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西方公共行政的价值演变历程来看,效率价值取向与公平价值取向的争议与互动贯穿整个公共行政学发展进程。每一种公共行政理论的兴起或行政范式转换背后,实际上都是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的不同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效率价值取向与公平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科学认识和把握公共行政理论发展规律和走向,也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行政学及其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运动无疑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新公共行政学的出现既是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60年代美国社会改革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上的一种回音.它以公平与民主作为行政学的目标和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的关联性,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拓展了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尽管新公共行政学最终未能生根立足,成为行政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但它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当代公共行政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公共行政的价值嬗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公共行政的价值转型和行政改革的基本走向。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中,西方公共行政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价值理念和治理模式的演变,这对中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以价值取向为标准,可以把西方公共行政的历史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前古典公共行政、古典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政府治理模式。前古典公共行政是指公共行政作为一门学科正式产生之前的那段时期,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统治行政”,“自从出现了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就有了行政管理的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以前,公共行政学还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而是长期被科学管理理论而取代,等到二战以后,一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不再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使公共行政处于不利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西蒙和沃尔多的理论之争(简称"西沃之争")出现了并对公共管理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其主要围绕价值观问题、公共行政学学科"身份"问题、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文本的误读问题、思维与表达方式问题进行了相关辩论,这场辩论对当时公共行政学危机进行缓解,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起到很好促进作用,并被大家一致认为是是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最具启发性的思想交锋。本文通过回顾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背景、西沃之争的起源,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西沃之争所探讨问题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了西沃之争对整个公共行政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西沃之争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寻找公共行政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价值研究既是公共行政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公共行政实践的现实需要。对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基于以下两个前提: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消解;实践背景——对官僚制工具理性的超越,而运用伦理学方法构建以公共行政正义为核心的公共行政价值体系是公共行政价值研究不容忽视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是对该学科在萌芽发展期状况的隐喻,但"身份危机"却长期存在,从而质疑理论研究的合法性以及实践结果对社会福利的效用。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政治-行政二分法困境是造成"身份危机"的内在因素,政治-行政二分所引发的长时间争论导致学科一致性认同的缺失,并造成公共行政实践对效率的推崇以及对民主的遗弃。在正统公共行政中,政治-行政二分是基础观点,效率是核心原则,官僚制是实现效率的良好行政模式。然而,官僚制行政却带来了公共行政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正统的公共行政囿于难以摆脱政治-行政二分困境而无法解决"身份危机",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将摒弃"官僚行政",走向民主的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7.
郑家昊 《华章》2007,(12):265-265
公共行政开始于1883年,作为一种治理模式,至今并没有终结.基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共行政"概念起始点界定不清的问题,以及那种认为"公共行政已经老矣,没有研究价值"的偏见,本文将置身于公共行政发展的大环境,通过对公共行政发展历程的重新理读,对"公共行政"概念进行起始点界定,进而指出:虽然公共行政必然被公共管理所取代,但是对公共行政进行的研究是有其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发展轨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交替成为关注的焦点。以效率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在行政学建立之初就被确定为行政业务追求的主要价值。从公共行政剖析到效率主义的弊端,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主张行政学应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民主等价值。以市场化和工商管理手段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似乎又回到了"效率中心主义"。如何找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的平衡点,规范行政学科学地发展,是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方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相应的公共行政价值的转换与整合,而这些转换与整合又与官僚制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应当立足于公共行政实践而寻求公共行政价值的转换和整合,并实现对官僚制精神的借鉴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理论预设作为公共行政的“元理论”,在学科定位、价值取向、概念选择、研究方法、议题范围等方面规约并引导着公共行政。它既满足着学科的要求也表达着研究主体的个人取向,从而显示出其工具性特征。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理论预设不论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还是作为公共行政学术共同体的基础,又或者作为理论革新的标准都存在着自身的限度。然而,公共行政研究者对理论预设的使用仍处于不自觉阶段,对理论预设的意义限度缺乏省思。被悬置的理论预设亟待批判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新型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位不清晰,特色不明显,相应的课程设置较为混乱,而且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不景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基于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突出专业的本地特色,并最终达到服务本地的目标.湖北文理学院顺应办学潮流,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土化的发展思路,在培养方向选定、资源配置、特色凸显、教学方法创新、就业模式改革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对公共行政权力的全面、有效监督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和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审视公共行政权力监督的现状,从“从公共行政权力监督管理”的概念入手,认为只有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公共行政权力的监督,才能解决目前监督关况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监督的目的。加强立法,科学发挥政治监督的作用,注重行政监督系统监督重点的调整,加强对公共行政监督系统的理论研究,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共事业部门是非营利性组织的本土化部门,按照应然的研究,应该是社会治理结构中较大的部门。现实中政府又是公共事业管理的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是这种实然如何在应然精神的感召下,各个主体,守住各自边界各负其责,建立起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多元互动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提起行政公开,作为占有社会整体信息总量90%以上的政府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办事情,主人应当知道,否则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要靠参政议政才能实现,而参政议政权实现前提就是政府行为的公开。因而确立行政公开原则,不仅能使行政权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而且能使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大大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法治现代化的目标。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再次探讨行政公开的涵义、行政公开的法律意义以及行政公开在我国发展和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公共行政的古典范式是与当时的行政实践相适应的,它缓解了美国民主制度与效率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古典范式的消解,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美国政治-公共行政发展的实践所提出的挑战,然而,古典范式并未消失,它只是不再作为主导范式而存在,面对古典范式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人们对古典范式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分裂,形成了多种范式的竞争与并存。  相似文献   

16.
以管理主义为取向的新公共管理以创新的公共理念对于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新公共管理理论由于来自不同学科,缺乏系统梳理,存在内在矛盾与缺陷,使新公共管理缺乏成为范式所必需的基本特怔。正确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质,使我们在借鉴此种模式时有更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各国政府改革实践和传统公共行政的发展中演化过来的一种新的公共事务管理范式。本文在论述该范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教育行政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教育行政应该以实现公共教育利益和公众满意为目标,尝试利用市场机制以多种方式提供教育;同时要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借助社会和第三部门的力量;加强制度和教育法制建设,规范教育行政和市场行为,从而提高公共教育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应该在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应该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来思考中国公共管理问题.<中国公共管理>正是一本基于对中国问题思考基础上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视角和方法,按照中国国情和公共管理的理念来探讨中国公共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即协调党政关系,处理好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提高私人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叙事哲学的视角,检视西方行政思想史,将公共行政学的叙事模式划分为现代性叙事和后现代叙事两种模式。公共行政学的现代性叙事模式,采取主客二分、元叙事、理性主义叙事的方式。公共行政学的后现代叙事模式,具有主体性叙事、反元叙事、非理性主义叙事的特征。公共行政学的此两种叙事模式,既对立又统一,在它们之间存在过渡状态,并且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中国行政学需要兼容并蓄,并主要基于后现代叙事的立场,吸收现代行政学和后现代行政学的精粹。  相似文献   

20.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