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单道理     
诗歌作为一大独立的文学样式,以其高度凝炼的语言或抒情、或述志、或言理。“诗贵含蓄”,主要是指诗的主旨表现含蓄,恰恰是这可贵的含蓄,给广大考生制造了难题。所以,如何快速把握诗歌主旨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就根据诗的不同类别来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古人写诗,往往要寻找一个载体,将自己瞬间的生命情感体验寄托在上面,借助这个载体传输出自己的生命感动,并使自己的生命感动去感动和自己具有相似生命体验的读,这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呢?借助别人的解读,不失为一种捷径,但如果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到头来,拿来一首未经别人解读过的诗,自己还是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不能体会作所抒发的情感。这里就来介绍古典诗歌表达主旨的几种技巧,希望为同学们解读诗意,把握主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莱蒙托夫的抒情诗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歌,或直抒胸臆,或内心独白,缺乏现代诗所具有的那种含蓄蕴藉、富有多义性。其实,莱蒙托夫在抒情诗创作中已开始追求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具体表现是他创作了二十余首象征诗,并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其象征诗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与比喻难分的象征诗,往往由一个比喻拉长、展开,形成相对出现的本体和喻体,并且往往曲终奏雅,点明主旨,主要产生在其创作的早期;二是借民间传说或外国诗来构成通体象征的象征诗,是颇为成熟的象征诗;三是自创的通体象征诗,这是诗人创作中最具独创性也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游园不值》是一首经典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特有的敏锐感觉,抓住了富有启发性的自然现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之美有所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推敲文字、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爱上古诗,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歌内容和方式的表达上多采用一语相关的含蓄表达手法,这些诗歌大多采用比较隐晦的表达方式进行词句的铺排,我们对古代诗歌的主旨涵义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本文主要通过理解修辞手法,利用引导式想象等手段去理解诗歌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6.
赵洪 《湖南教育》2002,(13):49-49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只有展开想象,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画面美、形象美、意境美。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仅用淡淡的几笔就画出了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苏轼称“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言非常明白,但其中的意境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这就得借助想象。再如《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学生透过想象,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就近在眼前了。诗歌语言的含蓄决定了学习诗歌必须感悟。感悟是学习诗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所得到的独到体验和某些发现。感悟是一种高于想象的能力,它要求不仅能想象到诗歌…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诗歌欣赏主要依赖想象来进行,但想象仍然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对那些主旨隐含得比较深的诗歌,像朦胧诗、隐寓诗、象征诗来说,仅靠想象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每遇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的办法就是逐层追根,细细咀嚼。 我们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来说明吧。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对于这样一首短诗,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有些茫然:说的什么呢?没关系, 你顺着路子往下走就会曲径通幽的。 这首诗产生于80年代初期,是中国刚刚结束“十年内乱”不久。那时候,一方面,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开始;另一方面旧的坚冰却又未完全打破,人与人之间因内乱而被破坏了的正常关系还没有恢复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靠选取意象,塑造形象,营造意境来表情达意的审美艺术形式。它又很讲究炼字,且诗贵含蓄,因而,诗的跳跃性和阻拒性很强,所以读者很难弄明白诗意,也不易欣赏其形象,品读其意蕴,进入其意境。那么,如何品味诗韵呢?那就需要驰骋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犤单元读写要求犦一、本单元包括中国新诗和外国诗。阅读要求理解每首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每首诗所要暗示、启迪读者的深刻含义或道理,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表达方法,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二、改写是本单元的写作中心。改写,主要是表达方式或表达角度的改变,其实是对原作的一种再创作,需要丰富的大胆的想象和联想。改写要过好“三关”:语言关、材料关、表达关。犤单元重难点犦一、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二、领会诗歌的象征意义。三、学习对比写法的运用。四、学习比…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模糊语言,一首好诗总是意蕴深长,境界开阔,诗的物象与意象是完美有机统一的。诗歌作为生活的反映,是一种含蓄的美,中国诗歌不同西方诗歌大概也在这一点上。中国诗歌内容含蓄语言模糊,然而却意在笔端,味在其中。诗中大量运用模糊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其是一个模糊的金字塔。在这模糊的金字塔中,模糊数字犹若一朵奇葩;这种现象在中国诗歌的典盛时期唐诗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诗作者在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地渗入模糊数字,使诗显得不同凡响,别开生面,诗中模糊数字的渗入为诗的创作繁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就是在今天,我们也想见…  相似文献   

11.
1.体会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准确。诗歌是借助精练、含蓄、准确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阅读时,必须认真加以体会:①描述性的诗句,要想象它所描述的画面;②概括性的诗句,要理解它丰富的内容;③精炼的字词,要认识它的艺术表现功能。 2.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及其分类。①强烈的感情色彩;②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③富于想象,构思巧妙;④语言精炼;⑤押韵。按表达方式分,有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含词、曲等),和新诗(含散文诗)。 3.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对语言的领会,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形象,从而感受其或褒或贬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各个年级试卷中的热点考题是诗歌鉴赏,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常用方法。一、明确意象,感悟暗示诗歌讲究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我们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明白诗人的暗示或启迪,把握全诗的主旨。二、咀嚼字词,明辨手法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能力、明辨表现手法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  相似文献   

13.
诗贵含蓄,含蓄是诗歌的一种属性,是诗歌艺术必备的艺术因素和美学特征,是我们民族善于节制内心感情的心理素质的反映,它体现了诗歌的神韵、格调、灵性、肌理。含蓄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应从诗歌创作中重新超越它。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自觉总结诗歌理论是分不开。试以其自己的诗歌理论为指导,以其咏史怀古诗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咏史怀古诗内容的旨意含蓄,风格的取境精练、语言警策、想象丰富来显示刘禹锡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16.
<正>一、运用图画进行诗歌教学的原因1.自古诗画不分家,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就有画中题诗或依据前人之诗来作画的风气。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含蓄,因为它"一字千金","简约而不简单",也因此诗歌鉴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图画的特  相似文献   

17.
高小玉 《考试周刊》2010,(44):46-46
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读诗时,读者一方面要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象加以再创造,丰富诗的内涵。因而,要解读诗歌的含蓄之美,就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多方面素养的培养。本文谈及鉴赏诗歌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以求为解读诗歌找到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中,鉴赏古典诗歌已成为每年必考的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思想内容成为鉴赏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寻找突破口。一、读标题、注释题目是诗的眼睛。大多数古代诗歌的标题或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就抓住了诗的感情脉络。如马戴的《落日怅望》,全涛紧紧围绕题目中的“怅望”来选取景物,“孤云”、“归鸟”、“微阳”、“秋  相似文献   

19.
王辉锋 《辅导员》2014,(11):17-18
想象是诗歌的生命,诗离不开想象。作为诗歌中特殊的一种,儿童诗当然也离不开想象。离开了想象,就很难写出儿童诗。但我们一定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基础,做虚假、畸形与荒谬的想象。我们的想象一定要真实、正常与恰当,什么是真实、正常与恰当的想象?那就是有生活基础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杨世宏 《甘肃教育》2011,(19):85-85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诗贵含蓄而恶浅露”,“含蓄”一直是历代诗人创作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诗歌的含蓄美,笔者也略做过一些研究。我们先来比较两首五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