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控制性状的基因所在位置进行准确判断,是解答遗传学试题的前提。这类试题往往从实验设计的角度进行命题,是对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不同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的考查,也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知识的提炼和升华。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精心总结了一套确定基因位置的"隐雌×显雄"模式,现分述如下:1确定基因位置的3种类型(1)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  相似文献   

2.
不同载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与规律不同.从总体上说,基因可分为质基因与核基因,核基因分布在染色体上;质基因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上(动物细胞位于线粒体,植物细胞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因而,探究基因的位置主要是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细胞质中;如果已知位于染色体上,还要判断是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X、Y染色体)上;如果已知位于性染色体上,往往又要判断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上.常规探究方法可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如何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几种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伴X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表现,本文对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上和位于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遗传学相关实验设计"一节的市级高三教学研讨课教学全程回忆与总结,发现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时,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专题,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便轻松应对高考,下面对遗传学相关实验设计一节课教学介绍。1考纲解读1.1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4)伴性遗传Ⅱ。  相似文献   

6.
很多遗传题需要首先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是连锁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作出正确判断,怎样分析题目信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呢?本文主要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一、用特殊杂交组合判断是否为伴性遗传XBXb×XBY、XbXb×XBY这2个杂交组合,由于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可以用来鉴别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
<正>1伴性遗传与两大定律的关系1.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1.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位于一对性染色体上(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一样,因此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遵循分离定律。  相似文献   

8.
<正>遗传综合题通常联系分子遗传学、变异和细胞增殖等内容,以基因互作、致死现象为背景信息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如遗传类型、显隐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图解表述、概率计算及综合推理等。1突破策略1.1遗传定律本质和假说演绎法遗传综合题解答的核心知识是遗传定律和原理的应用,如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表现型比例为3:1,Aa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表现型比例为1:1。多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遗传情况可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然后运用乘法原则进行组合即可,如(3:1)×(3:1)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2):74-75
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通过分析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上述两种情况,利用杂交实验判断基因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0.
一、判断基因存在位置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则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即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显性,雄性隐性);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个体两种表现型都可能存在)。若不知性状的显隐性,若亲本都为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各选一对果蝇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11.
有关多对等位基因考查遗传定律的题目在平时训练及高考题中很常见。若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各自控制的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同时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考中有关多基因遗传题不同的呈现形式及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题。  相似文献   

12.
设计实验探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及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如果不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就不能触类旁通,更谈不上运用已有的实验材料科学地设计实验。现将实验设计方法总结如下,以便和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3.
谭家学 《新高考》2009,(12):52-5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准确把握它们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相似文献   

14.
张燕 《中学理科》2005,(8):75-75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一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独立遗传的多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它们属于独立事件,而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它们择自概率的乘积,这就是乘法定理.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有关遗传学比例的分析及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除了基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比例以外,由于致死、基因互作、基因存在位置不同(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等原因,遗传学比例还有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许多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常可通过分离定律来解决.况且,与自由组合定律相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因而,作为一种解题技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简单易行,现例析如下.一、关于配子类型的求解问题例1已知某个体基因型是Aa Bb CCDd,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问该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多少种?  相似文献   

17.
<正>遗传方式的判断即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质遗传、X染色体上的遗传、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还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此类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热点题型,它能全面考查学生对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特点的理解,全面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举几例探讨几种遗传方式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再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遵循:(1)男孩患病率=患病孩子的概率;(2)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相似文献   

19.
翟贵君 《新高考》2007,(11):56-5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其中考查亲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的推断以及相关几率计算的题也不在少数,而且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掌握得比较好的话,利用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再借助一定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简化解题步骤,而且计算简便,速度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导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或线索贯穿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其问题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其思维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是笔者近几年一直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中,当我们遇到判断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时,多数教师会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