对学生讲这样的话:“我都是为你好!”你们要听话!”你怎么这样对待学习?”有的甚至还粗鲁些:“你这笨蛋!”而学生的回应常常是:“老师真啰嗦!”老师真凶!”真没意思!”讨厌!”不想见到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与学生缺乏应有的沟通。一项研究表…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存在着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弊端,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和权利.如今,新课程倡导建立和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上或下课以后,有些同学突然会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常常使教师头痛不已.我们怎么办?"课时紧,不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课本要学习的内容.""你想用这个难题难倒老师吗?"老师常常用这样的回答来对付学生,学生自然也就哑口无言了,但效果很差,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0.
流行歌曲《心太软》曾经风靡一时。近日,偶然在微博里看到一段被篡改过的歌词,歌词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开始只是觉得有点意思,可细细想来,个中所蕴含的教学道理却掷地有声、入情入理,把这些侃词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联系,颇受启发。篡改过的歌词是这样的: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分析那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不是你的,就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村中学教学多年,对这样的状况已习以为常:作文课上,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布置作文,学生愁眉苦脸;批改作文,老师哭笑不得。批改作文学生不看,不批作文上级不干。学生写作无话可说,硬着头皮东拼西凑,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你抄我借,应付了事……批改下来,好文章寥寥无几,最后干脆一个"阅"字完事。林林总总的现象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今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无可奈何的局面:教师不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物理教师才高八斗,课讲得头头是道,例题分析也十分透彻,但教学效果却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注重教师的讲,而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老师传递的只是信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学习)才能产生智能意义,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因此,我们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要使物理课堂教学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  相似文献   

13.
曾功海 《成才之路》2012,(28):83-83
教育教学中合理、得体的语言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说服教育乃是老师教育学生常用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师每天都在反复强调":不许迟到、打架、骂人,上课专心听讲等",每天都在语重心长地找学生谈心:某某某,最近你的表现又怎么了?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的重望……对于教育中的一些常规性要求,老师不讲又不行。但现实中,说而不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学生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常常表现为无动于衷,有的直接对抗。  相似文献   

14.
一、课改现状当前,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课改的浪潮,从城市到农村,这项改革都进行得雷厉风行,并且也得到了一路赞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崭新的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彻底封杀了"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便忌讳老师"讲",很多教师"少讲"或"不讲",这样,学生得以"自主",老师得以"解放",还美其名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探究学习,教师是否就不能采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灌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处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5.
吴进  刘明富 《贵州教育》2008,(15):18-19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一个班的学生,个性差异是千千万万的.当然优秀生要鼓励鞭策,适当补充"营养快线",而"问题生"则要帮扶,让它早日脱"贫".这里要谈的是"问题生"的教育.多数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普遍方式是:某某同学,你犯了错误,其原因是1、2、3、……,今后要怎样改正.这样的教育是有点效果.然而,有的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是口服心不服,老师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当面答应你,背后仍然我行我素.怎样才能教育好这类学生呢?对他们的教育,要讲特殊方式,教育要穿插到学生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6.
王晓春 《河南教育》2008,(11):20-21
说服,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较为常见的现象是,老师们往往把说服看成是对学生的单向"训导",而不是双向交流,于是教师"说服"学生的姿态就和"授课"差不多了.而且许多班主任看不到说服的局限性,他们竟然以为:我一"说",你就应该"服";既然我说得对,你为什么不听?……  相似文献   

17.
一次听一位老师这样说:“有些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老是在题外转圈,净说些皮毛,就是说不到点子上,把我气得……”显然,这位老师对于学生的误答很生气。学生的误答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大部分老师对于学生的误答很不满意,因为学生的误答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甚至会节外生枝越扯越远,更主要的是课堂教学效益不高。但是对老师来说,不能因为学生的误答而责备学生,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生,否则你就是一位不合格的老师,因为你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层面、教育教学的循序渐进过程,来反思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某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岳小飞 《小学生》2013,(5):65-65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教学方式,但是在聋校语文课堂中提问却成了一个难题。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要么老师自言自语;要么一个问题问下去,犹如爆竹进了水——声不响,学生答不出来,或是学生答得文不对题。学生主动答题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畏难情绪,上课时就怕提问到自己。如此状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了解多少,课堂教学效率能提高多少,实在是让人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老师讲得多,学生问得少;二是受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这时候,有些教师就会抱怨学生不活跃,不与老师配合.那么,静下心来想一下,问题全在学生这儿吗?为什么自己使尽了浑身解数,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呢?如果我们不是一直在演独角戏,而是给学生留有余地的话,课堂还会这样吗?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既激活了学生,也释放了教师,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20.
以前的写话课,由于老师的“讲“占据大量课堂时间,不得不把“写“挤出课堂,造成学生常常依赖家长完成写话作业.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一点,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堂完成写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