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梅  谭亚云 《今日科苑》2009,(21):111-111
本文以中宁县枸杞GAP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为例,通过研究其在农科教、产学研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特色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希望能为其他特色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雒晓兵 《大众科技》2021,23(6):82-84,93
为了分析白银市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文章对靖远县各乡镇600多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了白银市靖远县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枸杞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促进当地枸杞产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青海省柴达木枸杞产业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柴达木枸杞在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功能研究与精深产品开发、论著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枸杞今后的8个重点研究方向,为青海省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春梅  谭亚云 《今日科苑》2009,(23):109-109
本文以中宁县枸杞GAP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为例,研究提出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管理的对策建议有:优化园区的政策环境;健全宏观管理体系,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政府适时、适度给予支持,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入企业化经营管理运行机制;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园区科技服务组织;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青海格尔木特色农业 有机枸杞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格尔木市围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加工产业,采取扶持引导、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统防统治等多种措施,推动枸杞产业向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和订单式农业方向发展,实现了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枸杞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14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耕地种植3.17万亩),建设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出口备案企业3家,建成洁净晾晒基地5个,完成有机枸杞产地认证(德国BCS)1.2万亩,绿色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枸杞逐渐向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如何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区域品牌,是摆在柴达木枸杞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视角出发,采用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对消费者心中的柴达木枸杞区域品牌形象及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科学验证了柴达木枸杞区域品牌形象认知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把握了柴达木枸杞产业和品牌发展的情况;为相关企业、地方政府提出区域品牌建设建议,进而可以优化柴达木枸杞区域品牌形象、增加柴达木枸杞销量、提升柴达木枸杞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Innography分析平台,对1996-2016年国内外枸杞相关产业的发明专利进行检索分析,从而掌握该领域国内外专利分布态势,并了解国内外主要枸杞生产研发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从而掌握该领域国内外专利分布态势,以促进枸杞产业技术发展,寻找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8年海西州提出"适度发展枸杞产业"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路以来,全州上下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社会联动等有效措施,不断延伸枸杞产业链条,柴达木枸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枸杞产业综合效益得到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47.8万亩,其中采果期面积31.4万亩、盛果期面积30.3万亩,较上年增加5.57万亩。2015年枸杞总产量达5.81万吨,产值21亿元;2016年预计枸杞总产量达6.4万吨,产值25.6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青海柴达木盆地有机枸杞全球种植基地的落成,柴达木有机枸杞的地域品牌美誉度正悄然的在市场上形成。青海积极扶持枸杞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枸杞循环产业链,使枸杞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作为当地枸杞产业龙头企业的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不仅提前布局"有机枸杞"园地建设,更是围绕着这颗小小的红色枸杞果实,打造完成了枸杞汁产品全产业链的布局。  相似文献   

10.
青海柴达木枸杞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青海柴达木枸杞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需要解决和提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被誉为高原"聚宝盆"。这里不仅盛产盐、石油和多种金属矿藏,还有一种小小的红果——枸杞,当地的人们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将"小枸杞"培育成了"大产业",并走出了一条绿色无污染的高原红色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这片热土上,以"柴达木枸杞"领军的农牧产业持续发力,书写下篇篇华章。尤其是在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下,特色农牧业为海西州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暖流"。纵观海西州农牧产业发展,亟须创新观念、转型升级,不论是近几年一路飘红的"枸杞",还是"福牛"、"茶卡羊"等后起之秀,都应当理清思路、铺好精品品牌打造之路。一路采访,从政府到专  相似文献   

13.
正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这片热土上,以"柴达木枸杞"领军的农牧产业持续发力,书写下篇篇华章。尤其是在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下,特色农牧业为海西州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暖流"。然纵观海西州农牧产业发展,亟须创新观念、转型升级,不论是近几年一路飘红的"枸杞",还是"福牛"、"茶卡羊"等后起之秀,都应当理清思路、铺好精品品牌打造之路。一路采访,从政府到专家,均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9)
通过对宁夏中卫市中宁县2018—2019城市空气质量大气六参数指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2)、一氧化碳(CO)、臭氧(O_3)进行分析,查找影响中宁县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特点,提出了中宁县大气污染防治相应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是国家中药材重要产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枸杞是我国传统的具有补益功能的名贵中药材,积极推进枸杞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既是青海省贯彻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三区"建成小康社会的自然选择,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对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有机枸杞的市场现状及前景的分析,提出了有机枸杞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越来越高,枸杞果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人对枸杞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枸杞虽然经受了不少的苦寒和劫难,但她的天生丽质和内在魅力必将在当今世界大放异彩。笔者通过与一些枸杞酒生产企业的接触和对枸杞酒市场的调查了解,对枸杞果酒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忧虑,现提出来与业界朋友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枸杞全身是宝 ,不论是枸杞子还是枸杞枝干根叶都可入药。栽植枸杞不仅给枸杞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使托县五申乡农民脱了贫致了富 ,而且给当地带来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昔日白色茫茫遍野不见树木的碱荒滩披上了绿装 ,盐碱地土壤得到改良 ,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然而五申乡在发展枸杞初期道路极不平坦 ,经历了很大波折。经过十几年摸索和积累经验 ,现在终于达到了枸杞连年稳产高产的成效 ,成为当地群众生产中的支柱产业。发展林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相比较 ,生产周期长、见效慢 ,农业一年可种…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省是国家中药材重要产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枸杞是我国传统的具有补益功能的名贵中药材,积极推进枸杞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既是青海省贯彻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三区"建成小康社会的自然选择,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对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正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牧业,围绕"四个百亿元"产业,突出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特色果蔬、枸杞、沙棘、藜麦、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集中度高、示范带动力强、功能定位清晰、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到2020年,全省创建40个重点产业园,带动各地创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