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玉 《新闻窗》2013,(3):92-92
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从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传播,这是人类信息传播经历的传播过程。电视媒介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给人一种空间感,能够将信息准确的还原。新闻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也经历了上述的三个阶段。新闻从印刷时代转入电子传播时代后,电视新闻以自身的优势略胜纸质新闻。电视传播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联播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却不如电视传播那样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对老百姓的关注和关怀。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的新闻传播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了。  相似文献   

2.
杨霞红 《视听纵横》2005,(2):108-108
人类传播是信息的传播,而媒体则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作为当今能同时延伸人的视听官感的电视,是集多种符号于一身进行传播的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字幕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之一,不仅具有字传播的功能,而且在整个电视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媒体独占传播领域的时代不同,当前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它融合了原有的各种传播形态和传播渠道,使信息充分流动和自由表达。电视作为拥有受众最多的大众传媒,在将其规模化、公开性的传播特征发挥至极的同时,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下,与其他大众媒体一样,其固有的传播内容整齐划一与受众不同个性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加上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原因,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传播效果成为当前业界和学界的讨论热点。从传播学分析,在大众传播中引入人  相似文献   

4.
马梅  尚文 《今传媒》2016,(5):8-11
随着由数字网络技术支撑的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因自身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力与模式,在现代传播体系中占领了重要的地位.电视综艺节目作为视听产业的支柱产品,是使观众与电视台产生黏连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依靠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做好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传播对于电视行业的主体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品牌传播为切入点,在分析媒体融合对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形成影响的同时,探究如何利用媒体融合进行电视综艺节目品牌的塑造与传播,以及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发展应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电视会终结吗?这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而浮出水面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新媒体时代可能带来的不是电视媒体自身的终结,而是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终结。未来电视的传播将不再是基于频道和栏目(节目)的单向线性传播,而是基于碎片化信息的、由电视媒体及其观众两大主体共同完成的多级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变革——跨入人本传媒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传媒》2012,(2):18-19
正继报纸、杂志、电视之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社会媒体传播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大众电子时代的web1.0时代,信息主要由少数机构发布;之后是  相似文献   

7.
电视传播与播音主持艺术教育 电视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媒介.是推进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在电视媒介传播信息的所有符号系统中,语言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基本载体,可以说,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是电视媒体承担的双重使命。反过来看,“语言传播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而由‘古典传播方式’跨入了‘现代传播方式’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电视传媒整体形象高度集中的反映,是电视传媒在传播信息、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核心价值,对电视传媒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时刻关注电视传媒品牌的传播策略问题。本文以凤凰卫视为例,对电视传媒品牌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感情交流等开始逐渐使用并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和以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为中介的大众传播的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即计算机中介传播系统(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在众多CMC的表现形式中,电子游戏是对CMC传播特征表现最集中、最突出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文章通过对CMC传播方式的特征进行分析,以电子游戏为例,对计算机作为主要传播平台和方式的新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态势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其特殊的传播模式和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0.
范明献 《新闻界》2007,(1):73-74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频繁、最常见的传播类型。不同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亲身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直接、双向、互动的特点。电视传播,虽然身为大众传播媒介,但作为视听合一、声画并茂的电视媒体,正如同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电视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便于展现人际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11.
张英 《中国传媒科技》2014,(23):102-103
融媒体时代语境下,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日益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凸显。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新闻记者被摘掉了以往的"无冕之王"称号,受众能够平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媒介传播要素之间的互动,而这无疑为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新理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2.
翟婕 《记者摇篮》2005,(7):40-40
在电视已进入分众传播的时代,在电视业从本土竞争走向全球竞争的时代,在电视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频道专业化作为当今世界电视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做好电视与网络互动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形成协同效应,互相支持优化功能并扩大彼此的影响力。利用网络资源延伸新闻价值 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为单向.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为互动,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将发展为多动。  相似文献   

14.
姚林 《传媒》2006,(9):20-21
我们正处在传媒环境变化的时代 十多年以前,充当大众传播载体的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特征主要是:传播是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信息是公开传播的,传播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传播者一般是通过专门的传播机构,由职业传播者运作.  相似文献   

15.
电视栏目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和传播形式,将诸多电视文艺样式组合在一起,是以教育、宣传、娱乐为传播目的,给受众以文化审美与认知的电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和碰撞,各国电视栏目在国际传播舞台大放异彩,而作为文化强国的中国来说,电视栏目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迫切需要从原有的"弱势传播"上升到"全球性传播"的高效发声层面。本文通过研究CCTV-4《中华情》栏目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的成功,总结其传播模式和传播技巧,旨在探讨该栏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可借鉴之处,提出中国电视栏目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轶  张丽莉 《视听》2018,(11):27-28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在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从最开始《老男孩》的网络传播到如今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传播,尤其是在"微传播"语境下各类微电影小视频迅速火爆,微电影不仅成为快餐时代的微文化代表,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国产电影市场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格局。在电影产业越来越成熟的时代,多数广告选择软性植入微电影中,甚至部分广告产品选择采用微电影形式作为传播渠道,但播出平台能够涉足电视传播渠道的却还是寥寥无几,而与微电影相关的电视栏目竞争形势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正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使我国的电视业也在认真审视眼前的新变化、新规则,全面思考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走向,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电视的本体功能和传播规律,在电视节目的内容风格、受众对象及传播方式、运作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格局。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全薪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  相似文献   

18.
王媛 《今传媒》2016,(6):45-4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变得越发的严峻起来。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时代,过去几十年总结的经验与已经成型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已经没有更多的利用价值[1]。如何将电视传播学置于当前新时代与新形式下,放眼国际与国内优秀电视发展前沿,增强电视传播的整体能力和质量,在大众传播领域继续发挥其先进性,是现阶段电视传播领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异常的变化,促进电视的发展繁荣,电视行业也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步伐,以顺应时代发展。在大众化传播的基础上实行分众化传播就是当今电视改革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台,专业频道的兴起和专栏节目的更新,无不是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性需求而有的放矢的。作为电视与观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电视节目主持人已非以“我播你看”为主的电视资源紧缺时代仅把信息传播给观众便万事大吉,电视市场的细分化与电视观众需求多样性的扩大,使每一位节目主持人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和观众挑…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鹏民  王海  赵晓春 《新闻界》2005,(5):118-119
一、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声的定义 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新的大众信息传播手段,网络传播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综合了传统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