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促进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或者达成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机制,理应成为转型期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剖析政策工具的内涵、分类及其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工具自身的特性、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环境等五个影响因素揭示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工具"原因,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就业导向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甚至表现出失真现象.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这种失真现象表现为:就业导向执行异化、就业导向执行表面化、就业导向执行扩大化、就业导向违背性执行等.对就业导向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办学方针政策执行失真的对策和建议,将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政策更好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
只有通过有效的课程政策执行,才能保证课程政策目标的实现.在课程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障碍性因素,执行主体是课程政策执行中的首要障碍性因素.导致课程政策的低效、无效与失真,优化课程政策执行主体行为,是使课程政策有效执行,达成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出台10多年来,总体上得到了较好地贯彻和执行。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局部出现消极、被动、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目标等政策失真现象,分析其成因,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有助于政策失真的及时纠正,提高政策执行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既是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的一个"侧影",更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领域的一个"特征".在分析社会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的基础上,对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内涵作剖析,进而基于行为判断和目标判断分别从教育政策执行主客体角度探讨了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类型,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鉴别与矫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系统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和变量的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并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因素有许多,但从系统角度看,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客体、教育政策工具、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系统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和变量的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并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因素有许多,但从系统角度看,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客体、教育政策工具、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灵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社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建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模式,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问题,可以探究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困境的原因:社区教育政策滞后,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随意性;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度行政化,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单一性;社区教育政采资源短缺,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利益性。因此,完善国家层面的社区教育政策,可以从政策源头上避免政策执行主体因政策模糊而出现的政策偏差。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制衡,可以改变行政化路径依赖。在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弈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寻找各方利益均衡点。这是避免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精神与环境、技术判断与执行主体价值判断、公共教育利益与个人教育利益、教育政策的特殊性与公共政策的普遍性、公平与效率价值在实践中的统一。教育政策执行除了具有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推动教育政策执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宣传与创新教育理念,规范教育对象与主体行为,实现教育政策的社会价值和制度价值等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校在执行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存在个体选择,主要是教育政策的公共利益与学校利益存在冲突,是学校的自利行为造成的.从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要求来看,学校执行教育政策的个体选择导致教育政策权威性丧失、主体的道德失范、教育政策失真.减除学校执行教育政策的个体选择,关键在于教育政策制定关注弱势学校的利益诉求,强化学校执行教育政策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学校执行教育政策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