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流掣肘     
《华夏星火》2010,(7):4-4
在生产、消费及通胀管理的三者博弈中,价格正在成为当下农产品市场的主题词。从绿豆涨,大蒜涨到玉米涨,棉花涨,结构性价格上涨由小宗农产品开始向大宗农产品延伸,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农产品都在对涨价跃跃欲试。而7月初,一波小麦上涨行情的袭来,终于将市场各方原本已经紧绷的神经推向了极限。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入世后,由于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执行入世协议势必会对上述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5%左右,对小麦、玉米、大米和棉花实行配额关税,同时取消对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豆油进口专营。  相似文献   

3.
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2年1月~2011年12月的世界原油期货价格和我国农产品玉米、小麦、大豆以及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时间序列为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技术,对世界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其自身的供需关系,而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大小不均衡,对玉米、小麦影响较大,而对猪肉价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朱翔 《华夏星火》2015,285(2):77-79
2014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延续上年跌势,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跌多涨少、进口继续增长。预计2015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仍然较为宽松,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粮食价格在托市政策支持下将继续保持稳定。2014年全球商品整体处于弱势之中,农产品跌幅普遍超过20%,美豆自1500美分附近跌至接近900美分,除了少数品种,玉米、小麦、棉花、白糖和油脂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随着气候干暖化现象日趋严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以部门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并预测区域干旱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模型。基于该模型,并辅以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数据,本文分析、预测了在华北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灾情景下的我国8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干旱会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普遍较低。即便是在严重干旱情景下,全国各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增幅也不会超过3.59%,不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探索的方法及其结论为评估干旱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制订防灾减灾规划、确保区域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价格波动及传导不仅仅关系到农业自身的发展、各环节主体的利益分配,更关系到全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农业稳定事关大局,如何确保农产品价格传导的顺畅,稳定市场价格,更是农业政策制定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的重要着眼点。本文针对农产品价格传导相关内涵、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市场价格的价格传导促进措施,为早期预测农产品价格,提早做出市场预警,维持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5月份的农产品品种走势差异较大,玉米和棉花继续表现强劲,价格不断上升,而油脂油料类、小麦、早籼稻则表现较弱,各个品种的主导因素回到了自身基本面,宏观经济对其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比较关注农产品价格上涨,实际上可能大部分农产品基本都没涨或者涨得很少,比如对我们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小麦、大米。所以,我认为农产品价格该涨的没有涨,不该涨的涨了一点。  相似文献   

9.
钱克明 《华夏星火》2009,(11):34-34
农产品价格非常重要,它是牛鼻子,一方面引导生产,另一方面引导消费,更重要的是调节收入分配。而粮食价格则直接决定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偏低。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农产品内部的比价不合理,种粮比较效益低。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央—号文件提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要求“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相似文献   

11.
程国强 《华夏星火》2014,(11):10-10
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部署,从政策要求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去年中央三中全会文件全面深化整个部署里面对农业农村的改革特别是对农业政策的改革提出了重要的要求;二是现在所实施的一些政策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折扣,急需要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这个过程中配套改革。所以下一步对农产品的补贴特别是对重点农产品的支持要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且提出一定的方向,就是要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形成机制,而今年重点是粮食。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将进行大调整,主要特征就是从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工业国,这必将在各方面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带来极大的冲击。 首先是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不甚合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传统的属土地资源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如小麦、大米、棉花、油料等的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于国际市场20%-70%)、质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入世后,肯定会产生部分农产品被进口替代。其次,我国农村结构的主体仍是一家一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方式传统、落后、分散,劳动生产率低。第三,我国绝大多数从事传统…  相似文献   

13.
程龙云 《华夏星火》2009,(12):40-41
10月份是农产品的收扶期,正常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应该会受到一定的供应压力,但是今年却是出现了意外,价格不仅没有受到压力,相反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  相似文献   

14.
稳定农产品价格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最求的目标,完善信息披露和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都是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为研究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运用GARCH模型对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但玉米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强烈,这说明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可以起到发现玉米现货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最后指出加强信息披露是稳定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4月份的农产品走势品种差异较大,豆类、玉米和小麦表现偏强,而糖、棉表现的较弱,这和品种各异的特性及自身的基本面有关,总体来说宏观政策影响减弱,4月份农产品价格波动都不大。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各地纷纷兴起的“种药热”,致使许多药材供过于求,市场滞销,价格偏低。现结合中药材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预测一下我国中药材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建平 《华夏星火》2014,(10):11-11
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农产品市场还时常有农民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同时存在的矛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流通不畅、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过高,挤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通过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创新对接模式和机制,减少流通环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则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利于生产者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产品,避免盲目生产,促进农产品市场供应均衡和价格平稳.  相似文献   

18.
全球过剩加剧,国内外价格分化 2016 年,国内小麦供应端受恶劣天气影响,自2003 年以来首次出现减产,且小麦质量大幅下滑.受此影响,国内优质强筋小麦价格自2016年中的2500 元/吨最高涨至年底的3290 元/吨,目前回落至3000 元/吨.而另一方面,2012 年以来全球小麦市场过剩持续加剧,国际小麦价格也是一路下跌.美国CBOT 小麦价格更是从2012年年中的900 美分/蒲式耳下降至目前的436 美分/蒲式耳.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后的各方面因素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仍然面临一个不乐观的前景。为解决这个问题,从金融危机给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的变化出发,分析了2007-2010年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波动,结合浙江农产品出口在危机之后所遇到的几大发展困境,探索危机后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化之路。结果表明:要在政府宏观层面加快农产品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强化农产品市场价格管理,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完善对企业的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等。而在企业微观层面,要提高生产工艺技术,专注产品创新;提高运作效率,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关注贸易壁垒信息,保证信息及时通畅等。  相似文献   

20.
最近,人们对入世的问题谈论得比较多,有些人忧心忡忡地说:“美国农产品一打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农产品冲击很大,是否吃得消?”另一种相反的意见是:“无论怎样降低关税,美国农产品的价格总是高于中国农产品,人们之所以如此向往进口农产品,原因是因为国内的农产品使用农药过量,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入世后会形成一种压力,迫使中国农民生产绿色产品。”随着绿色时代的到来和环境保护的全球化,国际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绿色产品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绝色用品”,以“生态玩具”到“生态时装”,从“绿色汽车”到“绿色住宅”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