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揭题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想不想看看? 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资源卫星、侦探卫星……) 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跟踪台风的卫星.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台风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跟踪?为什么要跟踪?)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例]课前谈话:你能给教室里的人进行分类吗?你是按什么分的?(培养学生给事物归类的意识,为学习本课作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幻灯出示一组图形:△□○。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吗?你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说说分类的理由(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引入新课: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把它归为一类。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二、授新课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1)猜测。教师出示一个彩色长方形,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猜出它的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推销"吗? 你们知道有关推销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故事.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还知道哪些推销商品的知识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小推销员",学习推销商品.(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青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唱好吗?2.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青蛙的课文。(板书课题)二、据题质疑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6.
一、创境导入,认识小水珠师:同学们,愉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开始了。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多媒体演示小水珠)。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生答小水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水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吧!(板书:生活中的水)二、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占有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地球仪。师:那么你们知道地球仪上哪种颜色代表水,哪种颜色代表陆地吗?生:蓝色代表水。生:青、黄、绿等颜色代表陆地。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地球上是水多还是陆地多?生:地球上水多。三、认识水的作用师:是的,地球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二都是水。课…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新 师:1分钟有多长呢?让我们来听听1分钟的音乐.(课件播放音乐) 师:1分钟到了,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秒针走5秒的滴嗒声) (出示钟面)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案一、欣赏音乐,激思导学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3.读读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如: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写出三个“?”。)二、围绕问题,探究品读(一)第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1.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2…  相似文献   

9.
一、引入课题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生:木头。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头。(板书:木头)二、探究木头的特点1.课上交流师:提到木头你会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直线与线段”是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现就这一内容在两次教学中的不同片段摘录如下,并对此作一评析。主题一:认识直线犤教例A犦师:(用两手拿着一根棉线问学生)老师手中的这根线是直的吗?为什么?生:不是,因为它是弯的。师:你有办法使它成为一根直的线吗?(指名一生操作演示,引导得出:把一根棉线拉紧就成了一根直的线)师:(把棉线的两端向两边拉长)现在这根线还是直的线吗?为什么?(再拉,再问)师:如果能向两边一直拉长,这根线还是不是直的线?生:是。师:今天我们要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描写北京的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同学们 ,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贴图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 )你认识它们吗 ?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吗 ?(板书 :春、夏、秋、冬 )2 .揭示课题 :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优美的诗歌。 (板书 :四季的脚步 )齐读课题。3.大自然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花朵 ,还带来了哪些奇妙的景象呢 ?我们一块儿伴随着四季的脚步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你们听…… (教师配乐朗读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 .大自然…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十课《认识机器人》。一、介绍想象中的机器人师:昨天布置同学们预习的内容都看了吗?生:看了。师:很好。我们今天要学什么?生:认识机器人。师:在同学们的想象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生:像人的,像奥特曼……(设计意图:用同学们想象中的机器人样子来导入新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日记的情感,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日记、写什么、怎样写、注意什么。关注学生“以什么态度写”“、写作过程是否快乐”,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教学实录]一、谈话交流,走近学生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为什么到五楼阶梯教室来上语文课吗?猜猜看!生:是有人来听课。生:是毛陈镇小的领导、老师来听课。师:(十分吃惊,因为课前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哦!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我认识那些领导、老师,我一年级就是在毛陈镇上小学的。师:(非常高兴)同学们,今年我们孝感市实验小学与孝南区毛陈镇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课题: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整理1援回顾旧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都学会了什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04~105页内容。教学时间为一课时。二、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吗?谁还记得在韩国釜山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多少枚金牌吗?2.(在屏幕上出示“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表”)。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自然导入。(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小组讨论: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研…  相似文献   

17.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齐读课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学生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1: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怎么上的?上了哪些内容?生2: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在什么地方上的?有哪些人参加?生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在什么情况下上的?……师:你们很爱动脑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我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地读课文,就一定会搞明白这些问题的。[点评:问题入手,话题引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愿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文本,为学习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最后定格主题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请看这窗户上有一个图形,请小朋友伸出手臂,也形成这样一个图形(学生伸出手臂演示),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德的一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20.
梁丽  以斌 《广西教育》2015,(8):46-4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3.领会事物间辨证统一的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关联,层层递进,建构新知(一)复习线段的特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线有关,老师拿来了一根线。看,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