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从运输供给、需求和运输方式的外部性三个方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三个发展方向,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发展阶段、调整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论文对国内外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整体分析,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操作四个层面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的具体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2.
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适于对投入产出系统进行评价的特点,充分利用其相对有效性思想及相关系统协调发展理论,建立了两系统间、三系统间及多系统间互为输入输出时的协调发展效度评价模型。这种评价模型可以对改变一个系统的投入而给其它系统的产出带来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就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为有效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也为探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云生 《今日科苑》2010,(10):17-17
本文研究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结构及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或设备间的相互协调,以充分发挥铁路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综合功能,强化铁路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功能,优化运输网的点、线系统能力协调,进而提高整个铁路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综合运输能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30年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各种运输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通过平均里程系数的分析可知,中国的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说明内部分工较为合理。所以,目前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该参照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的比较优势进行建设,最终形成布局合理、水陆相通、客货并重,各种运输方式紧密配合、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在可持续性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交通运输专业多以各种交通方式的组织、管理和决策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运输和物流已经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传统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向却缺失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交通运输专业中开设物流技术课程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从江西的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关系。浅析了江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并针对交通运输的各运输方式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江西的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是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创新、学习决策和动态博弈的系统。为揭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及其动态演化路径,把学习竞争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引入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研究来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初始条件、内在决定因素、动态环境下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过程以及合作创新模式的演变。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学习行为和能力、系统演化的初始状态等相关,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的协同收益、引致风险损失、初始成本以及双方的贴现因子则是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树臣  高长元 《软科学》2013,27(9):13-18
从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价值创造环节出发,分析其合作与竞争产生的动因,建立HTVIC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价值网运作模型。在考虑HTVIC价值单元间合作、竞争及自组织协同效应基础上,构建HTVIC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演化的稳定性与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HTVIC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平衡状态受价值创造最大规模、合作与竞争强度及自组织协同效应的共同影响。最后,为引导HTVIC平稳有序发展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制定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的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立足于当前我国和我省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交通运输执法风险的概念与特征论述入手,着重分析了交通运输执法风险的特点和其产生相关的交通运输系统内外的一些较复杂的主要的深层次原因,并对交通运输执法风险作了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梳理当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风险管理实务和研究的现状,厘清交通运输执法风险管理中的症结所在,为交通运输执法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功利性与公共性的博弈:我国城市交通困扰的伦理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礼 《中国软科学》2007,14(4):75-83
本文认为,我国城市交通的困扰主要表现为:私人轿车猛增、公交萎缩滞后、拥堵、污染及其蕴涵的人类自由、公正、权利等一系列深层伦理紧张。问题的根源是,在功利性与公共性的长期博弈中,前者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在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反思中,关键在于科学考量并真正确认城市交通的公共属性。而功利原则与经济理性主义是一种悬置价值理性的思路,在其利益导向作用下,城市交通的公共性及其伦理正当便被长期挤压甚至完全消解。只有坚持“人本位”的价值原则,重新确立并有效贯彻“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城市交通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尚云  杜文  张殿业 《软科学》2003,17(5):16-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交通特别是大城市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最好的思想方法,并已成为国际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全面分析智能交通系统(ITS)特性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低碳化交通是实现我国整体低碳经济战略的关键领域之一。运用低碳经济-低碳物流-低碳交通的分析框架,以苏州市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苏州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实施低碳交通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苏州市和相关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的存问题,提出其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的战略模式,论证其可持续、集约型、低碳化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方法与技术,分析并提出大力推进低碳物流、低碳交通的技术进步,改善交通环境、提高车辆能源使用效率,着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低碳出行条件、发展低碳出行模式的相关政策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鉴于学术界对于交通中心节点的评估识别还存在指标体系考虑因子不足、计算方法导致信息损失等问题,且未见全国层面的区县级精度研究,构建涵盖政治战略、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国土生态等方面共18个指标的中心节点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我国全国区县级单元,利用专家赋值法和多维魔方法开展更全面、更详细、更精准的交通节点评估识别,以提高综合交通的整体运转效率,实现交通与国土空间的协同发展。评估识别出687个区县级中心节点并分为3个级别,这些中心节点具有良好的全国性服务与覆盖水平。总体上看,经济越发达、区域面积越大的省份拥有较多的中心节点,土地面积在中心节点筛选中作用凸显;经济较发达、区域面积较小的省份拥有的中心节点占单元总数的比例较高,经济因素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油气水走向、集输、供注水、供配电、加热、自动控制等工艺进行研究。针对长距离输送进行了油气混输工艺优选,地面工程实现布局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降耗的目标,为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的平台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朱光 《中国科技信息》2007,(6):115-116,118
结合苏州市道路运输综合信息服务网构建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提出不仅要对通信-计算机网络进行构筑,更主要的是对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最终成为城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数字苏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苏兵  徐寅峰 《预测》2005,24(2):76-80
运输过程中经常受到某一或一系列突发性道路堵塞等难以预测事件的影响,给决策者制定选路策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从占线问题竞争策略的设计和竞争性能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可恢复路径堵塞问题,对等待策略、迂回策略和混合策略及其相应的竞争性能进行了分析,混合策略的竞争性能优于等待策略和迂回策略的竞争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台北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性阴离子观测个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2003年1月21日、2月18日和2月20日三个晚上为研究个例观测了台北大气气溶胶中的可溶性阴离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后推气流轨迹模型结合离子质量分数和离子间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不同长距离输送过程对台北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大气气溶胶中可溶性阴离子主要由Cl-、NO2-、NO3-和SO42-组成,其中SO42-占可溶性阴离子质量浓度的60-90%,NO3-次之,占9-22%,两者具有较强同源性;Cl-和NO2-所占比例较小,NO2-浓度不容忽视;海盐源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可以降低台北市大气污染,沿海大陆地区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可能增加台北市大气污染,沙尘气溶胶的输送不一定加重台北市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9.
崔强  武春友  匡海波 《科研管理》2013,34(10):131-137
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如何识别和区分其影响因素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针对传统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适合于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影响因素识别的RBF-DEMATEL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计算目标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权值来得到直接关联矩阵,然后利用传统DEMATEL方法分析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RBF-DEMATEL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提升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提供理论支撑。RBF-DEMATEL方法丰富了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有效地提取根本型影响因素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