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关于学生主体若干问题的辨析李森,张武升近年来,教学论界围绕教学主体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争鸣。大致有如下观点: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均为教学主体,教学无主体,等等。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坚持,教学过程中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  相似文献   

2.
偷税罪犯罪主体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市场经济和刑法理论的发展,偷税罪的主体范围发生了变化;由纯粹自然人主体发展为自由人主体与单位主体皆可,并得到了刑事立法的认可。偷税罪主体应发展为一般主体,而不能再是学界通说所认为的特殊主体。而且,偷税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构成偷税罪主体。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主体参与的行为维度结构分析 主体参与的行为维度结构包括主体参与的目的维、手段维、现实维和规范维,这是对主体参与结构的一种坐标性、内隐性刻划。坐标性含有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定位的意思,但由于主体参与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其坐标性定位也是一个发展的轨迹,绝对不是固定的点。内隐性指以上因子都是隐含在主体参与的行为之中的。 主体参与的目的维,即通过主体参与达到什么目的。主体参与目的是对主体参与的定向,是对主体参与行为进行适时调整的基本依据。没有目的的参与就不是主体性的参与,主体性的参与必然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4.
主体参与是现代学生观在教学中的反映,教学要发挥其发展学生的功能就必须借助主体参与这一有效机制;主体参与与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它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活动与交往是主体参与的逻辑起点;自由是主体参与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学生没有自由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没有自主权就不能主体参与,只有给学生自由的教学才会充满生活情趣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强调主体性的发挥。主体教育思想的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学生的参与而实现的。因此,“主体参与”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知识论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经验”论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论课程现和“经验”论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问性课程是主体同性交往的经验。交往是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培养完整、自由的人是主体间性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生成主体观的主体在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无论从类还是从个体来看,都经历了一个从前主体向主体的转化或生成过程.只有已经生成的主体才能将客观存在变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没有主体,客观存在只能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不能转化为客体,主体的生成是客体产生的先在条件,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主体先于客体是生成主体观的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8.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而主体意识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我觉悟,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意情表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意味着他们主动参与自身发展过程的开始;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学生自知、自检、自主、自奋的程度,从而决定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那么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这里提出六种意情策略,供讨论。一、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化他们的主人感,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中青年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其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即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自然的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因此,个人并不天然具备主体意识,而是只有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具备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理、自主性等一系列特性,才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主体和主体性有能动作用,明确的主体意识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与支持力量。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发展而诞生和增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人才产品的基地,要顺利实现人才产品的生产经营,我们应该关注学校经营的主体,特别是学校经营的产权主体、经营主体、服务主体、消费主体、利益主体等,对其深入研究,明确认识,把握本质,这将有利于我国教育市场的开放和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与生态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生态学和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主体问的相互交往关系,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是主体间的共在。按照这种理论,在生态高等教育中,教育活动就是教师、学生、对象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主体间性理论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方法论,使高等教育教学进入了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严格说来,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并无争议,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法人说”(国家法人说、国家法人拟制说、国家法人有机体说等等),是把国家的民事主体地位解释成一种法人,而社会主义国家曾经通行的“国家特殊主体说”,也承认国家是一种民事主体。但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依据何在呢?由于国家法人说和特殊主体说实质上强词的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在民事主体类型中的归属,因而对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理论依据,多有忽视。  相似文献   

13.
审美价值是对真的价值和善的价值的包含和超越,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客体对象对主体的意义,审美属性及主体的审美需要都是价值要素,价值尺度包涵了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是主体尺度对客体尺度的吸收和提升。审美评价是对价值事实和价值关系的反映,主体既是价值要素,又承担对价值的评价。审美评价建立在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之上,又具有普遍的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了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问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修养中的主体能动性是人在道德修养中居于主体地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意识与客观制约性的辩证统一。人的主体意识在主体能动性发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实现主体人格的自我完善,实现道德理想。要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性必须处理好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普遍主体、道德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与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到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这种交往一般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主体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体,在编辑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编辑作为编辑主体,应当具有主体意识,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编辑主体的存在和作用,作为编辑主体应尽的职责,作为编辑主体应具有的素养。  相似文献   

19.
突出人的理性,强调主体的作用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康德认为美学主要是考察主体的情感,主要是考察主体在什么样的主观条件下才能产生美,美与事物的内容无关,完全取决于审美主体的主观心态。没有主体的情感,任何事物就无所谓美;崇高与美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天才是审美主体的天赋才能。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有三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卢、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一方面要反对把社会主体当作唯一的主体,否定个体主体;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只承认个体主体,否定社会主体。构成主体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客体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客体的特征有三卢、,第一,对象性。对象性是构成客体的最根本的特征。第二,客观性。客观性是客体的基本属性。第三,系统性。客体系统又有四种形式,即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四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第一,是实践关系。第二,是价值关系。第三,是认识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实践关系是首要的基本的关系,其他两种关系都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