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和国外家政学专业教育发展概况 家政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家政"的民族.从1907年清光绪颁布"女子学堂章程"起.就开始了正式的家政教育.  相似文献   

2.
家政教育是指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所有的教育场所,以谋求人的协调发展,增进人类的健康与幸福、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的,对所有家庭成员进行的家政学领域相关内容的教育。187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4年制的家政专业,从那时起,家政学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学科地位并开始授予学位。1890年,家政课进入美国的中学,为中学培养家政教师的专科学校从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陈佩兰研习家政学并先后主持华南女子学院和金陵女子大学家政专业。其家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男女平等与家事教育并不矛盾、妇女从事职业与经营家庭并不冲突、"儿童需要双亲"、"家事教育乃是完成平等的一种工具,是训练合理化生活的教育"等内容。陈佩兰家政教育思想合乎时代潮流,较为超前。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家庭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一衣带水的日本而言,二者在家政教育领域发展方面具有深远关系。饮食教育是家政教育的一个部分,在家政文化中食材选择、餐具搭配、烹饪要求、餐桌礼仪、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家庭生活中的环境营造等都具有自身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但是目前家政学领域研究中,出现了青少年、青年阶段学生和社会群体对家政学缺乏认知的情况,使得家政学相关内容难以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和发展。饮食教育的开展对推进各阶段家政教育的实施有着深远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日本家政教育中的饮食教育及其为国内教育带来的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家政教育的历史透析现代家政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中国家政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征为切入点,论述了中国现代家政学由于地位不明确,理论研究缺乏“本土化”以及缺少家政学专门人才等原因造成的发展滞后,指出其发展的巨大潜力及可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当代家政学本土化社会认知问题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重点围绕当代家政学本土化问题,全面考察了解社会公众对家政学与家政专业人才定位实际认知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明确提出“我国家政学科与专业人才定位仍处于移植模仿初级阶段,缺乏较踏实社会基础”;“尽快理清本土家政学与家政专业人才目标定位是家政学科当下学理实践研究重要任务”;“提升专业学生反思实践研究能力是深化本土家政学科实践培育‘主体家政’专业人才题中应有之义”;“选择拓展家政学专业人才培育学科视域适切性是探求家政学专业人才专业归属感的一种现实积极尝试”等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7.
2012年家政学专业首次进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新目录,这预示着家政学专业在我国开始步入正规化的发展轨道.本科院校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办好家政学专业,力争成为家政人才培养的引领和示范,这是适应家庭服务业人才特殊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对接国际家政学科和家政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传承和创新我国家政高等教育传统的重要举措,是提振家政高等教育工作者信心的积极行动,是创建本科院校自身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办好家政学专业,必须夯实家政学科基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家政课程体系,打造精品系列教材,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推进政产学研融合,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家政教育是指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所有的教育场所,以谋求人的协调发展,增进人类的健康与幸福、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的,对所有家庭成员进行的家政学领域相关内容的教育。187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4年制的家政专业,从那时起,家政学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学科地位并开始授予学位。1890年,家政课进入美国的中学,为中学培养家政教师的专科学校从此应运而生。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家政学的研究内容、研究领域以及应用范畴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大,但将科学知识和原理应用于生活当中,探讨现代家庭及其成员需具备的生活知识、生活技能,以及改善和…  相似文献   

9.
家庭文化是社会和谐与文明的重要基础。引导健康良好生活方式的家政学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3月2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中国妇女报社、武汉现代家政进修学院共同举办的“发展家政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如期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家政学教育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家政教育是以家庭的经营管理,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学和家庭生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青少年理解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形成对生活的科学认识,学会科学地生活。 家政教育早在19世纪后期就引进了英国的学校,以后随着家政学的发展,许多国家的学校将家政科目作为女子专修科目,把受过家政教育视为女  相似文献   

11.
题解家政,多指家庭事务的管理工作,如有关家庭生活中烹调、缝纫、编织及养育婴幼儿等。家政学(Home Economi cs)是关于家庭生活的综合性科学。1899年9月,“家政学”(Home Economi cs)被正式定为家庭科学管理及有关主题研究的专有名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家政学协会联合发表的调查报告表明,被调查的77个国家已把家政列为必修课。家政教育是整合各学科领域知识技能,普及家政知识,优化家务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的生活教育。家庭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经验资源,包括:家庭物质环境生活经验、家庭人际环境生活经验和…  相似文献   

12.
一、中外家政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家政学,译自英语‘HomeEconomics’,即家庭经济学,这里的‘经济’不仅仅指金钱,还包括有效地利用家庭的各种资源。”“家政学是以家庭生活为对象,研究和探索家庭生活的规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可见,家政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已成为与营养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内容有关的综合性学科,而不能片面地认为家政是妇女操持家务。家政教育正是以家政学理论为指导,以家庭生活为切入点,教会学生做人、做…  相似文献   

13.
从1902年5月到1903年5月,日本女教育家下田歌子的《家政学》在中国至少出现了三个译本。通过单士厘、汤钊、曾纪芬的译介,最初作为日本女子学校教科书的《家政学》闯入中国人的视线,并很快成为教育界的官方推荐书目。这一传播过程,彰显了知识界对女性进行现代家政学、现代科学启蒙的热情,也展示了现代女子教育起步的一个侧面。单士厘和曾纪芬的女性身份,则具有鲜明的先锋色彩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家政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说。两干多年前孔子就精确阐明了个人修养、管理家庭与培养治理国家人才的关系和重要性。这是我国古老的家政学说,至今也不过时。  相似文献   

15.
香港有不少专门的家政学校,也有众多学校设家政课。在传统的家政学教学中,为女生设置的多,而现在提倡男生也学家政课。男生们学的内容除公共课外,还结合自身特点与兴趣灵活安排。因为家政课充满生气、趣味,操作性很强,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也深得社会各界的重视。香港家政教育所需经费主要是政府拨款。也有不少是企业、个人捐赠。在香港,不仅学校有系统的家政教育,而且很多企业、事业单位也有与家政相关的部门。如有的企业设有“家政顾问”、“家政主任”等。在香港社会团体开展家政教育也是很普遍的,基督教女青年会就设有家政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家政学、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在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我院开设家政教育序列的构想。笔者认为,这一构想,既响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和部署,又合乎我院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还顺应了国际社会家政产业发展趋势。家政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家政学源自英home ecnomics即家庭经济学,指有效管理和利用各种家庭资源。家政教育(home eenomics education)是以家庭生活为对象,研究和探索家庭生活的规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学科。作为中小学课程家政教学目的是培养谋求改善家庭生活的实践态度和能力,为建立美满的家庭做准备。家政教育是以家政学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以往学者关于传统家政学研究对象的解读,对樊金娥教授提出的家政学研究对象应当是“家政哲学”视角的理解,尝试从“互构视角”分析家政学研究对象,力求在互构框架内对家政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家政学在中国的发展已有20多年,在研究、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学科发展始终未有突破。本文结合国际家政学会2008年定位宣言提供的坐标,分析了中国家政学在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困境,并讨论了中国家政学利用学科自身优势、借助协作力量推进学科发展和家政高等教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 家政,这个字眼至今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依然是陌生的。家政,即家事、家务。家政学,就是以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伦理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在国外,130年前的美国大学就开设了家政学课程。本世纪30年代以后,家政教育在国外更是蓬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