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分析课程的重大改革--用"Z"--语言讲极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中院士创立了非“ε-”语言。为数学教育方便,称这种非“ε-”语言为“Z-”语言。“Z-”语言把“ε-”逻辑语言变成代数运算,解决了“ε-”语言难教难学问题。用“Z-”语言讲极限理论,这是数学分析课程的一次重大改革。从全国实验看来,应用效果很好,应该把教育数学的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数学分析课程的这次重大改革,符合“数学大众”(Mathematics for All)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ji方言”、“shi方言”、“z方言”、“混合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7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探析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际被广泛运用,渐渐地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上交际所用的新生语言,是仅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如:“伊妹儿”“霉女”“恐龙”“猫”笑脸“:-)”、生气“(:-”、做鬼脸“:-p”等等。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4.
沙漩 《早期教育》2005,(10):26-27
3-6岁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聪明的妈妈们可别错过了这个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如果在家里开辟一个“语言区”,创设一个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有内容说”的语言环境,一定能够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形合”特征明显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明显突出的语言。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信息结构上的差异,往往给翻译中的理解和转换造成了许多障碍,而以主位推进为英-汉翻译的单位,不仅从理论上为英-汉翻译单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在实践上有益于译者,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正确地解读和分析英语语篇,并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生成自然、流畅的汉语语篇。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世界移植的“行”,因不是本土自然熏陶出来的诗歌形式,在往后的培植中总显得水土不服,而这一情况要到“朦胧诗”之后才真正有所改变。“行”并非仅是表面躯壳,其接合反映于社会物质生产,又对接现代世界流动不居的经验,起着“转换器”般的作用。然而,因为缺乏对“行”之物质性的有效把握,中国新诗论者长期淹留于声律的泥沼中无法走出,衍生出诸多关于新诗合法性的论争。唯有将朝向语言的“形式之旅”变换为生成语言的“物质之旅”,抓住“诗歌刊物”这一物质表征,考察以“行”为核心技艺的百年中国新诗,打开一条以“物质-技艺-行-重复”为脉络的研究路径,才能更好地为行之为“行”提供诗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注重语法—逻辑的语言哲学思想,是与“在”(“有”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语言观要求“在”为意义的根本条件,因此它在考察语言“说什么”之时,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的可能性;而《老子》注重“意象”的语言哲学思想则是与“道”联系在一起,“道”的核心是“无”,这种语言观以“无”为意蕴,因此它考察的是语言“何以能说”,由此彰显出语言的张力。两种不同的语言现引发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8.
许炎锋 《成才之路》2010,(27):18-19
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为语言输出作好准备,通过“刺激-反应-强化”阶段和语言交际阶段的操练。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10.
“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而积累主要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读得越好,说明学生理解得越深透,并受到感染,如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为自己的活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因此语文教学最下工夫的应该是把课本读进去,并读出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让学生体味语言魅力,丰富个性感悟。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化现象,本试从委婉语的交际功能-“避讳”、“礼貌”、“掩饰”等功能谈英语委婉语的用法,以帮助英语学习更好地进行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伏荣超 《语文知识》2014,(12):56-59
关于“语文”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广义的“语言”。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言和思维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和目的。听说读写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可以说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课件语言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课件现象的表述以及指导课件创作、使用、交流和评价,并与一般语言建立联系。课件是一种多模态语言,借助一般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讨论课件语言的“作品-画面-语汇”层阶结构,并在语法平面上讨论了“课件画面主题”“课件画面操作”“课件画面对象”三种语法成分和相应的语汇。  相似文献   

15.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在这方面的阅读与考察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存在“有-X没-X”的语言现象,本文拟在“语义-语法”场的观点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该现象进行考察。将其作为-个对称的固定短语进行三个层面地分析,发现“有-X没-X”是-个非自足的固定短语,具有对举性,其中X属数量词范畴,与“-”构成“-X”的数量结构,X选择范围受其所在的语义、语法场的限制,具有封闭性。从句法层面看,“有-X没-X”在句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为“有-X没-X+地+Vp”“有-X没-X+的+Np”和“有-X没--X+的”结构,并且只存在于描写句中,带有轻贬,俗化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便是一个个教学层次,而“层次清晰”往往是对一节课的正面评价。但环节之间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便会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若我们在关注每个环节本身优化的同时,能关注到各环节之间的巧“过渡”,使每个环节呈不断递进的态势而“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流程就会浑然一体,学生也能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更为有效地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知识-技能-能力”的序列过程中收益更多。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言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要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三种关系,即“人文”与“工具”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文章建构了“以综合素质为基础,具有发展潜能的中学生语言能力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小巧玲珑,但作用很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们有时就是”语言“,就是”表情“,就是”情感“,就是”动作“,恰当的运用它还能使语言幽默起来。  相似文献   

20.
火车语言     
火车语言“火车语言”内容丰富,“词意”严谨,且大多是“世界语”、“标准化”。“一长三短”,这是火车发出“呼救”语言。“汽笛一声长鸣”,这“一声长鸣”正是火车的语言,它是火车“启动”语在告诉人们;“我向前开动了,请注意安全!”如果你听到的两长声鸣笛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