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航 《学周刊C版》2014,(2):186-18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一种内心体验.能够对认识活动起调节、强化的作用。而且。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感染学习对象的功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较为系统的、综合和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习作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一种内心体验,能够对认识活动起调节、强化的作用。而且,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感染学习对象的功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较为系统的、综合和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习作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感受外界事物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情感在教学中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感染学习对象的作用,还具有调节、强化认知活动,增强学习效果,形成学生个性行为品质的巨大功能。 语文学科是人文类的基础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那么,语文课上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确情、激情、传情、移情四个环节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情感活动是影响智育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情绪状态的有效体现,是一种潜在的内动力。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相应的,也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教学中,情感教学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促进因素,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积极的学习情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成效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情感对于优化教学氛围、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应有目的地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想学.要做到想学,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增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一、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想学、乐学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把情感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好,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的兴趣引向更深人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要科学、新颖、生动.  相似文献   

7.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只有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杜茜 《出国与就业》2011,(16):103-104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阳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9.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的情感。具有激发、调动积极性的动力作用,推动着学生积极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消极的情感,抑制着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会使学生拒绝接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情感还能对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起调节作用,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因此,我们要应用情感理论来改进教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一、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教学情感支架,就是在教学中通过类比、视觉表征和叙事等方法构建教学支架,将特定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链接起来,以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特殊情感反应,获得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情感具有调节、感染、强化和迁移等功能,用教师情感打通学生情感,用主体情感融化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驱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认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情感不发达、直接印象积累贫乏的情况下,形式主义地掌握大量知识,必然造成人的感受萎缩。也就是说,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其学习质量。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认识到情感对人的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只有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2.
刘燕 《考试周刊》2014,(68):96-97
情感因素对学习的效果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情感优化教学,关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赏识,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并就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克服消极的情感态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学应着重于"教"和"学"上,即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在传授或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以教材内容为中介,开发利用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全方位的情感和信息交融与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展智力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自身情感素养.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等作用,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感染学生情感,利用教学中的关键词触动学生情感,活用习作方法培养学生情感,使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一、情感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情感具有动力功能,也就是说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要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用积极情感调动、激活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专英语教学应该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情感.另外,英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后天的努力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中专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褚雪冬 《文教资料》2010,(31):62-64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功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从运用情感的感染功能,激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运用情感的迁移功能,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维持学生写作文的激情;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学生学习作文的内动力四个方面,对情感功能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自身素质、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明娜 《教育艺术》2008,(11):37-39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初中英语教学学生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互相作用、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心向、激活学习的原动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影响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感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效益,努力探索升华学生智商、情商双发展的英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