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关键时期,正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兴旺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学生群体所持的观念则至关重要,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民族观,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建设的步伐。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民族观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意识的生成、民族政策的执行、民族观念的教育和践行等各方面。只有系统调节各个方面的要素,拓宽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民族观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正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大学生不仅代表着先进青年的精神风貌,更预示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来看,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析影响民族大学生思想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抛开影响普通大学生和民族大学生思想的共同因素,分析和探讨了影响民族大学生思想的特殊性,从民族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寻找他们思想的深层次根源,从而在影响民族大学生思想特殊性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把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结合起来,以全面促进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民族的语言即母语,会影响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这就是著名的迁移理论。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正迁移是起到促进作用的,蒙古语作为蒙古族大学生的本土语言,无论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对外的交流中都会使用到,所以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完全排除蒙古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对于蒙古族的大学生来说,英语教学无法离开他们的母语,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蒙古语的正迁移作用。本文将会从英语的不同角度,对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蒙古语的正迁移作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它的科学性、发展性和实效性。民族地区高校在教育中应突破传统消极取向,转向积极视角,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竞争优势,更好发挥他们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繁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艳丽 《考试周刊》2012,(33):159-160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校应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及自强不息四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他们建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维护和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汲取和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对民族大学生入校前素质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如何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诱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然而,种种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呈现出淡化或弱化的趋势。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积极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的任务即在于提高大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中注重挖掘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西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强与改进。因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特别是政治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最终关系到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因此,只有加强与改进藏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使他们将来承担起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繁荣的历史重任。为此,文章根据藏区大学生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王沛,舒阳花一、引言大学生是青年中的菁华,他们反映着时代的特点,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到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大学生,他们都是国家跨世纪的栋梁,研究他们的人洛特征,更好地引导他们完...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参与世界性沟通。获得全球性认同、传承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母语学习,并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塑造学生,培育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所以 ,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为大学生在新世纪里迎接更多更新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民族的心态往往由这些青年大学生的心态来集中展现,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首先必须培养和形成健康的国民心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国民心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参与世界性沟通、获得全球性认同、传承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母语学习,并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塑造学生,培育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胡爱明 《河南教育》2013,(12):22-23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细微的思想问题和生活细节等方面的不足,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