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5,(9):112-112
张丽峰在《新闻三昧》杂志2005年第7期上撰文说,媒体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两个,一个是给受众传递新闻事实;二是给受众传递准确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一个使命,一般负责的媒体都能做到。第二个使命履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这首先要看编辑的思想深度,认识问题的水平,组织、指挥及策划能力等。在报纸如林、期刊似雨、网站多如牛毛的今天,新闻竞争的纵深战主要是在第二个使命战场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在这五个根底中,理论路线是重要的,把这个根底打好了,解决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等问题,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所有的新闻作品最后都靠语言体现。语言创优关系到所有新闻类作品创优。语言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类作品使用的语言统称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4.
冯广圣 《新闻世界》2013,(6):349-350
新闻伦理学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新时期《新闻伦理学》原有的课程体系面临解构,实践转向成为其选择。学科理论、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新闻伦理问题与治理是教学内容的新组成部分,文章对“一个中心,两个延伸”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和教学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失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提这个问题,容易引人生厌。然而,尽管常讲常谈,但至今这个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似乎已经成了“顽症”。 新闻失实表现在人物新闻写作中,主要表现为誉人过甚。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口“加工”、“提炼”,对人物进行随意拔高。表现在滥用修饰词,就连先进人物的某些不妥的做法也当作正面材料加以宣传。以报道全国劳动模范、大连造船厂工程师陈火金的先进事迹一稿为例,由于随意拔高,夸大其事,搞得陈火金很为难,他为此特向有关单位写信说:  相似文献   

6.
新闻道德根据的构成,关涉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二是不同层次新闻道德的根据。本文就普遍新闻道德、特殊新闻道德、个体新闻道德和民间新闻道德到底要探索哪些具体的根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新闻道德根据论提供了前提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有着多个层面,为表现新闻主题而选择的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又能准确体现当时的宣传精神,还能较好回答读者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的报道侧面称之为“最佳新闻角度”。为什么要选择最佳角度?概括起来一句话:角度选择好,稿件质量高。选择最佳新闻角度,首先要理清选角度与抓问题、选角度与提炼主题、选角度与扭角度的关系。选角度和抓问题不同,“抓问题”是因,“选角度”是果。“抓问题”是“选取角度”的依据,“选取角度”是“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一篇新闻,如果说,主题思想是它的灵魂,内容是它的躯体,标…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理论研究中,“什么是新闻”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新闻又是对事实的报道,因而“什么是事实或新闻事实”就成了更基本的问题。如果说“新闻”是新闻学大厦的基石,那么,“事实”就是新闻学大厦的地基。陆定一晚年还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性问题。而真实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准确把握事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闻侵权,是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利用新闻作品,损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并主要集中在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侵害上. 近年来,新闻监督中的新闻侵权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说其令人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闻侵权的现象增多,二是新闻侵权官司增多,三是新闻侵权案件中媒体败诉居多.  相似文献   

10.
胡钰 《青年记者》2024,(1):65-69+86
新闻观念源于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点要关注“何为真的新闻”“何为好的新闻”两个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把握好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构建出基于中国新闻实践,不同于西方新闻理论,又可以与各种新闻观念对话的中国特色新闻观念理论。本文提出,真实与积极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核心要义,理解这一核心要义,重点要理解整体真实、积极效果、技术伦理、人文精神四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不少同仁一直探讨的话题。我们认为,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写活经济新闻的—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知道,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的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12.
对新闻价值问题的思考必须着重把握的一个关节点就是揭示它的二重性。 如果以通常的提问方式提出“新闻有价值吗?”这样的问题,若仔细分析一下,这里问的是两个问题:“新闻是否像一切劳动产品那样,是价值的的载体”?“新闻能否创造价值”?其实,把这两个问题包含在一个简单的句子里作为疑问提出,这提问方式本  相似文献   

13.
业内人士都知道,新闻具有“5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一个完整的新闻,这5个要素是齐备的。但这五要素又不是不分轻重、均衡排列的。其中,事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他要素都围绕这个要素而展开。因为,新闻报道的就是事实。没有事情的本身,何谈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既然在五要素中,新闻事实是最主要的,就有一个如何观察事实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个新闻角度的问题。何为新闻角度角度,是指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和反映,就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人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个…  相似文献   

14.
首先还是认识问题--十六大后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监督问题是个老话题了,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几乎历次党代会都将加强舆论监督写入政治报告。新闻界对此问题的探讨更是始终不断,专门性的研讨会也开得不少了。然而,在十六大召开后的今天,还是有认真探讨这个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开展新闻批评,实行舆论监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无产阶级的导师们有许多精彩的论述,我们党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综观新闻媒体的新闻官司,从新闻媒体本身来看,涉及最普遍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侵害法人及公民名誉权.构成对公民、法人的名誉侵权,应具备四个条件: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名誉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1993年6月15日,我国曾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8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而且,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领域之内,对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不断增加的兴趣,已经成为广泛复苏的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因此,就传媒对女性问题所作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的分析是对日益兴盛的女性问题研究的最好回应。1995年9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在由189个国家政府和观察员签署的《行动纲领》中,确定了一个重大的关注领域即  相似文献   

17.
王敬东 《新闻世界》2009,(10):40-40
关于新闻的新,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抓住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要抓住新是新闻的特性:二是要抓住新闻的一些基本要求;三是要抓住新字进行新闻业务改革。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问题是个老话题了,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几乎历次党代会都将加强舆论监督写入政治报告。新闻界对此问题的探讨更是始终不断。但是我国媒介在这方面的功能始终没有很好地发挥过。  相似文献   

19.
朱天香 《新闻前哨》2005,(12):45-45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实表明,非事件性新闻中,其实是有新闻事件的。我们探索非事件性新闻的事件化报道,其要领就是将非事件性新闻中的事件“拎”出来。 把问题“拎”出来 有些非事件性新闻在一个时期内处于平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湖水中有危机,有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有时反映在多个地方,多个事件上。把问题“拧”出来,就会一石击起千重浪,就会成为读者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当代传播》2003,(3):27-27
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要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但丝毫不放松对写作水平包括文风的要求,入选作品特别是获一、二等奖的作品,不说洛阳纸贵、街巷传诵,至少应叫人啧啧赞叹。从参评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看,落选作品甚至个别人选三等奖的作品存在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有的作品写得不够规范。一篇消息作品,最起码要做到“5个W”齐全,但是有的篇目恰恰在这个最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