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曾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每一位教师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实现中学历史课传统教学模式变革,这就迫切要求实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问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误区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该次会议精神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8.
徐珊 《中小学电教》2007,(10):44-46
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些精神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实验的背景、思路、过程的描述和归纳,试图反映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价值,并对下阶段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明确要求:"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1]。"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师生可以自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误区通常把整合看成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课程与信息技术地位颠倒;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为"学习的自由化";片面地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轻学科能力,忽视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徐海鹰 《教师》2011,(8):66-66
所谓的整合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相融合,增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由于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不同,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根据信息技术在整体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已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越显重要。而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务委员陈至立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笔者认为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文件的颁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主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18.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都开始整合了,那我们本身教的就是信息技术,所以我们有充分的,优越的条件和能力来做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是如果...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但一直以来,各学校都只强调"学科+技术=学科整合",却遗忘了学校系统结构、教学管理、工作过程在学科整合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推进,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广大教师面前: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本文试从倡导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所提供资源环境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一、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信息技术是一种文化,是学生学习的对象。然而,与以往的计算机学科不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并不简单地仅仅是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们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与信息技术与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整合到实际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