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福清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0):57-62,72
中国古代笔记作品数量众多,但要对"笔记"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界定恐怕不易。文章试图对学界有关笔记的理论与观点进行反思,从文体、体例和学术等方面对笔记的特点进行考察并进行适当描述。认为:笔记往往是对见闻、心得的记录,并不追求过分加工,篇幅以短小为主、风格以简朴为主,文本基本保持原始材料的特征;笔记作品因收集和处理材料的随时、随意而划分条目,严格讲是无体例,从而呈现非系统性;笔记继承了子部小说家类的学术传统,一向为个人书写,呈现出非官方、非正统的学术性质,这种性质自唐代以来或多或少具体要求表现为编写的娱乐目的。  相似文献   

2.
《客座赘语》是一部史料笔记,著者顾起元在自序中云为"访求桑梓间故事"之记录。该书是明代笔记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中华书局于1987年出版点校本,为后人研究《客座赘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客座赘语》学术价值的发挥是十分有利的。然点校本亦存在一些校勘不精和标点不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马克思晚年的"古代社会史笔记"一直存在着多种看法。事实上,"古代社会史笔记"是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理解的延伸和发展,目的是打破资产阶级关于私有制永恒化的观点。在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该组笔记的内在关系及与其他三组笔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子不语》一度被称为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齐名的"清代三大文言小说",但它受研究者重视程度远比不上另两部作品。在对袁枚的研究中,由于其在诗文及诗歌理论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又自然忽视了《子不语》。现在对《子不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过于薄弱。这一课题有其独特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待于广大研究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5.
笔记、历史笔记与史料笔记,是三个不同的学术概念。“笔记”一词,最早见于南梁;“史料笔记”一词,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活动中出现的;而“历史笔记”一词,则见于近年一些学者的表述。不过,对这三个概念及内涵一直没有比较一致的认同。所以,对它们的科学厘定,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笔记的文献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笔记和传奇婚恋故事中分别出现了"妒妇"和"贱妇"两类女性形象,她们因其社会地位的迥然之别尤其是有无士族的支持而有着不同的婚恋遭遇,产生了不同的心态与反抗方式。唐笔记中的妒妇与唐传奇中的贱妇在时间上以中唐为承接点,这恰是士族于唐代进一步衰亡的转捩点,文学作品中女性从"妒"到"贱",反映着唐代士族的渐衰。  相似文献   

7.
课堂笔记三忌一忌"无的放矢"。如果我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即可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性笔记。二忌"顾此失彼".为了笔记、听课两不误.宜采用"以字代名"记录法.课下再整理好笔记.三恳做"发运工".诸如定义、定理、公式等知识,一般地说没有必要从课本...  相似文献   

8.
张敏 《考试周刊》2011,(44):164-165
"学术生态"概念是教育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在新近的教育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学术生态"是被广泛引用的热门词汇。但对"学术生态"概念本身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学术生态概念的模糊性,我试图从"学术"、"生态"及"学术生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出发勾勒学术生态概念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何兴 《海外英语》2020,(8):111-112
新托福考试全面测试考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其中的学术讲座听力项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听力理解和要点概括能力,是接受性与产出性结合的语言能力.该文探讨了考生完成讲座笔记记录中涉及的认知过程,从编码、生成和外部储存三方面分析了学术讲座笔记记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对改进讲座笔记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冀燕 《考试周刊》2011,(69):43-44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做好笔记则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和养成的习惯之一。那么,同学们应如何做好语文学科的笔记呢?一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文课堂笔记本不知从何时起长时间地空白,或被"移"作他用,甚至"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1.
王钅英先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语辞备考录》所录唐宋疑难语辞为研究唐宋笔记语言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对"搭猱"一词之义进行考察,并结合文献用例得出其具体意义为"漠视、不关心、不在意",可为我们扫除文献阅读障碍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2.
宋海霞 《辅导员》2010,(24):55-55
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小博士笔记"都是一本丰富多作品集,它记下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点点滴滴的回忆。  相似文献   

13.
笔记小说发展到清代,出现了《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两部鼎盛之作.两部作品均多有描述"狐"形象的故事,但由于作者在社会地位、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两部著作在缔造"狐"世界、塑造"狐"形象上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文章分别从情节结构、审美意境、描写语言、形象塑造以及艺术手法几方面探讨《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描写"狐"故事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了高校英语专业中口译教学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地发展。关于口译及其教学的理论研究、学术文章、教材以及各种音像资料也越来越丰富。口译过程中译者的笔记训练非常重要,对于译员的口译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探索和切磋口译教学中笔记训练的方法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俞晓婷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4):91-94,106
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是辅导员将自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生情笔记》可以通过记录形成辅导员专业知识的素材,通过反省提升辅导员对专业知识的敏感度,通过加深情感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学习,从而成为辅导员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情笔记》的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模式主要有案例归纳法、阅读延伸法和新知应用法,并应遵循"自我中心"原则和分享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隋唐演义》素材来源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唐演义》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缀集"、加工而成的,其中唐宋时期的文言小说、野史笔记是《隋唐演义》十分重要的一个素材来源。褚人获借用卢肇《逸史》中的"再世姻缘"故事,以此"为一部之始终关目",将来自不同渠道的"零星"素材贯串起来,使全书前后贯通,成为一个整体。与此同时,褚人获还从唐宋时期的志怪、传奇小说和野史笔记中采撷了大量的"奇趣雅韵之事",既丰富了作品内容,也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有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为,在高考中同一考点三年内绝不会重复。所以他们在复习时总是设法挖掘一些"偏"而"怪"的知识点,结果抄了很多笔记,背了若干考点,在考场上却并未派上用场。比如ahead一词,其相关的知识点至少有以下一些:①ahead是副词,不能把它误认为是名词;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简称“笔记”)是一部珍贵的学术资料.笔者依据章太炎先生在《笔记》中的表述语,从章太炎先生的学术视角出发,将其同源词实践归纳为:声训系源、转语系源、谐声系源、音义结合系源和孳乳系源五种类型,对其进行具体探析,旨在客观、真实地呈现章太炎先生的同源词实践成果与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王景 《教育学术月刊》2010,(8):12-13,23
中国教育学的思维框架和理论来源基本上是因袭西方教育学或哲学。然而,中国教育学学术性格的成型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教育学在学术性格的形成中继承了圣贤哲人"圆融和合"的研究哲学和"六经注疏"的治学传统,同时,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也滋生出"自我矮化"学术情结。  相似文献   

20.
《金色笔记》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中莱辛对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关注。小说中描绘了传统女性和所谓的"自由女性"的不同生活状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感悟和反思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哀,她们在精神都难以避免的一步步走入痛苦的困境,最终也难以逃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