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形象是人与人相区别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向外部世界展现自己的无声广告或背景名片。人对人的认识,首先就是从其形象开始的。因此,形象对于人来说,便犹如自己的生命一般重要。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更是如此。因为,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其本身就是一部活教材。形象,有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是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所决定的。教育发展人,首先应发展人的主体性。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也只能顺应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发掘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也就是说,只能调动其自身的能量,才能使其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教育还要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知识创新是个体的人大脑活动的成果,没有人的主动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创新。因此通过让学生主动发展来发展其主体性,就历史地成为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一人公司法人进行分析,认为一人公司法人的确立,虽然对传统公司法人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是一人公司法人的存在自有其深厚的经济,政治,理论基础,因而,需要把它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并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以扬其长避其短,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其任务是启发人的良知,净化人的心灵。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德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探讨创新,奋力开拓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与教育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人的生命意义为主旋律的时代里,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产物,其基本理论问题也应该随着人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而深化其思想内涵,使之更符合人的需求。人是一个自觉自为不断成长与发展的生命体,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重新审视人与科学的关系,建构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观,以适应新世纪人的本质发展对良好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存在,一种文化的核心在于其内核,这个内核是高于有形文化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遂成为教育的核心。而作为文化的教育,其内核是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宗旨在于使人过幸福的生活。和宗教相比较,教育这种文化对人的关心还不是究竟,因为教育是世间文化。要想使人超越,必须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就是使人具有出世间情怀。那么,教育也就得有出世间性质,以慧命接续人的尘世生命。  相似文献   

7.
体现人关怀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中简称《课标》)像宽带、明镜、号角,让人对其中的人内涵和底蕴既能观其流,溯其源,还能知其向,使人不得不直面语教学的现状和尴尬,唤起教师欣然自蹈语教改阵地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8.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表现,它对一个人的能否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孟子就提出,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主张“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相似文献   

9.
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本质的重要内容。对精神明的作用,不能只从其工具性意义去理解,还必须从其目的性意义上把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明建设必须更深入地解及和切入市场经济领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限制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消极作用,努力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引导其向正确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康德哲学以人的实现为旨归,其宗教哲学在其整个的哲学体系中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处于重要的位置。本文力图通过对其相关理论背景及整体思路的梳理,说明既不能将康德宗教哲学看作给上帝开的后门,也不能视为对德福之离的弥补。事实上,康德宗教哲学是有独立地位的对人完整生存状态的审美表述,对人实践活动的文化哲学省察。  相似文献   

11.
人应该和谐发展,而历史必然存在的异化,使人难以和谐地发展。艺术作为自律的存在,使人从中实现一定程度的和谐,艺术对现实的否定,让人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激发人改变现实,使其有利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是人对人的工作,没有对德育对象的充分尊重、理解和爱护,没有“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任何德育过程,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中唐诗人刘言史在唐诗研究领域内尚无人发掘。通过对其生平的考证,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手法全面研究,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被埋没光彩的诗星,应给予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和行为,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发掘人的积极因素,调动和发挥其才能、智慧和潜力,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根据工作对象的实际,我们应该适时对其进行目标激励,或期望激励、典型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评价激励等。  相似文献   

15.
人教育首先就在于唤醒人的化意识,使其产生对化的追求,并通过心灵体认,导正自身的价值理想,这既是人教育的内在机理和渐进性目标,又是人教育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赖梅兰 《江西教育》2001,(10):15-15
一个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其工作思路必须围绕“三先”转,即管班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管班先管人。班级工作实质就是对一个班上的人进行管理工作。管理的核心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是生产物质产品,而是培养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人,教育教学活动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班主任的主要精力应是对人进行管理,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其主体活动能力。对此,班主任应抓好自我管理,使自己成为学生表率,协调科任教师关系,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管理,培养班干,重视尖子生培养,激励中…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因而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以人为本”有其特定的内涵:将大学生视为各项工作开展的本体,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正当合理需要;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  相似文献   

18.
有感于现实中人们对真理的热情同真理所担负的责任的不平衡,本从人的世界出发,对真理问题进行了考察,真理是仅与人相联系的,在人的世界中,真理获得了其全部丰富的内涵,真理发生于人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历史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新旧真理的更替,这一过程可以是和平的,但多数情况下充斥着暴力。在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人类逐渐获得自身的全面而丰富的内涵,实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其全面的本质”,世界也真正成为人的自由家园。  相似文献   

19.
蔺学文 《职业技术》2004,(11):13-15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便利进行的非法活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权力的错位和失范,是对职业道德的异化,也就是说,它是对职业道德背叛的最严重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职务犯罪现象大有风气养成之势,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1991至2000年问,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县处级以上职务犯罪要案19505人。其中查办贪污受贿17665人,渎职侵权1840人;查办县处级18413人、厅局级1066人、省部级26人。可见,职场犯罪是一个社会公害,必须研究其特征,探寻其成因,采取相应对策,切实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20.
非理性人本主义企图通过本体论的重建和人的本质的重新定位,来反抗传统理性哲学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漠视和束缚,把人从异化的世界里拯救出来。但其世界观的先天不足和拯救方法的苍白无力,使其没能完成任务。只有把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物质和精神并举,着力解放生产力,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和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