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反映在《老子》中。“道”、“德”、“道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为宇宙本体,“德”即“道”的体现,“道德”是互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2.
道家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老子》为主要经典。《老子》言简意骇,博大精深,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富有诗韵的语言,探讨了宇宙、自然、治国和修身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以无穷的启迪。道家的“无为”思想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已经内化到当代中国人的头脑中。道家“无为”思想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思想是其全部思想的核心,包括“道”和“德”两个范畴。老子的“道”主要是指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客观事物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天性和客观规律,“道法自然”揭示了“道”的本质所在。老子的“德”即“得也”,他认为无所得才是真正有德。老子的“有德”指的是“善”与“信”、“慈”与“俭”、“弱”与“不争”。老子的道德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诸多启示:“道法自然”强调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不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所主张的是榜样的力量、以身作责和自我修养;应当注重道德修养的层次,应该从最基础自我道德修养做起;“抱怨以德”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勤政廉洁的领导思想是老子《道德经》所阐述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理想中的圣人是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与良好的道德人格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治大国”应像“烹小鲜”一样认真、全心全意;廉洁自律应努力做到“知足”与“知止”;格道德修养应微到“去甚、去奢、去泰”。这些思想对现代领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老子“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对我们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很有帮助。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句话,表明了老子重要的社会道德思想。春秋时期,在西周礼制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概念“仁”、“义”、“礼”等已经只剩下一堆躯壳,因此老子强烈地反对名存实亡的“仁义”教条,而提出自己的道德主张。庄子继承了老子反对现实道德概念的态度,而其社会立场、人生态度则有所不同。作对老、庄的道德主张作了评析,并针对现实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警惕社会规范的形式化趋向,尊重道德概念的主体自决,重视道德评价中内在动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义利观一直被概括为“义利双弃”或者“绝利弃义”,在这种思想中老子主张抛弃那些只有道德之名面无道德之实的“义”和只追求个人功名利禄的“利”,而提出了“善利万物”、“以百姓之心为心”等明显具有重义思想的主张;但是老子并不否定个人的正当欲望,他主张“实其腹”,“强其骨”,并由此逐渐过度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局,乐其俗。”这种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善利万物”追求天下百姓之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主张,正是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肯定和鼓励的。实现传统观念的现代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传统义利观的现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老子》从“道”出发,构建起一个包含“道”形上学、道德形上学、言语形上学和政治形上学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主题是“无”。如果说关于宇宙论和本体论的“道”形上学是《老子》哲学形上学出发点的话,道德形上学则是其归宿,并作为其政治形上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道德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新旧观念、内外文化的碰撞 ,传统道德在闪烁其光辉的同时 ,也暴露出某些不合时宜的方面。一、科学精神匮乏是传统道德一大缺憾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巨系统。从人际交往这一层面分析 ,传统道德的最高追求是“和” ,即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尽管在思维方式上 ,中国的古代也很主张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认为一切都在对立之中 ,一切对立又是转化的 ,但“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老子所言的转化乃是以“和”为最高准则的。即一切对立都以同一为目…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特征,表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传递了一种“天人合德”的精神,天不仅是自然秩序的代表,也是人间的秩序与价值的根源,人的“仁德”源于天的“生德”,所以天人能够合一,合的基础是德,合一的标志是在对天的体认中,觉解人的精神生命,而仁就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通过对人的“仁性”的把握,就可以体认这一超越的价值源头,臻于天人合一之境,在中国哲学中,仁对的把握,离不开对人的心灵心性的探讨,而传统的心性之学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与人,宇宙与人生,心性与天道的相互贯通。“天人合德”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中国哲学必然走向一条内探求心性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圣人是老子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要修身成圣就必须以道为师,以道为师就是取法道之德性。老子指明了天地之无为而化生万物、江海之谦下和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特性类似道之德性,并将以上几种道之德性归结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13.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命题。在阳明那里,“心”即“良知”,一种绝对的生成的道德自觉准则。与此“心”相应,“意”非意识,而是“良知”之“致”,进而“物”则为“良知”所直贯而来的具体的道德性行为。所以,“心外无物”展示的是:具体的道德性行为离不开主体的“良知”。阳明、儒家通过具体的道德性行为把“他者”纳入到主体的“良知”中来。这是一种道德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专门的德育课程,有专设的德育机构,还有专管德育的各层次的负责人,但学生的道德状况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可谓“有为难治”;美国的学校没有“德育”概念,不承认有“德育”工作,可是学生的文明素质却比我们要好,可谓“无为而治”。由此而见,我们的德育必须做深入性的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道德滑坡"已经成为人们对当今中国国民道德素质的一种普遍认识,中国老百姓真的"道德滑坡"了吗?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道德的内涵以及什么是"道德滑坡".事实上,国民的道德素质并没"滑坡",而是道德失范.造成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是导致国民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个基本美德,是儒家的道德哲学范畴。北宋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家的主要奠基人——程颐和程颢,其关于天道,人道以及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诚”.他们认为“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是人伦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今天,研究和弘扬这一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21世纪社会文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诗学理论中的"性情"说,发展到宋代,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北宋的中后期开始,理学思想及方法对于诗歌理论和诗学方法的渗透,儒家传统诗教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涵,因理学的观念和概念的提出而扩充了.其中首先是对"发乎情志"的界定.此时的"情志",已经不是原先单纯的出于自然的诗人个人情感,而是所谓合乎"天理"的"自然",这样,诗人的自然之情便要受到某种制约,而不是像先前那样,是随意的流泻.这里藏伏下来的因素,日后便成为后代诗学方法中,强调"性情"与"法度"统一的先兆.诗学理论与实践中,所谓的"自然"与"法度",或者"性情"与"法度"的统一,在"理"和"道"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施,而只能落实到具体的诗歌技巧如"平仄"的运用中去.理学范畴中的矛盾最后导致诗歌创作实践中摹拟措施的产生.严羽及<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观点的形成,都与宋代理学观念与方法有联系,而并非仅仅是"以禅喻诗".甚至可以说,严羽只是对前期深受理学方法影响的唐诗观的一次专业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二册)一书中,对“万物作焉而不辞”这句话中的“不辞”二字认为不好懂.并引用了魏源在《老子本义》中的观点把这句话解作“万物作焉而后应之不辞耳,此因应无为之道也”.“不辞”就是不拒绝.完全顺应万物,也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其实随着如今有关《老子》的各种出土文献的出现,为我们研究这句话提供了大量材料,对此,通过对字形及读音的比较分析,以及联系上下文意,得出始、辞()形近音同,“辞”在此句中可译为“主宰”之意.  相似文献   

19.
唐渡 《中国德育》2008,(3):45-47
中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提出了“智、仁、勇”之“三达德”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孟子观念与孔子一脉相承,并将其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系。汉代董仲舒在继承孟子“四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信德”,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伦理框架。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美德,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勇敢之德一直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勇敢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人们刚健进取.古代思想家对"勇"给出了"知死不辟"、"率义"、"改过"的一般规定性,并依据勇的性质、程度等对其进行了分类,阐明了"勇"与"礼"、"智"的关系.弘扬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勇敢精神对促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