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葛浩文是汉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硕果累累的翻译家,他翻译的莫言小说促生了中国百年缺失的诺贝尔文学奖。《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获奖最多的小说,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葛浩文对莫言小说之《生死疲劳》的翻译活动及剖析翻译背后译者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2.
自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莫言的作品。而作为莫言最广为流传的一本小说,《红高粱家族》被译成多种语言,其译本也成为如今翻译研究的最佳素材。本文旨在对英译本《红高粱家族》中译者葛浩文所展现的译者主体性进行分析。通过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研究,从选择与适应这两个方面对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究。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借助本次研究,作者希望能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翻译过程和进行翻译批评。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内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功当中不可忽视的是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前景化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思潮,与图形背景理论中的突显性原则相似。Leech提出了语言常规中的偏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生死疲劳》是葛浩文的翻译代表作之一,前景化现象表现在译者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手法上。  相似文献   

4.
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辜鸿铭《论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适应/选择”为理论支撑,构筑译者的翻译生态环境,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理念,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分析辜鸿铭在《论语》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进而指出在古代经典的翻译中译者应该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莫言能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葛浩文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与适应、三雏转换,发现葛译不仅是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与适应的过程,也是包括作者、译者、目标读者、委托者等在内的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动态平衡、和谐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与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从原语翻译环境与译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与适应,分析当下理想译者模式及建构要素,探究译者葛浩文如何使用翻译策略来适应译语翻译环境,选择合适的译文,从而得出最佳翻译策略。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译者模式是以葛浩文为蓝本的外国汉学家模式;葛浩文在灵活使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基础上有意识地偏向"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适时的删译,这是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最佳翻译模式。至于译者的构建要素,也应当像葛浩文那样具有中国经历、中文底蕴和中国情谊。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的文化战略决策,而中国文学典籍的翻译是华夏文化向西方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分析杨译《红楼梦》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特点和翻译策略以探索中国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诠释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的一个崭新的视角,是生态翻译学建立的根基。《祝福》的翻译是一个适应选择的过程,既包括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也包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语言、文化等维度上对的适应与选择。  相似文献   

9.
于鑫宇 《英语广场》2024,(10):19-23
莫言《生死疲劳》中的叙述语言极具特色,乡土气息浓厚,使得英译的难度大大增加。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列举《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中的熟语翻译实例,探析其翻译策略,发现葛浩文在翻译熟语时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焦飏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157-158,160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文章从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角度对严复《天演论》的翻译做出解释,指出严译《天演论》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是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导下,对权威外宣刊物《今日中国》汉英版本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在各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中做出适应和选择,并最终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葛浩文英译本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葛浩文译本中四字格的翻译,例证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如何在"三维"转换理论的指导下从源文化出发,文本旅行到目标语文化,并最终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助力。  相似文献   

13.
刘克强 《邢台学院学报》2014,(1):155-157,160
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其作品已被全球接收并赢得世界级声誉。《生死疲劳》作为这位寻根文学作家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写作风格。以葛浩文翻译的章回体小说《生死疲劳》为例,运用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究葛氏在小说回目、正文及文化专有项三个方面的英译规律。研究表明:在回目翻译上,译者遵循"信、达"原则;在正文部分译者则采取大量删增的方法旨在加强故事的叙事性及衔接性;此外,译者对文化专有项的处理也十分到位。  相似文献   

14.
以《艾伦秀》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翻译适应选择理论相结合,简要阐释译者如何在字幕翻译的生态环境中实现语言、文化、交际的适应与选择,呈现给目的语观众准确而又贴切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译者对需要的适应/选择为视角,分析韦利英译《道德经》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旨在说明20世纪30年代韦利英译《道德经》是当时西方世界对汉语文学作品的渴求,而韦利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更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翻译目的而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弘扬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生死疲劳》这部长篇小说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文化负载词。本研究从葛浩文的英译本中统计出相关文化负载词,并将其进行分类探讨,总结出在《生死疲劳》英译实践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海明威《雨中的猫》原文和曹庸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描述译者的适应选择过程,说明制约译者的机制,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阐释学重在对意义进行解释,译者主体性主要指翻译过程中翻译对象本质的外化,对翻译主体加以影响、控制,实现艺术的再造。在翻译中,翻译人员既需要利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译文与原著相媲美,又要忠于原著。《生死疲劳》是我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其英译本由翻译家葛浩文翻译,针对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进行研究,探究信念投入、主观投入、补偿思想以及归化、异化、平衡翻译等策略,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观点.郭沫若所译《西风歌》,揭示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针对《今日中国》一篇软新闻《到南通——听罢江声听海声》两篇英译文的对比分析。作者选取"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理论框架。该理论强调翻译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作者从译者进行适应选择的各个纬度对原文和译文及其两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于软新闻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