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油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时有灾难性事故发生,因此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从而降低损伤的程度是很有必要的。针对现有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的现状与不足,对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系统的模糊性、非线性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系统的构想,以期找出一种更能反映管道实际风险状况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油气集输泵站智能巡检报警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及功能。应用后,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很快判断出报警点故障类型,便于及时处理各种应急故障。  相似文献   

3.
油气集输总厂根据自身气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在充分利用地上、地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老区侧钻挖潜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降本增效,达到了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天然气资源挖掘老区剩余潜力的目的。从生产实际出发,对侧钻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紧扣采油企业生产实际的用电分析模式。以孤东油田2006年用电与生产为例。对采油、注汽、注聚、注水、油气集输、辅助生产及办公等系统用电与上年度同期进行时比分析,分析各系统用电增减原因,根据用电增长情况制定下年度用电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缅输油气管道在云南德宏境内有147 km,如此长的距离,如何保证管道安全,如何使管道沿线的老百姓生活生产不受到影响,同时能够自主的参与到保护管道工作中,成为了当前相关部门"十三五"期间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Hamilton体系下海底悬跨管道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海底油气管道的悬跨易引发管道不稳定性、疲劳破坏等问题,影响管道运行安全,对复杂载荷联合作用下海底悬跨管道的结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海底悬跨管道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引入对偶变量将方程转化为Hamilton体系下的辛对偶正则方程组.然后运用精细积分法求解方程组,讨论不同内流流速、压强、材料阻尼等参数对海底悬跨管道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涡激振动中主振动为横向振动,振动响应幅值随内流速度、压强和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大,而材料黏弹性系数对振幅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高潮洪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产量以年均1500万吨规模快速提升。截至2016年底,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为主的中国石油企业已在海外5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个油气投资项目。《蓝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50余个油气合作项目。特别是通过加快推进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俄原油管道、  相似文献   

8.
燃气加热炉是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基本采用人工手动控制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炉火无法自动调节,易造成炉内水温过高或过低。新型燃气加热妒智能控制器的成功研制,实现了燃气加热炉高效、安全、全自动加热控制,并完成控制技术的配套,实现了操作、调节自动化。相对于类似功能的燃气加热炉温控装置,成本仅为其五分之一,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燃气加热炉的设备,节约了现场流程改造费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底油气管道的散热问题搭建水平气液两相段塞流换热实验装置。研究冷却液温度4℃条件下无相变冷却过程段塞流的换热特性。实验中采用双平行电导探针、热电偶、热电堆等多种测量手段对冷却条件下段塞流的流动和传热参数进行测量。给出对流换热系数与流动界面分布参数变化规律,表明管道上下壁面由于传热不均存在显著的温差。结果还表明,段塞流对流换热系数受气相表观流速影响较小,流体与下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明显强于与上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原油物性差异较大,既有稀油也有稠油和超稠油。针对塔河油田的特点,稠油集输系统采用了加热集输和掺稀油集输工艺技术;原油脱水采用了热化学沉降脱水和热化学沉降与电脱水相结合的两种方式,解决了稠油脱水问题;同时配套油罐气自动回收装置,实现了密闭流程;稠油计量研发了适应稠油计量要求的高效计量装置,满足了计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