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应用泸州、万州、达州机场气象站2013年11月~2014年2月冬春大雾天气现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了4个月泸州、万州、达州冬春大雾的气候特征,为今后实际运行中的预报和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美国冰雪资料(NSIDC)中心提供的Historical Soviet Daily Snow Depth Version2(HSDSD)逐日积雪深度,研究了欧亚大陆1961-1990年间冬、春积雪雪深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冬、春积雪的雪深的空间分布大体为相似,主要高值区在欧亚大陆高纬度的中西伯利亚附近,以及它的东部地区;(2)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的雪深在冬、春季节主要的表现是东部雪深和西部雪深的反向变化特征,冬春雪水当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生年代际变化,80年代之前雪水当量是偏多的,末期雪水当量逐渐再减少,欧亚大陆东部与西部的雪水当量变化相反;(3)欧亚大陆冬、春季雪深的年际变率大体为相类似,积雪年际变率的最高值,主要出现在高纬度的东欧平原的西北部、西西伯利亚的北部以及中西伯利亚的北部,大高加索山脉附近的变率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持续的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最近,大雾再次席卷全国各地,给各种疾病打开方便之门,网友纷纷吐槽:我不想吸毒。有媒体调查发现:52.4%网友认为大雾天气带来最大的健康危害是呼吸道疾病。究竟在大雾天气中我们该如何自我保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161个被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9.9%。而在民众心中,雾霾已成了空气污染的不二代言人。2012年冬以来,"雾霾"频繁肆虐于中国北京以及广大中东部地区上空,其  相似文献   

4.
结合江城县的实际情况,利用冬春季节推广黄瓜杂交制种,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加快了当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各种大雾发生性质及种类的研究,分析了2006年1月份多次典型的大雾过程,着重讨论了MM5数值预报产品对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的浙北地区大雾生消的相关特性;通过对一系列实况样本的筛选,对主要大雾影响因子的物理特征做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大雾与各类因子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大雾客观预报模式的物理基础;利用逐步回归和多层递推迭代方案建立了预报模式,为大雾的成片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少杰  邵晨 《科技风》2014,(19):7-7
本文根据济南机场20年低能见度和大雾天气的观测资料,对低能见度及大雾天气年际、月际变化以及低能见度持续时间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是造成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秋冬季节大雾是影响航班正常的主要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许多疾病也带有季节性。如麻疹、流感等易发于冬、春季;乙脑、菌痢、伤寒、肠炎等多发于夏、秋季;甲肝、白喉、出血热等好发于秋冬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症等常在深秋或冬初时节病情加重;精神分裂症等好在春、秋季复发。这些具有周期性变化,在一定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1年~2010年30年资料,分析了近30年鄂尔多斯市大雾出现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平均月出现的次数。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大雾发生次数在空间上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趋势,大雾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地区,乌审旗发生大雾次数最多308次,发生次数最少的是杭锦旗的伊克乌素仅29次;1月份大雾出现的次数最多,8个观测站点的平均值为32次,6月大雾出现的次数最少,平均值为6次,建立了雾的预报方程,为雾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爱上秋天     
李景色 《金秋科苑》2012,(19):112-113
不知为什么,四季中最不喜欢秋天了,总觉得秋天没什么味道。春的新绿,夏的芬芳,冬的银装,秋没有;春的奔放,夏的热情,冬的静默,秋也没有。待到那金风乍起、白露凝枝时,才是秋。  相似文献   

10.
宣金祥 《知识窗》2010,(6):57-57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殊不知.当今科学家已发现,每个星期也有类似的“春、更、秋、冬”的“四季”;星期一气温开始上升,犹如“春暖”来临;星期三上升至最暖和,好比“盛夏”;星期四气温开始下降,转为“秋凉”;到了星期六降至低点,而星期日则是“最冷的一天”,不妨称之为“寒冬”。  相似文献   

11.
1961-2013年东北三省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王玉辉  吕晓敏  叶永昌  汲玉河 《资源科学》2015,37(12):2501-2513
东北三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文基于东北三省1961-2013年71个台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选取了“欧洲地区极端事件统计和区域动力降尺度”(STARDEX)项目提出的57个极端指数中的8个核心指数,分析和揭示东北三省极端气候事件的空间格局及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降低东北三省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制定应对气候风险的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年和四季的高温阈值、低温阈值与最长热浪天数均随时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和春、秋、冬季的霜冻日数随年际表现为下降趋势;②东北三省西南地区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北部易发生极端低温事件。同时北部亦是年和春、秋霜冻日数的高值分布区,且高温热浪的天数相对较长(高温热浪的季节);③年和秋季强降水阈值随时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春、夏和冬季强降水阈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和春、夏、冬季强降水比例和强降水日数亦随年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秋季强降水比例和强降水日数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和春、秋、冬季的持续干期呈现下降趋势,夏季呈现上升趋势;④东南部是极端降水事件的高发区,夏季与春季、秋季为极端降水事件易发的季节,极端事件增多,且向西部蔓延。年与四季的持续干期的分布均呈现西长东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向胤道 《软科学》2002,16(6):80-82,88
本文以达州市为例,探讨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华北春旱年型对冬小麦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大型活动式遮雨棚遮档自然降水,采用人工控制定量喷灌模拟冬小麦生产中3、5、7、10、14a-遇的春旱年型,研究不同春旱年型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春旱年型的增加,冬小麦根、茎、叶、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总生物量减少;春季干旱使冬小麦春生分蘖减少,单位面积总穗数减少,穗长变短,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不孕小穗数增加;3、5、7、10、14a-遇春旱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分别比CK减少2.6%、14.6%、22.1%、43.0%、47.2%。春季干旱程度与冬小麦产量呈指数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14.
2011~2013年在容县开展沙田柚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试验,通过调整结果树冬季修剪与基肥施用时间、增加有机肥、合理追肥、早春果园灌水保湿、异花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抹除三梢(夏、秋、冬梢)、综合治理病虫等措施,取得较好的增产与品质改善效果,处理区平均单产56.65 t/hm2,商品果率96.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2%,年产值35.42万元/hm2。  相似文献   

15.
高永刚 《资源科学》2012,34(11):2170-2180
利用黑龙江省73个气象站1967年-2007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基于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强度模型方法, 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夏与秋季总体呈增强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增强更为显著。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与冬季总体呈明显减弱趋势, 其中冬季减弱趋势较显著;②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秋两季呈减弱趋势, 夏冬两季呈增强趋势, 其中秋季减弱较显著, 冬季增强较显著;③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夏秋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春冬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三江平原地区、牡丹江地区北部和哈尔滨地区西北部;④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春秋两季从西到东递增, 夏季中部地区较强, 冬季中部与东部地区较强;四季综合强度影响较重区域为大兴安岭最北端的漠河县、小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东部边缘局部区域和牡丹江半山区。  相似文献   

16.
浙江降水量场时空分布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OF方法对浙江省38个气象观测站43年(1961.1~2003.12)的月、季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降水量场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南北分布型和东西分布型,春、冬季节以南北分布为主,夏、秋季节以东西分布为主。冬季降水场的空间分布尺度比夏季大;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比冬季大。秋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9~14年,冬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3.5~4.7年,而春季和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则无显著周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精细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粲  曹洁  林隆超  刘焕彬  张海波 《资源科学》2013,35(12):2501-250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采用山东省1983-2012年气象站的气象常规观测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参照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标准,对山东省各地区实际地形下分辨率为1km×1km的旅游舒适度进行精细化估算与评价。结果显示:①山东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分布秋冬主要受纬度效应和地形共同影响,春夏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地形共同影响;②各季代表月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全省绝大多数地区气候舒适,非常适宜旅游活动;冬季大部分地区舒适度等级为-1级,仍较为适宜旅游;夏季气候较适宜旅游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山东半岛局部沿海地区;③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为8~9个月,气候舒适期较长的地区分布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鲁中山区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旅游气候舒适性与气候风险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康  孙根年  冯庆  罗正文 《资源科学》2014,36(11):2327-2336
传统的旅游气候评价着眼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衣着指数的测定。忽略了高原气候的风险性,难以对高原旅游气候做出全面性的评价。本文引入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以青藏高原99座城市为样本,依据1980-2010年气候观测数据,分析各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结论如下:1海拔是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拔增加,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减小,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的舒适性高、紫外辐射的风险性大、高原反应的风险小,冬季相反,春秋两季属于过渡性季节;3空间上,受青藏高原的地形影响,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马蹄状"分布和"阶梯式"递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舒适性与风险性进行二维矩阵组合分析,划分为6种类型区。本研究为游客适时、适地进藏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16年5月,超强厄尔尼诺(El Niño)事件已经结束。预计,2016年夏季,我国主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尽管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多,但发生类似1998年夏季全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2016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处于拉尼娜(La Niña)状态,有利于2016/2017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2017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正常略偏多。  相似文献   

20.
开都河流域积雪特征变化及其与径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MOD10A2遥感影像提取开都河流域2000年-2010年积雪覆盖数据,结合水文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开都河流域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子-积雪面积-径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积雪面积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体现在年内和年际的变化。年内积雪变化较大,冬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大,夏季面积最小。近11a来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下降趋势较明显,春季和秋季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通过研究区积雪面积与气候资料的相关性表明,冬春季气温与流域积雪面积相关性最大,夏季最小;而降水在冬季和积雪面积的相关性最大。对径流和基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积雪面积对春季径流和基流影响最大,在夏季的影响最小。气温与径流和基流的相关性在春秋季最大,降水量在夏季与径流和基流最相关。由此可见,气温在影响流域积雪面积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气温和积雪面积在春秋季对径流和基流的影响最大,夏季降水对径流和基流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