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然而这种学习模式所倡导的多向交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只有构建与之配套的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在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分与合""动与静""争与让""抓与放"的矛盾,在矛盾中建立平衡,确保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同时,要密切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的联系,使二者相互配合、互相渗透,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我班的名字是"日月星辰"班,太阳代表了我,月亮代表了副班主任,星辰就是班里的56个孩子。情感性班集体建设,我认为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情感性,二是班集体建设,二者缺一不可。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适应和完善,在班级运转已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在学生身体、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下学期我的侧重点逐渐放在了"情感性"上面。我每天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到教室里了解班级情况,或找个别同学谈谈心,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3.
苏振锋 《辽宁教育》2013,(3X):81-81
<正>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纷繁的班级事务中,班主任应当怎样在"为"与"不为"间取舍呢?1.树立良好班风。马卡连柯说:"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最主要的教育手段就是良好的教师集体和组织完善的学生集体。"可见,班主任就应该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作为最重要、最经常的工作,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在建立健全班级组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班主任要让自己的班级具有"灵魂"。每个班的班级精神,就是班级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小学班级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形式,与中学班级管理、大学班级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管理形式和内容,不仅涉及具体事务性,还要正确处理小学生的"情绪"与"理性"问题。因此,为进一步解决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与"理性"这一双重矛盾,本文分别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两方面出发,着重分析这两者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正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执行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班主任不可能事必躬亲,如果能抓好几个"头",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班级工作就会因此纲举目张。1.龙头。班干部就是班级的龙头。要做好班级工作,首先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先锋,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走班制"什么是"走班制"?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不再由固定的学生组成固定的班级,而是经常变换班级的人员构成。"走班制"是对"非固定班级"的通俗说法,它的学名叫做"不分年级制"或"无年级制",即"nongraded",强调学生个人对课程的选择权利,改变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统一安排。在这个意义上,"走班  相似文献   

7.
沈丹 《班主任之友》2022,(12):49-50
<正>班干部该不该轮岗?这是毋庸置疑的。事件中老师秉承着学生发展为先的原则,坚持轮岗,然而面对轮岗带来的班级管理不佳又陷入了困境。这其实是所有班主任都会遇到的矛盾。直白地说,班主任实施各项班级管理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整个班级的积极向上,为了班级事务的管理有条不紊。然而,轮岗制度的推行必定会给已有的稳定管理带来冲击。要破解集体与个体这两者的矛盾,需要打好管理“组合拳”。  相似文献   

8.
正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很多人有这样的比喻:学生是孙猴子,无法无天。可班主任不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不会念那道"紧箍咒"。难道学生真的就是那难以管束的"孙悟空"吗?在11年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渐渐地领悟到,班级管理虽不可小觑,但也有规可循。我的体会是,有爱、有法,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9.
在我班,学生之间,学生和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都可以向"班级法庭"提起上诉,由"班级法庭"调查、审理、判决。如不服,可向班主任提起上诉,由班主任进行仲裁。下面展示"班级法庭"审理的一则案例。一案件受理起诉人:一小学生。被起诉人:起诉人的妈妈。起诉理由:妈妈给我报了很多补习班。每到双休日,我都忙得马不停蹄,一点儿玩的时间都  相似文献   

10.
班级建设已成为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最强音。和谐班级建设是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同合作,体现的是对"人、从、众"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必须要将班级管理放在一个"人梯精神"的开放系统中构筑班级管理自主合作机制,并将"整体"与"和谐"二者端平,摆放好"梯子"的位置、角度和高度。因此,班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探求师生平等;自主管理要"循序渐退";要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始终遵循"和谐文化"营造文明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班级授课制下,一般生源学校要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选择"一般要求"与"发展特长"相融合的办学模式是可行的。本文就教育活动即班级活动与学科教学的矛盾,进行了案例剖析,得出适当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结论,并提出协调矛盾与解决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李云龙"谈到"军魂"时说:"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以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班主任带班,其实也需要一个"班魂",也就是班级得有独特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师生具有调节、约束、完善的功能,能让学生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经历。打造有文化内涵的班级,学生会更好学、  相似文献   

13.
"90后"高职学生是个性更加鲜明的群体,物质的相对富足和精神的困乏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巨大矛盾。班级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基本的组织,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在"90后"高职班级创建班级文化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学校里,即使一个最普通的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长处。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发现班级中的人才和一个班级整体的强项,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放大,逐渐形成富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名片"。所谓的"班级名片",就是在一个学校中,你的班级能被识别  相似文献   

15.
<正>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能为学校的有序工作提供保证,而班级管理是学生学习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小学班级需班主任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主要应从班级管理常规制度上的"精"和情感态度上的"细"两方面着手:一、班级管理常规制度的精致化(一)领悟管理精致化,加深学生的管理智慧什么是精致化管理?精致化就是精细,有效,是管理者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最理想的管理效益。个人认为,精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和搭班教师相处友好,配合默契,有利于班级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如果班主任和搭班教师在共事中出现隔阂、矛盾甚至冲突,伤及的不仅仅是双方的感情,也会对班级和学生发展产生反作用和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和搭班教师一定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关系,成为真正的"黄金搭档"。  相似文献   

17.
何为班级?通常的解释就是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凝聚在一起的群体,是一个很纯粹的集体.班级的事务也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务,班级的管理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是让学生自主承担还是施行任务式强制?两种班级管理的效率截然不同,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奉行以"官"治班的路线,选好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的第一步,班干部越是得力,班级管理越是轻松,如此一来,就培养了一批有能力的管理者,但尴尬的是,这种模式剥夺了多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如何才能让班级的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于是乎,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当官"机会成为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一种控制,旨在规定人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管"字上。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管理现象。学校中班级管理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在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的今天,班级管理要轻"管"重"理",整个管理要围绕"理"字进行,注重心的感悟与情的沟通,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众多复杂的矛盾.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必然会遇到这些矛盾.只有认识这些矛盾,并正确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搞好班级工作.笔者曾担任92212班班主任,4年中该班曾3次评为学校先进班级,本  相似文献   

20.
孔令海 《辅导员》2013,(15):30-31
"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组织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建设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