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位普通老师写下了以下诗句:我/决定走小学教育的路/自己成长/也为下一代的成长/做点事/生活有了意义/生命也有了延续/从生活的感动经验/进入教育的世界。他一直努力与学生共生活,从生活的感动经验进入教育的世界,用生命带领生命,共同去探寻教育源头。他就是年轻梦想实践家、台湾第四届“讲义power教师奖”获得者杜守正老师。7月11日,他特地接受了我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2.
为了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探寻数学教学的"四化"方略:一、探寻兴趣化;二、探寻主角化;三、探寻差异化;四、探寻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探寻仪 将各种中草药 的照片收录进电脑探寻仪,上山采 药时手执探寻仪,只要附近有中药 材,探寻仪就会发出提示音,并准确 报出药名及显示草药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文言文词语教学中实施的“意义探寻”教学方式的阐述。意义探寻旨在让学生获得考证、探究的意义获得过程,从中引发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传授语言学习的方法。文章以大量实践案例从两方面阐述:基于语言特点的意义探寻和基于言文相融原则的意义探寻。  相似文献   

5.
一、构造命题探寻技法 例1正数a为何值时,所给函数y=a+2+3√6-x的最大值为10/2.分析构造命题就是将原问题化为更具一般性的结论,若能证明一般性的结论是正确的,那原问题就解决了.可见,构造命题的实质是化特殊为一般,并借助一般结论解决特殊问题.本题是一个特殊的命题,不易求解,现构造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好生活成为人们奋进追求的目标。围绕美好生活建构问题,从多个层面展开逻辑探讨,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人的内在超越本性出发,探寻其理论逻辑;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初心出发,探寻其历史逻辑;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出发,探寻其现实逻辑;从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依靠人民群众与激发个人意志相结合的矢志奋斗出发,探寻其实践逻辑。这样,就可以有效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华子奇、陈立浩主编的《五指山风韵——海南少数民族文学探析》,是近期海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这部著作有三大特色:探寻民族文学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学的血缘关系;探寻民族民间文学与民族作家文学的渊源关系;探寻少数民族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学的交流关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中的读写交融应走出生硬模仿的泥潭,教师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读写结合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教学中要结合学段目标,在认知需要中探寻读写交融点;依托整体单元,在类比辨微中探寻读写交融点;紧扣文本特质,在典型策略中探寻读写交融点。  相似文献   

9.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二是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三是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作家在崛起及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 ,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 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 :二是 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 :三是 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 ,可以透视出 2 0世纪女性作家在崛起及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这近百年的心路历程,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70年代末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二是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三是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文章对各个不同阶段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创作文本作了理论分析,阐明了不同时期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从而透视出20世纪女性作家在崛起及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的阅读,要克服由于年代久远而造成的阅读障碍,文言词义的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需要从四个方面探寻文言词义:一是借汉字字形特点探寻词义,二是从词义的发展演变历史探寻古今词义的不同,三是在系联和比较中掌握词义,四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民俗等因素对词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染在自我的主体性空间里,体验着人类的存在状态,书写着女性的生存困境。她孤独,她去探寻。她一边探寻一边逃离,又一边解构,解构男权中心文化,也解构着自我;然而她拒绝外界,封闭自我的创作姿态,不仅使她无法在探寻中超越自我,反而逃向了无奈的认同。可见,女性独立人格的建构过程是相当复杂和艰巨的。  相似文献   

14.
林碧珍 《教育评论》2014,(2):131-133
文章重点阐释了小学数学领域内数学思想的探索与实践历程,从数学思想的研究起点出发,探寻数学思想的理论依存,探寻在具体的教学中实践构建富有思想的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物理教师仍错误的将物理课上成是探寻真理的一种严肃而神圣的课堂,他们让学生感受到的仅仅是物理学科那冰冷的美丽,而没能让学生体验到探寻真理过程中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其实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都希望自己能在被尊重的自由的课堂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成为“探寻者”福建谢彩英,张学明探寻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丰富感性材料,精心引导,使学生成为“探寻者”。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根据感知──表象──...  相似文献   

17.
李兵 《文教资料》2006,(24):113-114
旧的经济法教材编写模式,总是落后于立法实践,困惑由此产生且日益严重。教学活动变得极其困难。必须探寻一条新路子,否则无法摆脱困境。本文试图探寻一条新的教材编写基本框架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本质表征着"教育是什么",而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既是确定的,也是变化的.这种境况与探寻教育本质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传统的"我思"与现象学的"我看"、"我做"的本质探寻方式各有利弊,在探寻教育本质时应采取多种视角,相互补充,以便更加全面地揭示出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9.
对自我的探寻,是残雪小说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残雪有意识地往人的最苦难处、从人心的最隐蔽和阴暗处去探寻真正的自我。这种探寻充满了孤独、失落、痛苦、焦虑和迷茫,在追寻自我的旅途中呈现出"目标—寻求—失败"的模式,传达出了一种痛彻心脾的人生况味,表现了现代人境遇的深层真实。  相似文献   

20.
漫谈磁单极     
本文对磁单极概念、磁单极的特性、磁单极的实验探寻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描述使人们认识到磁单极的探寻过程是曲折的,同时也为未来寻找磁单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